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422)+番外
淮州是与蓟州相对偏北,同样紧靠京城的一个州。
与蓟州一南一北,几乎将京城完全围绕。
而鎏县则是处于淮州边缘,在淮州范围内距离京城最远的县。
所以即使淮州离得不远,处在边缘的鎏县距离京城至少也是二百多里。
是骑马不休息也需要近一整日,才能到达的距离。
如若案子真发生在鎏县,这尸体顺流而下,没有被河弯或是沿岸的石头等东西阻挡,顺利漂了这么远,是极为少见的情况。
自己该如何将探查方向转移到这么个特定又遥远的位置呢?
连呈见着崇拜的言捕头好似陷入沉思,耐心等她站起身后才走上前去。
“言捕头,专职负责画像的画师到了,已要求他尽量在画上还原死者面貌……但他看过尸体之后,称画像只能根据骨骼和完好的部分推测还原,可能与死者的本来面貌只有七成相似。”
“尸体面貌损毁太多,七成已经很不错了。”言淡收回思绪,她微微颔首,又停顿片刻,“画师画像完成之时,先拿给我看看。”
自己也好根据金手指所显示的照片,提出些许修改意见。
她说完朝现场外围走去,又顺着河流的方向往上,招呼了好几个捕快同她一起探查。
连呈看她离开,也拱手告退,“是。”
带着一群捕快沿岸向河流上游处寻摸,总算在离尸体发现之处近二十里河段旁的枯树枝上找到了与死者身上衣物相似的碎布。
只能证明尸体确实从北边而来,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发现。
天色渐暗,死者早已被运回了奉公门,言淡见着查不出什么,也让早已疲累的众人就地解散,等明日晨间再回到奉公门讨论。
她则回到了奉公门,特地看过了画师的画像。
这画师经验丰富,对自己的水平也判断精准,果然这画像与死者原貌有七成相似。
言淡提出了两处修改意见,“面颊这需要修改些……还有嘴唇这。”
画师有些许疑惑,“不知捕头为何认为这些地方有误?”
当然是看过照片啦。
言淡心中想着,嘴上却不会这么说,“经历过这么多案件,对于尸体表征现象以及人骨和肌肉分布,我已有了些许心得。”她顿了顿,“所以根据露骨长度宽度,分析各个角度,然后观察眼眶的深度和突出程度,再看看下巴的线条和角度,便能大概勾勒还原出死者的大致轮廓,其后看牙齿的磨损程度,可分析……”
她将已知的仵作知识结合想象扯了许久的理论,就是没有说具体观察什么,又如何分析以及操作。
毕竟言淡是真的不会……
好在理论是没错,画师只当是言淡深有心得,可惜不会教学,只能按照她的要求改到其满意。
次日,几个画师聚集在一处,将画像临摹了许多,通通分发下去。
言淡以河流流向为由,将画像分发的重点放在了淮州的几个县中,其中自然包括鎏县。
只等着死者家属看到画像后找上门来,便可光明正大的去鎏县探查。
等待的同时,她也给分部去了信,要求调阅近几年所有失踪案件的案卷。
毕竟失踪案通常不属于大案,没有特殊情况只会将案卷存放于分部。
在画像发下去的第二日,分部的案卷还没到,上阳郡的文兰县却突然传来了‘好’消息。
第512章 错误.冒认案
文兰县处于淮州的东南部,离京城还算近。
言淡收到消息后,带着几个捕快即刻出发,总算在午时前赶到了文兰县。
县入口处,分部之人早就等在了这里准备接应,他们远远见着一群人骑马而来。
“言捕头安好。”
还未等言淡介绍,便先被分部捕快认出了身份。
待到几人下了马,年纪最长的捕快最先迎了上去,他拱了拱手,“我是分部的一等捕快周宏旭。”
“周捕快。”言淡牵着缰绳向前走去,“劳烦你了。”
言淡在奉公门体系中早已是声名远扬,周捕快等人皆听说过这位格外年轻的捕头,因此态度均显得十分恭敬,笑意也带了些殷勤。
“哪里说得上劳烦……”他有些激动的说着,“今日十分荣幸能帮到您,有什么要求请尽管吩咐我。”
“谢过周捕快了。”
好在这位周捕快虽然崇拜言淡,但人并不会巧言令色,因此表达完敬意后便进入了工作状态,安静带起了路。
文兰县面积不算小,街边小摊小贩不少,来往人也多,属于淮州较为富裕的县。
奉公门分部处于文兰县的较为中心的地段,侧旁就是县衙。
随着慢慢接近,周围的人也越来越少,慢慢进入严肃沉静的氛围中。
“到了。”周捕快脚步微顿,“言捕头,那人已带到了奉公门,酒楼也订好了桌子……”
他话未说完,抬首望向言淡,用目光询问着。
‘是先去工作’,还是‘休整一下’?
我都已经安排妥了,只等您的吩咐。
言淡看懂了这暗含的请示,回道,“将那人带到正厅吧。”
“是。”
周捕快再次向前走去,主动带起了路。
很快走到了正厅,门口候着两个捕快,正中站着个瘦弱的老妇人。
“这位是死者的母亲柳怡,她认出了画像中是她的女儿。”
听完周捕快的介绍,在众人行礼起身之时,言淡将面前的老人再次打量了一遍。
柳怡头发有些花白,一根木簪子歪歪扭扭斜插在发髻上,有几缕没有挽住的逃脱下来,垂坠在布满皱纹的面容侧边,皮肤暗沉粗糙,蜡黄的脸色上满是疲惫与紧张。她穿着一身带些补丁的素色长裙,裙摆磨损严重,灰泥尘土沾染在裙摆上,许久未清洗过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