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359)+番外

作者: 吃西红柿不吐番茄皮 阅读记录

屠户,见惯了血腥,难怪还算镇定。

言淡表情没有变化,提出的问题却直击要害,“屠户出摊前不需要准备一下么?还有时间陪夫人闲逛?”

“跟着草民的学徒手艺不错,因此部分活计便交给了他,草民这才有了些许空闲。”他毫无犹豫,回答迅速。

她微微颔首,“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尸体的吧?”

“是。”张金佝偻着腰,细细讲述起来。

其妻自从有了身孕后经常进补,又不爱动,本就圆润的身躯越来越胖,发展到走几步便有些喘不过气。

大夫诊治后,不仅列出了许多忌口,还劝说妇人减少进补,增加活动。

好处是能增强力量,有益于顺利生产。

所以夫妻二人自一个月前,便养成了每日出来逛一逛的习惯。

这日他们醒的比往常早,吃了早食后,便按照往常的路线慢慢走着,远远看到十几米外之处有火光闪动。

附近都是草丛和树林,张金怕火势变大,便让妻子留守在此处,自己则去通知附近的村民。

告知他人后,他提着一桶水往回跑,急着去那处救火。

妻子不放心他一人,也跟了过来,两人便见着那火中躺了个烧得焦黑的人……

听到此处,言淡打断道:“当时这附近除了你们二人,就没有其他人瞧见火光?”

“这处偏僻,离农田也不近,村里家家户户很少往这边走。”张金想起妻子,不由得担忧起来,语气也低落了不少,“是小的怕被人家笑话,这才选了人少的地方走。”

这村中好事者不少,对家中那位稍好些许便会被打趣‘惧内’。

张金有些好面子,不想变成其他人口里的笑料,没想到碰到了这种事。

言淡又问了几句,包括诊治的大夫,还看了药方,皆与张金所讲述的相符,便暂时放他离去。

第428章 探查现场.焚烧案

这现场处理的并不干净,凶犯不仅残留了许多脚印,还遗漏了一个竹筒。

捕快们将现场的脚印一一记录。

此前虽有村民和捕快参与了救火,但当时浓烟滚滚,这些人大多都是站在上风处朝起火点泼水,怕被波及并不敢接近。

因此下风近处的足印,便不会是救火之人留下,大概率是火势还未燃起之时凶犯所留。

捕快们将所有脚印一一记下,总结时间以及行走规律,分析得出结论。

“参与这起案件的,应是有三人。”

言淡颔首表示赞同,在此基础上补充道,“这三人行走各有特点。一人足印最深,步长短,角度也大,可以推测出他身宽体胖,被体型影响,走出了这样的步伐……最后一人脚步轻盈,足印小步长短,极有可能是瘦小的男子或是女子。”

她讲完见部分新人捕快恍然大悟,还有部分面色并无变化应是已在其他案子上学到过这方面的知识。

见无人提出疑问,便转身来到正在研究竹筒的袁承继身旁。

袁承继闻过味,又在竹筒底部找到了一点残留,“是豚膏,他们应就是用此物助燃。”

豚膏就是猪油,只要花钱,人人都能买得到,并无特殊指向性。

不过这豚膏并不便宜,真正穷苦的人连做饭都少用到,更别提直接拿上这一竹筒用来作恶。

言淡点头表示知晓,这才踱步来到尸体近旁,望向触发显示的黑字标注。

【被程河刀杀的吴花花】

【帮助程河刀杀吴花花的程秋】

【帮助程河刀杀吴花花的葛玉】

一人主使,二人帮凶,的确是一共三人。

言淡目光扫过文字,又点开下方的图片。

吴花花坐在草丛中,身上穿得是素色布衫,破损处还打了几个深色的补丁,补丁的布料更旧,一看便是从别的衣衫上裁下的。

她五官秀丽,一双眼睛眼尾向上,清亮中透着丝妩媚。

只不过其面色黝黑,脸颊处有些起皮,手腕处露出的皮肤却浅上很多,再加上其面上浅褐色的小斑点,不难推测出她是做着经常要风吹日晒的活计。

可惜这照片上的背景只有树影草地,连朵花都没有,实在是难以分析出更多。

言淡只能将注意力放在了下一张图片上。

这张是凶手程河的侧身图,图片中正值黄昏,他站窗前正望着外边的风景。

窗旁是一个桌案,上边摆着笔墨纸砚。

程河的家境并不好。

那桌面残旧且略微倾斜,应是某个桌腿不稳。

程河所穿的衣服虽然半新且整洁,却也能看出是便宜衣料。

再看那毛笔,最近的那支笔毫已有磨损,却依旧在使用。

最后目光聚焦在纸张上,上边一字未写,只有一滴墨点。

似乎是动笔人犹豫再三不知如何下笔,导致笔尖之墨晕染了纸张……

言淡关闭图片,看向下方的小字。

{吴花花,年二十,出生自素州昌黎郡八埔县县南吴家巷}

{程河,年二十二,出生自蕲州承浏郡香河村村左坡上第二家}

吴花花是素州人,却在蕲州身亡。

素州在大凌的西南方位,和蕲州并不相邻,中间还隔着整整一个州,实在是有些远。

其穿着打扮能看出家境并不富裕,定是支撑不起游历所需的银钱……

她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其中定是有些故事。

第429章 再次犯案.焚烧案

宵禁结束,太阳还未升起,路上黑压压一片,伴随着一阵风吹过,层层树影随之晃动,传来密密麻麻簌簌声,片刻后又归于静止。

“要东西这么急,赶着送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