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娘子这回无话可说了,开酥饴斋的时候,三夫人总往回拿点心,如今开了涮肉铺子,又总带着崔如英出去吃。
没错,涮肉铺子已经开了有些日子了。位置也在城东,店名叫红泥小火炉,只卖涮羊肉、白菜、萝卜、粉条、凉菜……
样数是少,单靠卖锅子和酒水,赚的钱就很可观了。酒水是陆云蓁托人酿的,货源稳定,还占铺子利润的大头。
崔如英收拾好就跟着坐马车出门了,小火炉租的是个二层的铺子,一楼地方很大,八张四人桌,其余的是八人桌,大桌都在窗边,用屏风隔着。
二层是雅间,总共十间,八间八人桌,两间小屋子放的是四人桌,其中一间四人桌是陆云蓁给自己留的,她和崔如英常来吃。
开业两个月,生意挺不错的。
这铺子有固定客群,多是下职后一起来吃,点几盘羊肉几盘菜,再来一壶酒,怎么也得一两多银子。
崔如英这回和陆云蓁合伙,依旧是四六分成,她占四成。
除了一些主意,这回因为酒水都是陆云蓁找来的,所以她在里面投了一百两银子,还有管着铜锅的图纸、凉菜、各种方子这些。
陆云蓁管的事就多了,还把王大娘调来了铺子,赵大娘还在酥饴斋,她身边是彻底没人可用了。
小厨房前些日子新来了两个人,但是做菜不太合陆云蓁的胃口,所以就时常出来吃。
今儿雪大,马车哒哒走在街上,马车的轮子压着雪地,听着咯吱咯吱的。崔如英还掀开帘子往外看了眼,别看今儿下雪,但地上也有许多车痕,出门的可不少呢。
等到了小火炉这边,崔如英又往外看,铺子门口的车痕更多,好几辆马车都在边上停着呢。
陆云蓁也瞥见了,笑着道:“天冷之后别的饭馆生意差了些,因为菜上桌凉的快。我们这是京城第一家涮肉铺子,味道好,一直都是热的。我想着今儿天冷,客人肯定多。”
崔如英笑了笑,“这天吃个涮肉,不知有多惬意呢。”
下雪了,想吃涮肉的客人可不少。二人没下车,而是绕了一圈从后门进的。
雪已经停了,门口扫过倒也干净,进去之后就见厨子和伙计在忙碌,有端铜锅的,有端菜的,进进出出,看着很是热闹。
端锅的伙计还喊着“汤热小心!汤热小心!”
也有伙计瞧见陆云蓁和崔如英了,喊道:“掌柜的!东家来了!”
很快,一个个子不太高,身量胖胖乎乎的男人就出来了,他姓陈,是陆云蓁请的人。
陈掌柜道:“三夫人来了,今儿人可太多了,您先上楼,菜还按原来的口味成不。”
陆云蓁点点头,就和崔如英上楼了。
进了铺子,崔如英才发现什么叫做热火朝天,屋子里都是火锅味儿,进来觉得很是暖和。
楼下的是满的,屏风能倒映客人的影子,门口还有几人在等着位子。
在大堂吃的多是四五人,只有一桌是两人来的,但也点了一桌菜。
上了楼后就安静许多了,等到进了雅间,把门关上,外面声音就更小了。
这屋里上菜快,羊肉三盘,白菜萝卜手擀面,两份芝麻酱,不够吃了再加。
炭火旺盛,锅很快就开了,陆云蓁肚子也饿了,说道:“快吃吧。”
这个天儿,几日不吃这个就想吃,羊肉鲜嫩麻酱绵密,吃着热乎乎的。
陆云蓁一边吃一边道:“起初我还觉得菜太少,现在看一点都不少,杂了还不好呢。”
羊肉也分了种类,总不能一样的价钱,给这桌的肥给那桌的瘦,所以按照羊的部位分了五种,最贵的是一种肥瘦相间的,煮熟了吃一点都不腻,二钱银子一盘,一盘还不足一斤。
倒不是漫天要价,而是因为要做这个,就得买整羊杀,剩下的肉不知怎么做,钱陆云蓁花了,就得算到本钱里。
如今是送侯府去,府上这几日总有炖羊肉。
比起外面二十文一斤的羊肉,这也算是天价了,不过来吃的客人不少。
崔如英想着可以做成羊肉串什么的,她见以前饭店都是这么吃。
不过得做好吃了才行,她可以抽空试一试。
崔如英:“涮肉嘛,就是来吃肉和菜的,今儿的也好吃,味道跟以前没差。”
有两回来,锅底的味道不一样,陆云蓁三令五申,崔如英又把锅底的配料定下,味道才算一模一样。
陆云蓁忙了一天,肚子也饿了,等把肉吃完,就多吃了些白菜萝卜,最后下了手擀面,拌着麻酱吃完,整个人舒服极了。
陆云蓁道:“今儿生意是好,我倒盼着多下几日雪了。”
这个月分的银子的确不太多,九月底开业,上个月崔如英拿了六十两,是还有些钱,但得留着置办东西和买羊,这钱还是大头。
崔如英道:“我看都得等位子,今年天冷,估计得到四五月份天热了吃这个的才少了。”
到时再卖什么,就得想别的主意了,总不能还卖锅子。到时候热,谁能受得了吃锅子,不过烤串这东西,各家都会做,买些肉有炉子,烤就是了。
这会儿也想不出来,崔如英九专心吃饭了,她投了一百两,眼看也要回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