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208)+番外
资历,资历,需要的是时间。
言淡曾仔细打听过每个捕头的年资和擢升时长……
包山华和总捕同期,进奉公门已二十多年。
梅遣仁入奉公门也有十几年,在一等捕快的位置便干了十年,今年才有个机会能成为捕头。
肖一衡是十年升为捕头,之前也在一等的位置待了六年。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上任的木行捕头也爱独来独往,因此只收了这一个独苗一等,肖一衡能晋升除了资历足够,也是其卸任之前帮忙促成。
姜南算是升得最快的,一年升二等,次年升一等,又过了四年升为了捕头……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在同年的捕快中实在是突出,其中也有上级提携加些许幸运成分,以及他格外受到门主优待,才让他升得如此快。
就连伏清合作为门主之子,小时候便是在奉公门中成长,受了不少熏陶。从正式入门起始,也整整熬了近八年,才升为了捕头……
自己入奉公门才两年不到,要升为一等,估计至少要等到明年的年底考评了。
而捕头之位,那便是更长远的计划了。
想到这里言淡略有些惆怅,叹出一口气,在寒风凛冽中独自向前走。
得耐心才行。
她告诫自己,熄灭被燎起的那几分急躁。
被那冷风一吹,言淡摇摇晃晃,倒是真滋生出了几分醉意,人也有些发困。
她加快了脚步,朝住处的方向行去。
第237章 夜
夜深人静。
空中氤氲些湿润之气,被寒风带走,吹拂上人身,仿佛能侵入骨髓般寒冷。
言淡走到熟悉的巷子口,见着这一排房子有零星几点灯光,大部分人应还在酒楼为梅捕快庆祝,这灯应是他们的家人所点。
借着这暖光和微弱月光照耀,言淡勉强能看清地面。
她望了望被厚云遮蔽一半的明月,猜测待会可能有雨将至。
好在这片地形早已熟悉,即使只能看清个大概,也能快速前进。
穿过窄巷,又拐了一道弯,才摸到了家门口。
刚要开门,却瞥见远处有一人影手提灯笼正在朝此处走。
转身一望,这不是王静榛么?
言淡干脆站在门口等她走近些,才开口唤,“静姐姐?”
王静榛正仔细看着脚下的路,她有些雀盲,白日无什么影响,夜间总目视不清,因此并未见着门前站着的言淡。
蓦然被这么一喊,她吓得一颤,随即才反应过来,“言妹妹,回来了啊!那我来得刚巧。”
说话间没看路,脚下便绊得一个趔趄。
言淡连忙大步跨去,刚刚好扶住她,“静姐姐,这么晚了,出门可是有事?”
王静榛站好,刚要开口,却感觉有湿润的雨水落在了面上。
随即淅淅沥沥,雨势来得极快。
地面点点滴滴,雨迹越来越密集。
“咱们进去再说吧。”言淡主动接过她手上的灯笼,见她另一手还有个食盒。
猜想着,难道是给自己送东西?
两人走到屋里,头发已是半湿,言淡找了块布巾递给王静榛,“静姐姐擦一擦吧,如今这天气,头发湿着容易着凉。”
说话间,她燃了油灯。
又找到了角落的炭盆子,挪了挪位置,用火折子点燃。
冰冷冷的空气,总算增添了一丝暖意。
“别忙活了。”王静榛把布巾放到一旁,打开桌上的食盒盖子,“今日听说你们去了酒楼庆祝,猜想到应是会饮些酒,便多备了些醒酒汤,给你送过来。”
言淡心里一阵感动,拿起另一块布巾,边擦头发边道:“多谢静姐姐了,今日的确饮了些酒。”
她将布巾随意搭在肩上,走到桌旁拿起那汤碗,掀起上边盖着的瓷碟,赞叹,“还冒着热气呢!”
“是啊!刚出锅我便给你提过来了。”王静榛笑眯眯望着言淡饮了几口,“我想着以你的性子应不会闹得太晚,便提着过来碰碰运气,没想到真给我遇着了。”
这醒酒汤有些酸甜中带丝苦,味道不算好,但温热入胃中,身上暖和了不少。
见言淡饮完了醒酒汤,王静榛也不再久留,朝外边走去,“这碗你先放着,我改日再来拿。”
言淡将空碗放在桌上,窗外雨声越来越大,“静姐姐你再坐会,外边雨这么大……”
“山山一个人在家呢!”她摇了摇头,“虽这片安全,但孩子太小,我实在是不放心他一个人待太久。”
“等等。”
言淡跑回另一侧的厢房,拿出前几日新买的雨伞,“我送姐姐回去。”
“太麻烦你了……”
“静姐姐待我如此好,只是送一送又谈何麻烦?”言淡挽住她的胳膊,“况且这雨势太大看不清路,姐姐一个人回去,我实在是不放心。”
“那就劳烦言妹妹了。”王静榛终于不再推辞,任言淡扶着将自己送回了家。
两人家中隔了一段巷道,走了一刻便到。
站在家门处,她对着里边喊道,“山山,开门。”
“母亲!”
听见熟悉的声音,山山乖巧地开了门。
幼童将伞架在肩上,大大的伞面几乎可以将他完全挡住,静静伫立的时候像现代插画里的那种Q版蘑菇。
言淡笑着打趣了两句,山山却听不懂。
他已然困倦了,圆溜溜的眼睛此刻眯成了一条缝,拉着王静榛的衣角才勉强立住。
王静榛本还想留,但见着实在是太晚,且雨势似乎在减弱,便任言淡道别离开。
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言淡折返路刚走了几步,敲打在伞面的雨声便越来越缓,直至完全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