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多,崔如英就一个人,索性不着急,一趟一趟搬,看着空空的铺子慢慢填满,她心里格外满足。
买完这些已经快正午了,她肉还没买呢。
崔如英赶紧去了肉摊。
家里人多,买肉就得多买点儿,崔如英看也不剩什么,又看看荷包,崔大山给了一两银子,面贵油贵香料更贵,如今只剩八十多文。
崔如英深吸一口气,拿了一半儿出来,“老板,咋没啥肉了?”
案板上就剩两个猪蹄,一块儿瘦多肥少的猪肉,半个猪肝,一点大肠,还有一个猪耳朵,早上来都有半扇猪的。
天气越来越暖和,这会儿太阳高挂着,老板晒了大半日,脸晒得发红,“小娘子来得晚,肯定就没啥肉了,再不买就得等下午喽。”
崔如英道:“那不是因为我来得晚,是因为本来肉就不多了,猪肉就那么点了,也不够吃呀。叔,不然我全包了,你给便宜点儿,也省的你在大太阳底下站着,早点儿回去也能早歇歇。”
老板看崔如英也痛快,也是熟客,掂了掂肉的份量,说道:“这些下水七文一斤,算你六文,猪肉九文一斤,算你八文好了,猪上水向来八文,算你七文。”
说剩的少,其实杂七杂八加一块儿也不少,半斤多猪肉,两斤多的猪蹄,加上其他的,称都花了一会儿功夫。
肉摊老板今儿是真热,想早点儿回去,少赚点儿就少赚点儿,再等得过了中午饭。
“看称,六两猪肉一斤五两的下水,两斤四两的上水,总共是……”
崔如英道:“给三十文吧。”
老板觉得这小娘子是做生意的好手,差点三十一文,又给便宜又抹零头,“行吧行吧,我给你绑上。”
崔如英飞快数好三十个铜板,本来她是打算炖个红烧肉,蒸些馒头解馋还顶饿,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然没五花那就不做了,这些卤上也一大桌。
崔如英是个不贪心的人,留四十文就够了,多的她不要。
提着这些东西,又去酒坊打了酒,四十文钱算是花光了。
回到家已经晚了,刚到巷口,四郎五郎就齐齐跑出来,“三姐你可回来啦!”
四郎五郎正午之前回来的,盼着崔如英快点,来巷口好几回都不见人影儿,可算回来了。
但都过正午了,今儿中午肯定吃不少肉。
不过点心也好吃得很,还有苹果,吃着甜,跟点心又不是一种甜。
崔如英道:“做饭了不?”
四郎道:“大哥看你还没回来就简单做了些,说晚上再吃肉,姐,都等你吃饭呢。不过我刚儿吃了点心,一点都不饿。咋买了这么多的肉,我来拿。”
五郎跟屁虫一个,“姐,我也帮忙。”
崔如英把东西全给俩人了,自己都是轻轻松松,“走回家,晚上做肉吃。”
第四十四章 卤肉
看妹妹一直不回来,崔大郎就把饭先做上了。
不过想着晚上吃肉,中午做的就简单。蒸了些红薯,炒了锅白菜。下午还得卖生煎呢,不能光等着。
更何况,妹妹上午出门也是忙活铺子的事,不是闲着。
崔如英一到家就开饭了,崔大山看这些倒也高兴,说道:“都是好的下酒菜,不过以后别买酒了,贵。”
崔如英说道:“肉买得便宜,剩些钱就打了酒,我想着又不总喝,爹这几天也辛苦,正好这点儿卤了下酒。”
崔大山每日都去买肉,自然知道这些比肉便宜,这阵子用钱地方多,是想着买便宜点儿的,不过以前做就不咋好吃,还有那猪蹄看着胖乎,其实都是骨头,就外头一层皮。
崔大山有些心疼,“这个不好做,不必为了给我买酒买便宜的,你以后回来了还是买肉。”
女儿回来了崔大山还是想吃点儿好的,不用为了他省钱买下水这些。
崔如英没说是因为猪肉卖没了,“在侯府吃过,我先试着做做吧。”
崔如英把这打算把这些给卤上,再卤些素菜和鸡蛋,若是好吃也加到铺子的菜单去。
崔大山这回不说什么了,“成。”
崔如英笑了笑,“那下午我在家做吃的,大哥跟二姐出去卖生煎,卖的时候别忘了说,崔记包子要在城东开铺子。”
崔大郎一边吃一边点头,“放心吧,我们每日都说。
有人还说开业那日来捧场,还有人说,买回去吃都好吃,刚做出来肯定更香,开了铺子一定来。”
崔如英道:“若是城西那边的人觉得太远,就说到时候铺子里不仅有包子,还有别的吃的,现吃现做,去铺子里吃更宽敞,有小酒酱菜,酱菜每桌还会送的。”
崔大郎认真听着,“酱菜?”
崔如英道:“下午有空我腌着试试看,东西不贵,但不要钱的东西吃着高兴。”
人之常情,赠品越多的地方越喜欢去,看见送东西总想排一个,但未见得吃多少赠品。
而且赠品不用做太好吃了,以免吃太多。
崔大郎点点头,“好,我记着。”
也卖了这么多天生煎了,二丫和崔大郎性子变了不少,不至于像当初那样,跟外人说句话都不敢。
崔如英觉得这是好事儿,不怕人也是自己的本事,若日后出门能独当一面,不露怯的。
嘱咐完这些,她就开始好好吃饭了,今儿的中午饭自是不及在侯府的饭菜好。不过人也不能日日吃肉,偶尔吃一顿这个,倒有种大鱼大肉吃多了,清粥小菜也不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