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蓁惊道:“夫君你看,这点心还真是咸甜口的,最里面竟是咸蛋黄。跟单吃咸鸭蛋完全不同,我也说不上来。你瞧这一层一层的,又小巧又精致,也不知道那孩子怎么想到的,当真是心灵手巧,你也尝尝吧。”
楚庚元这才来了兴致,咸蛋黄做馅儿那必然是咸的,咸口的点心他倒能吃一两块儿。
楚庚元伸手拿了一个,他吃东西不如陆云蓁斯文,没有吃三口才咬到嘴里面的蛋黄,一口下去酥皮、麻薯、豆沙、蛋黄都吃到嘴里了,一时之间味道交杂在一起,当真称得上回味无穷。
楚庚元从前以为甜的就是甜的,咸的就是咸的,没料到这还能混在一起。
这从未吃过的东西,一是新奇,二来赵大娘酥皮起得好,虽然豆沙不够细腻扯了后腿,但麻薯和咸蛋黄都是一等一的东西,这样做出来的蛋黄酥怎么可能难吃。
陆云蓁道:“赵大娘说如英给起了名字叫蛋黄酥,真是名副其实。”
楚庚元:“如英?”
陆云蓁恍然,道:“这是我和崔家孩子的约定,你就别管了。”
楚庚元没再追问,三口吃完一个,中肯道:“这个是不错,样子也好看,便是外头的点心也没这个精巧。”
如果说包子面条还算普通之物,这点心已足够稀罕了.
市井出身能做出这样的点心出来,也不易。
不过有生煎水煎包在前,楚庚元倒是没觉得太过诧异,要直接做这样的点心,估计能吓一跳。
陆云蓁把点心吃完,嘴中还留着咸香的蛋黄味儿,她最喜欢麻薯和蛋黄,红豆沙吃着普通些。
陆云蓁又吃了块儿蛋黄酥,晚饭都没用太多,“这个我喜欢,这孩子当真是懂事,懂事得都让我心疼了。”
楚庚元道:“你既然喜欢,就多帮衬着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许娘子母女进府已有一个多月,楚庚元也能看出来,许娘子老实本分,只管照顾璋哥儿。
璋哥儿快满月了,长得很快,也没生过病,都是奶娘照顾尽心的缘故。
而崔家这孩子多是和陆云蓁说话,要么去学堂,要么往小厨房扎,给陆云蓁做了不少吃食,楚庚元沾光也吃过不少。
知恩图报,是个好孩子。
陆云蓁笑了笑,她这是还没说如英和二房楚玉珠的事儿呢,若是楚庚元知道如英带着他亲侄女一块儿上学,估计会更高兴。
不过陆云蓁也不是不知道楚玉珠的性子,能去几日还不知道呢,还是别说以免楚庚元高兴了再失望。
早一日不算什么,长久下来才值得说一说。
吃了蛋黄酥,用了些饭菜,陆云蓁也吃饱了。
夫妻俩看了会儿书便梳洗睡下,月亮一日比一日圆满,月升月落,次日天气不错。
二房的丫鬟每日都是辰时叫楚玉珠起床,从第一次叫她到楚玉珠起来,中间还要叫个三四次。
叫楚玉珠起床是件极其费劲儿的事,隔两三刻钟喊一次,就算醒了也不乐意起来,窝在床上,都是快到巳时才起。
起来后偶尔吃饭多数不吃,然后给送去学堂。
今日晴春还依照这个时辰去喊的楚玉珠起床,虽然知道小娘子起不来,可这是二娘子吩咐的,照做就是。
进了屋,晴春刚要喊,谁曾后面人影晃动,过去一看,楚玉珠早就醒了,这会儿正自己穿衣服呢。可她长这么大哪里自己穿过,都是她们伺候,忙活半天,穿得七扭八歪的。
晴春道:“姑娘,奴婢来吧,姑娘今儿醒得怎么这么早,一会儿奴婢就传早饭去。”
楚玉珠道:“不在家里吃,我今儿去学堂吃。”
第三十七章 守约
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晴春心里惊讶,昨儿也没说今日要早起,还要去学堂吃呀。往常吃个早饭都得追着喂,今儿这般,可不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
做丫鬟的主子吩咐什么就做什么,晴春说道:“那奴婢一会儿先吩咐下去,把早饭带到学堂。”
楚玉珠点点头,“快点儿!别耽误了时辰。”
晴春给楚玉珠穿好衣裳,支使别人伺候楚玉珠梳洗,自己去吩咐小厨房装好早膳,顺道儿往正屋传话,说楚玉珠起了。
钱夫人性子和婉,不用儿媳们日日请安。
孙惠茹这会儿还在榻上卧着,她知道自己闺女是啥德性,所以听闻楚玉珠 起来还穿好了衣服,很是惊讶,“当真?”
晴春道:“真真的,二娘子,不过小娘子还说今儿要去学堂用早饭。”
孙惠茹管她去哪儿吃,吃了就行。
今年过了正月府上公子姑娘就开始上学,楚玉珠按时去学堂的次数屈指可数,今儿到底怎么回事,果然是长大了,当真是听话懂事儿了许多。
孙惠茹挥挥手道:“行行,你快去准备,赶紧给她送了去,别耽误了时辰。”
天气晴好,天空湛蓝,今儿天上连朵云丝都没有,又没到夏日,不似酷夏那般炎热,风打到身上,让人觉得舒服得很。
陆云蓁昨儿还特意吩咐过,今儿早上小厨房还做了水煎包。
不过少了羊肉馅儿,多了猪肉香菇馅儿。
崔如英把早饭吃完,剩了两个包子包上,还带了昨儿晚上的蛋黄酥,就去学堂了。其实她也说不准今儿楚玉珠究竟会不会来。
毕竟从崔如英第一日来学堂起,就没见楚玉珠一日按时来过,要么不来,要么就等上完第一节 课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