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有天(161)

作者: 书墨温酒 阅读记录

众臣关切地询问龙体康健时,张英奕却大步向殿门走去,急迫地想回刑部继续追查周孝泉的案子。

叶隐紧随其后,低声禀报:“大人,下官昨日命人暗查事发当日李昌宝都去了何处。一路追到了朱雀坊中的醉春楼,据楼中妈妈所言,李昌宝急着筹钱是想为一名女子赎身。”

张英奕冷呵一声,斥责道:“纨绔子弟。”

叶隐没有顺承张英奕的骂声,只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续说:“大理寺今日一早遣人送来消息,他们排查了吴大人和袁大人的家宅附近,有百姓说他们的确看见李昌宝与两位大人有过交谈。”

李昌宝总在庆都中横行霸道、欺辱寻常百姓,可谓是恶贯满盈,被不少人记恨着。

一听李昌宝的声音在家宅附近,好几家百姓说他们被吓到夜里睡不着觉。

张英奕深思后说:“也就是说这三位大人都与大通钱庄有钱款。”

“照目前看来,的确如此。”叶隐颔首,“微臣稍后想带人细查三位大人平日常去的地方,看看其中是否藏有玄机。”

张英奕点头算作同意,但还是冷声纠正了一处:“时下还未并案,你理好刑部的案子就足够了。”

张英奕虽然还是在挑毛病,但叶隐听得出他的语气缓和了不少,至少不似之前那般带有敌意了。

叶隐随即回应:“下官受教了。”

看他还算是能听得进去话,张英奕肃穆的神情化解了几分。

“张尚书。”一声高呼喊住了疾行的两人。

叶隐循声望去,见太子谢承熠正向他们走来。他瞟了张英奕一眼,默然后退了两步。

谢承熠为了追上两人,赶得有些喘不上气,稍缓了一会,微笑着对张英奕问候道:“张大人为了这个案子费心劳力,真是辛苦了!”

张英奕面无表情地行了一礼,只道:“此乃刑部分内之事。”

皇上近来头疾越发严重,朝臣们都上赶子地献殷勤,太子怎么有闲工夫来找他?

谢承熠对张英奕这般的冷漠并不挂怀,而是嘱咐道:“这个案子父皇很是关注,朝中大臣与庆都百姓也对此议论纷纷,还望尚书大人尽早查明真相。若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尽管与本宫说,本宫必然全力相助。”

张英奕心中冷笑,太子无端来寻他,果然又是为了党派一事,他自始至终都不认为一个将百姓置于末尾的储君值得依靠与合作。

张英奕规规矩矩地做好礼数,得了储君的赏识也没有半分欣然,平淡地说道:“微臣要说的方才在殿中已与皇上表态了,刑部势必会秉公职守,若查明此案有疑,决然明堂公正。至于难处,就不劳太子殿下费心了,刑部定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谢承熠听张英奕这话是摆明了要与他划清界限,面上略有些许愠色,微垂的目光轻扫过一旁的陆寒知,瞬时笑意上脸,与之热络交谈:“陆大人惊才绝绝,堪称朝臣典范。”

叶隐不因谢承熠的褒奖而欣喜,反而将其视作捧杀,垂首沉言:“太子殿下过谦了,微臣乃大齐子民,自当心向大齐,为国鞠躬尽瘁在所不辞。”

眼前两人皆是油盐不进,谢承熠到此脸上的笑意也有些挂不住,语调渐沉:“那本宫便预祝刑部旗开得胜了!本宫想起东宫还有事务未理,先行一步。”

叶隐目送着谢承熠离去,暗暗在心中谋算着什么,无意识地摸了摸本该戴着佛珠的腕处,察觉手腕无任何配饰,这才反应过来他出门前将珠串摘下放在了床头。

“大人,我们……”叶隐收回目光,发现张英奕一直盯着自己,“大人何事?”

张英奕蹙眉审视着面前之人,只觉得他刚才看着太子离去的眼神有些奇怪,似乎满是深意。

与陆寒知接触了几日,张英奕越发觉得这人有些奇怪,说他是趋炎附势之辈,可他待人接物总透着些许疏离,似乎另有盘算。但不论如何,陆寒知都绝非良善之辈。

“走吧。”张英奕什么都没说,却下了决心要盯紧陆寒知,绝不让他做出危害大齐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观阅!的!

第86章 杂念

魏顺小步急促,叮嘱着抬轿辇的宫人稳健些,又急切地对辇上之人询问:“主子可好些了?奴婢唤了太医候着,您再忍一忍。”

“朕没事。”谢元叡说着,长叹了一声。他离开了宣德殿,耳边没有大臣们的吵闹后,头疼就好多了。

魏顺这才松了一口气,“主子可把奴婢吓坏了!”

谢元叡仰首靠着轿辇,这是他在每日繁多的事务中难得的清闲。

在回到勤政殿后,他便要面对如山的奏疏,与迫在眉睫的国事。这些奏疏已经是经过内阁筛查过的,但仍旧棘手非常。

谢元叡伏案翻阅奏折,额心的刺痛感愈发强烈,忽而一阵香味从殿外传来。

紧接着便听魏顺通报道:“皇上,贤妃娘娘来了。”

谢元叡抬眸抿唇,少顷道:“让她进来吧。”

贤妃亲手端着羹汤,缓步走进了殿中,仪态优柔地行了一礼,细声道:“臣妾做了养生汤,送来给皇上尝尝。”

见贤妃到来,谢元叡宽心了许多,颔首道:“放下吧,朕过会再喝。”

“是。”贤妃将汤羹放在了桌边,眼神脉脉含情地看向谢元叡,“臣妾有些日子没见皇上,皇上还是这么爱皱眉。”

她嗔怪着,缓步走到了谢元叡身边,伸出柔荑轻揉着他的额侧太阳穴。

感到尖刺的头疼逐渐缓解,谢元叡舒心了许多,轻声道:“这是老毛病,让爱妃忧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