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61)+番外

作者: 吃西红柿不吐番茄皮 阅读记录

只有言淡心里知晓,这褚秀才没法出现在他们面前了,因为他也是死者之一。

开门的是一位老人,他神色疲惫,佝偻着背脊,抬眼看过站于门前的两位,“二位是?”

“小生是杨秀才的同窗。”言淡上前一步,“在郡城离别后一直未收到杨秀才的回信,有些担忧。听闻褚秀才和他一起联保,便想着过来能否打听到些消息。”

“杨秀才是……”老人眼眶略微湿润了些,连忙抬手抹了抹眼泪,“我乃褚秀才之父,他……从院试结束后便没了音讯。”

察觉到自己失态,他侧了侧身,邀请二人进门。

这家院子不小,种了许多玉兰树。

玉兰花色洁白淡雅,花香浓郁,此刻正是盛放的季节,如皑皑白雪一般堆叠于树枝枝头,夏日雪景,耀眼迷人。

“好美。”陆明远是爱花之人,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这白玉兰,开得真好。如今长势如此喜人,应是精心照料过的……”

“是啊!”褚父叹了口气,慢慢讲述,“冠之的母亲爱玉兰花,在冠之年幼之时生病了,冠之便特地种下如此多的玉兰,阅遍群书学习,每日悉心打理。久而久之,这树生根发芽,便长成了如今的模样……”

“褚秀才真是个孝顺之人。”

几人讲着讲着,来到院中的桌前坐下。

一位年轻妇人端出几杯茶水,茶水热气腾腾,溢出些许茶香,用瓷杯子装好,摆得整整齐齐。

她行了个礼,放在桌上,满面愁苦,并不和他们打招呼。

老者并未呵斥,只摇了摇头,解释道:“这是冠之的夫人,自从他出门未归,便整日郁郁寡欢,这才失了礼数,望两位不要见怪。”

两人连连摆手,表示不会。

褚父这才问出之前的疑惑,“你们二位在门口处所提到的杨秀才,可是名为杨旻昪?”

“是他。”

“那就难怪了,当初文昌回乡后给我们报信,说冠之和杨秀才一起离开郡城,要去晋州之外参加什么文会……谁知之后冠之便再也没有了回音,我们也不确认他的行踪。”

“文会?”言淡抿了些茶水,“请问这位文昌,可是姓钱?”

“是的。”

钱文昌,和褚冠之同乡。

连着杨旻昪、何燕绥与周云生,五人一起联合作保。

其余四人皆命丧别院,只有这钱文昌完好无损的回了岳川县。

言淡和褚父又聊了几句,便道了别。

两人出了门走到远处树荫下,陆明远也察觉了不对,“那钱文昌为何要说谎,杨秀才分明未出郡城,怎会和褚秀才参加什么文会……”

“他只是想拖延时间罢了!”言淡静静望着枝头树叶,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只要褚父认为褚秀才没出事,便不会报案。这事时间久了,褚秀才的行踪不明,再加上他的供词,讲述对方出了晋州,失踪地点不明……”

陆明远悟了。

“查案范围皆按地区划分,如果不在晋州,那褚家人还需去外地告官,不仅时间耽误了,也彻底牵扯不上郡王府。”

“是这个道理。”言淡赞同颔首。

陆明远叹出一口气,“可惜这晋州官官相护,如果在其他地方,只需联合这些家眷一齐状告,便能光明正大的调查。”

“何须等官府调查。”言淡摇头,“咱们奉公门也有分部设立在附近,让这些家眷直接去分部状告,这么多秀才失踪,兹事体大,奉公门也算是师出有名,可顺着这些尸骨查那郡王府。”

“是啊!”

两人商量好,决定返回褚家。

第52章 终成定局.元和案

他们告知褚父杨秀才的死讯,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褚秀才的夫人当场晕了过去,还是褚父当机立断应下了状告之事……

唯一存活的钱秀才如今并不在县内,据说一月前又去了郡城,因此言淡二人便直接略过了钱家,去往了下一个县。

言淡心中自有名单,知晓岳川县近旁的赵县,也有几个秀才命丧别院。

她不想浪费时间,干脆要求和陆明远分头行动,一个在赵县内查找,一个去赵县下辖的乡村。

陆明远选择了下乡,而言淡则留在了赵县。

没有了其他人陪同,无需掩饰自己知晓名单之事。

她极其精准,规划出最快路线,在一日内拜访了三家,说明了来意。

家中供出个秀才极为不容易,即使郡王府权势滔天,也抵不过骨肉至亲命丧他乡的悲痛。

三家皆答应了状告之事,约好两日内定偷偷离开赵县,去往河西县的奉公门分部。

言淡不敢住驿站,也不好留在被害者家中,便偷偷找了个大树,靠着树干眯了一夜。

次日,说动了一户人家的陆明远回到县内和言淡汇合。

两人商量了下,决定暗中跟在这些家属的背后,护送他们前往河西县分部。

……

夏日燥热,即使还只是初夏,并未到暑气最重之时。

根据如今“顺应天然”的风气,按理说还不该摆出冰盆。

但皇宫本就非平凡之地,不能以常理所度,不仅各处已摆上了,其中还以盛安殿最多。

这里是圣上的书房,这位一向畏热,又是九五之尊,自然有宫人为其想在前头,主动提前摆出冰盆。

“该换冰了。”屏风外的大太监看那盆子里冰化为水,出门提醒小太监办事,却见着远处一身影快速奔跑而来。

谁啊?敢在皇宫内奔跑。

除非是……

急报!

太监定睛打量了一眼,发现是渊目阁的左钰莹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