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对陆云蓁她们二人说,赵婉芝这次如果能改好,放出来就放出来,钱氏也希望一家能够和睦,兄弟之间可以相互帮衬。
楚庚淳好,那也是安定侯府好,安定侯府好,自然就是二房三房也好。
所谓同气连枝,就是如此。
陆云蓁也只能盼着她改好了,不然还能怎么办呢?公爹既有放人出来的意思,那早晚都有这一日。
不过她也想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尤其是楚玉娴,年纪尚小心性未定,千万别耽误了。
若是长歪了,倒也可惜。
陆云蓁只能自己劝自己,能改好她还省心了呢,希望大房能够本分点儿。
孙惠茹今儿来燕归堂和陆云蓁说得也是这些事,说完之后心里松快了些。
二爷没什么大本事,她只能靠着三房。
幸好现在楚玉珠懂事了不少,不然更得发愁了,说来,孙惠茹还挺感激崔如英的。怎么别人家的孩子性子就这样好,不过自己女儿也不差就是。
回燕辉堂后,孙惠茹笑着对二人道:“去玩儿吧,累了就睡会儿,我让丫鬟找了床新被子,也备了新的枕头,晚上在这儿睡也成的。”
崔如英:“多谢二娘子。”
楚玉珠笑着说好,然后拉着崔如英飞快地回屋了,“如英你随便坐,以后我的屋子就是你的屋子。”
楚玉珠的屋子极大,虽是厢房,可是很着阳儿,布置得也精致可爱,帘子毯子靠枕垫子多是粉色,上面绣着花花草草,正屋到正厅间的珠帘莹润发光,好看极了。
妆台上摆着首饰,什么都有,还有好多布娃娃。
崔如英见一个有些旧,还未问,楚玉珠拉着她直奔娃娃,把那个抱了起来,“如英,这是我最喜欢的娃娃,从小就跟着我睡,给你抱一抱!”
这是楚玉珠从小到大睡觉抱着的,别的不喜欢了就丢了,唯独这个,每日都得抱,就算去钱夫人那儿住,也得拿着,所以看着有点破旧。
崔如英:“?”
古代的阿贝贝?
崔如英也就愣了一会儿,笑了笑,伸手抱过来,“很是可爱。”
楚玉珠一听娃娃被夸了,高兴得不得了,“我先带你转转。”
她的屋子好看,也有正屋、待客的正厅、玩闹用的偏间。各种玩具,面具、竹蜻蜓、拨浪鼓、泥人儿……
崔如英跟着她看了看,心中有几分羡慕,一个人住就是好,她不求屋子多大,只要有间自己的屋子就够了。
崔如英在屋子里看了看,楚玉珠给她塞了好些东西。什么小钗子、小发簪、各种宝石、小珠子……简直是有什么就给什么。
小孩子就是这样,喜欢一个人便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全给出去。
楚玉珠:“你看这个也好看,我也分你一个。”
若是孙惠茹在,怕是要大吃一惊了,她就楚玉珠一个女儿,可没见楚玉珠给别人东西过。
不说大房的楚玉娴,就连她娘家的弟弟妹妹,也没送给东西,还因为孙惠茹擅作主张送了,大闹一场。
崔如英哪能要这些东西,东西贵重不说,而且她也没有可以回礼的,“你可别找了,我不缺什么的。”
楚玉珠自小娇生惯养,都是别人围着她转,也不懂得照顾别人的心思,直接问道:“可和你头上总戴着一样钗子,我送你些别的,不就能戴别的了吗?”
崔如英戴的还是陆云蓁送的呢,两只黄玉打的梨花钗子。
偶尔换朵绢花,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而楚玉珠每日穿得戴的都不一样,每日都换,还能十几日不重样呢。
崔如英不禁笑了笑,都说楚玉珠娇蛮任性,可她却是最单纯的。心性简单至极,对人好就是对人好。
崔如英索性选了个朵珠花,也好看,细小的珍珠攒的。这个匣子里有几个一样的,好看还不算太贵重。
崔如英道:“我要一个就成了,以后家里赚钱了,我再让我娘给我买就是了。”
楚玉珠点点头,“那行吧。那咱们什么时候能出去玩呀?不然下回放假!”
这个事儿楚玉珠一直惦着,可崔如英不是舀回家就是要看书。
好不容易这次没回去,还下了雨,也不能出门。
但能和崔如英玩两日,楚玉珠已经很开心了。
崔如英摇摇头,“下回恐怕不行,不过下次的下次应该可以,我这回没回家,下次放假肯定得回家一趟呢。”
楚玉珠急着道:“我知道,可是马上不是端午节了吗,你端午不回家吗,不然就端午回家,下次放两日假的时候我们出去玩!”
楚玉珠觉得这样最好,“如英,好不好嘛!”
楚玉珠这样央人的时候还怪可爱的,崔如英想着自己也不能回回放假都去铺子里帮忙,她总有自己的事儿要做。
要读书,要交朋友。
而且家里请了帮工,估计她没回去的几天,掌柜的都找到了。
那就更不用她帮忙了,出去转转也好,再拖天气就热了,也懒得出门。
若是找到掌柜的,大哥也该去读书了,反正崔如英觉得能去读书是好事儿,崔大郎向来刻苦,日后读成啥样全看他自己。
只要家中生意一直在,崔大山和许娘子就会一直供他读下去。
不过大哥都去读书了,她和二丫总得谋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