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跟饭堂管事谈过生意,不过只谈了半年的,这马上就过去三个月了,若想再续,得提前说,若书院有这个意思,自然最好,没有就得想法子了。
崔如英道:“想送给书院管事,还有我大哥的先生,剩下的家里尝个新鲜。我想着再让我爹打几个木匣子,好看一点儿,到时候给送过去。”
四两银子,她先垫着,然后再找崔大山要。
铺子的点心都是油纸包的,也还行,但肯定没匣子装着好看。
崔大山惯做木工活儿,上回做的月饼模具,还有打鸡蛋清的小东西都很好用,在匣子上面雕个花啥的,再刻上酥饴斋三个字,肯定也好看。
顺便还能宣传宣传铺子的月饼,写了酥饴斋,人家要觉得好吃,肯定来铺子买的。
而且她发现崔大山还是更喜欢做木工活儿,尽管赚不了多少银子,可是她爹做木活很是认真,远远看着就觉得崔大山很高兴。毕竟做了十几年,哪儿能说放下就放下。
或许日后铺子不用人操心了,崔大山闲着没事儿,还做木工活。
赚钱是要紧事,自己喜欢的事也是要紧事。不必像以前那么累,做点也成。
再说了,崔大山的性子不太适合当老板。
陆云蓁听完点点头,很快,她说道:“你说是不是能在这上头下些功夫,装得好看一点,价钱不变,这送出去也有面子。”
陆掌柜没吭声,但也点了点头。
油纸包的和木匣子包的肯定是不一样,如果别人送给她,陆云蓁也会觉得木匣子包的好看,更贵气。
崔如英不提,她还想不到。
这做生意都是一步一步来,这会儿觉得这个主意好,想着马上可以用上。
崔如英说道:“三娘子说得有理,不过定出去的那么多,这一斤月饼一个匣子的话,那得多少个。这都得提前定,现在跟人定木匣子,怕是有些晚了。
找木匠坊可以试试看,不过不保准能做。”
一个匣子也得好几文钱吧,崔如英上回让崔大山做这个,崔大山知道是闺女要,做的还不多,也没说钱的事儿。
陆云蓁点点头,“也是,如今订出去的都这么多了,那么多月饼呢,就算是没日没夜的做,那也得花好长时间呢,未见得能赶上。”
不过这个主意明年肯定能用得上,这也算是为铺子打算了。
崔如英道:“我爹那儿我可以问问,六块月饼大,可以先打出个样子来,再交给木匠坊的人。”
这样也能打出一样的来。
陆云蓁点点头,“这样也好,你爹那儿边做好了,按市场价买。”
崔家都是本分人家,不能占崔家的便宜。
今日初四,明儿初五,陆云蓁道:“你是打算明儿回去?”
崔如英道:“马上就中秋了,家里也得准备过中秋啦。”
过节买月饼,还得买肉,铺子现在请了四个人,逢年过节总得发点东西,不然别的铺子有,他们没有,说出去也不好听。
崔如英去买,她最喜欢干这些事儿了,铺子里送的月饼不用太贵,也不能差了,得好好选选。
而且还得给书院饭堂管事和崔大郎先生送月饼的,崔如英去说,顺便谈谈生意。
带着赵掌柜吧,希望赵掌柜以后也能和陆掌柜一样。
陆掌柜可太能干了。
陆云蓁说了声好,“城东这儿离你家近些,明儿下午我过来时你再回家吧,顺路送你回去。明儿就上课了,也收收心。”
崔如英笑着说道:“这我知道,前儿玉珠还说,幸好早些把作业给写完了,不然又得着急,明儿肯定就不去上课了。”
都在一个府上,崔如英和楚玉珠几乎日日见。
点心铺子的事儿没说,怎么也得过了两个月之后,这个得保密。
第八十八章 送月饼
陆云蓁觉得养个孩子怪好玩的,日后璋哥儿若是能和如英这般,她是别无所求了。
管事和崔如英大哥的先生都有月饼,陆云蓁想想,又道:“那黄先生那边……”
陆云蓁是打算送些东西给黄先生的,正赶上中秋,平日送黄先生都不收。
不过崔如英是学生,也得尽些心意。
崔如英不太好意思道:“黄先生那里我打算自己做一些月饼,跟着玉珠一块儿,我现在月饼也会做了,正好是自己的心意嘛。”
中秋前一日送去,比起买的,更有新意。
给黄先生的月饼可以放两个咸蛋黄!
她还想给陆云蓁送些,可以试试别的口味的,不拘蛋黄和豆沙,比方说给枣泥里放些核桃,若是好吃,明年铺子就能用得上了。
家里再做点,就借着小厨房的烤炉,赵大娘现在也不在,正好。
陆云蓁微微点头,她也就提一嘴,崔如英记着更好。
离开铺子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
各家铺子点上了烛火,许多吃食铺子也开门做生意了,
崔如英没拿月饼回去,因为明天还过来,顺道就能买了,现在拿回去沉,反正明儿也在三日之内。
提前回来了六七日,一边忙活铺子的事儿,一边跟楚玉珠玩,明日就要上学了。
一个晚上崔如英都没出去,抱着书看了看,次日一早,带了吃食去学堂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