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有天(3)

作者: 书墨温酒 阅读记录

无相睁眼,从容道:“施主一身杀孽前来,扰了佛门清净之地。”

“我在问你话,你们把九皇子藏哪儿去了,马上交出来,我饶你们一命!”参将抬剑抵着无相颈侧,剑锋划破皮肤,渗出鲜血。

无相依旧坦然,盘着手里的佛珠,缓声道:“定南王高呼为民起义,可铁蹄之下百姓死伤无数,何来高义?九皇子尚且年幼,他便要赶尽杀绝,何来仁德?有此君主,大齐恐衰。贫僧问了几签,皆是下下之象,望施主们回头是岸。”

“狗屁抽签,老子才不信。不交人,我便把你们都杀了!”参将示意手底下的士兵。

士兵手起刀落,原本挂在僧人颈上的佛珠散落一地。

无相看了一眼滚到脚边、沾着鲜血的珠子,闭口不言。

刀刃抬起又落下,空山寺所有僧人没有退缩之意,竟无一人投降。他们算到此后将天下大乱,这人间不待也罢。而今留得皇室血脉,终有一日,雾散天清。

“报!参将,后山着火了!”一名士兵急忙通报。

参将踏过血泊,走出大殿,见佛寺后山突然大火,立马命人上去看看,“上头说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士兵们轮流提水灭火,在燃尽的废墟中,发现了两具焦尸,年纪和九皇子、镇国将军之子都对得上。

如今新皇登基,所有人都急于立功,参将又确认了几眼,便命人收拾焦骨,回庆都复命。

却未发现空山寺后山的山隘处,还藏着两个人。

陆渊渟手中紧紧攥着师父托小僧留给他的信,眼睁睁看着空山寺被灭门,却无力反抗。

“师兄,这是方丈让我们转交给你的,他说带着这个玉牌去梨州清云观,自会有人相助。”

“什么意思?师父人呢?你们要做什么?”

“师兄,方丈说你看了这封书信自然会明白他的意思。师兄,一路平安。”

陆渊渟双手颤抖着打开信笺,字字嘱托如重锤于心。

“家国血恨长,不在一空山。

皇庭风云变,众灵生劫难。

吾徒非囚凤,化剑破迷障。

璞玉藏锋芒,终有登云相。

望尔此行一路平安,阿弥陀佛。”

陆渊渟斜靠着山石,仰头望着被乌云蒙蔽的皓月,猛吐了一口血。在官兵离开之后,吃力地拖着仍旧昏迷的九皇子下山。

他回头向皇城方向看去,那里曾是他们的家,他们一定会回家的。

血海深仇,此生必报。

作者有话要说:

PS:陆渊渟的名字取自《楚妃叹》:矫矫庄王,渊渟岳峙。渟,ting第二音。

这本小说是江湖权谋元素+狗血爱情故事,剧情流,背景架空,主受视角,HE。

受:叶隐(陆渊渟),攻:叶辞川(长安、谢宁峥)。攻比受小六岁,谈恋爱在成年之后(放心!)。

感谢观阅!

第2章 梨州

城郊的土路上,送货返程的老马驮着板车一路前行,颈上系着的铜铃叮当作响,板车跟在其身后随步摇晃,竹筐空空荡荡,旁边挤着两个年轻人,一人一直没醒,另一人正闭眼小憩。

老农驱使着老马,见不远处就是城池,对身后的年轻人问道:“小伙子,前面就是梨州了。”

陆渊渟幽幽睁眼,捂着胸口,俯身探了探九皇子的额头,感觉到温度发烫得吓人。

越来越烫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老农见两人这般情况,热心地多问了一句:“孩子,你们父母呢?”

陆渊渟目光黯淡,哑声道:“都死了,我们来梨州投奔亲戚。”

他带着九皇子南下,沿路探听庆都之事。叛军围攻万和殿,镇国将军为护先皇而死,随后赶来的骠骑将军将建州总兵斩于马下,不料被定南王射杀,先皇见此状仍不愿投降,于叛军前自刎。

定南王谢元叡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永昌”。凡有异议者,皆押至午门斩首,短短十日,血污一层盖上一层,不见干涸。

老农听闻,想起自己的孙子也是这般年纪,心中颇感同情,遂长叹了一声,“可怜啊!”

陆渊渟远眺着城墙上的“梨州”二字,凝思片刻,询问:“老人家可知清云观在何处?”

“清云观?”老农指了指城外的青山,“它不在梨州城内,在那座山上。”

“谢谢老人家,有劳您载我们这一程,晚辈感激不尽。”陆渊渟说着,吃力地架起仍在昏迷的九皇子,踉跄着走到路边,向老农微躬答谢。

“不打紧的,上山路陡,你们自个儿小心。”老农说罢,坐上板车正要驱车离开,但仍有些放心不下,再跳下车,将怀里的一块烙饼递给年纪大些的孩子,“这儿还有些干粮,你们带上吧。”

“多谢。”陆渊渟连道几声感谢,目送着老农驾车离去。

他盯着烙饼有些出神,谁能想到半月前他还是无忧无虑的镇国将军之子?

陆渊渟轻叹一声,将烙饼收好,带着九皇子徐步向老农所指的那座山靠近。九皇子现在的情况越发不好,他必须尽快联系上清云观的人。

“乾上离下,天火同人。”一年轻小道下山沿途碎碎念叨着。今早他照例算了一卦,卦象说他今日出门,会遇上贵人,可助他度过命中大劫,可这眼看着就要进梨州城了,他的贵人呢?

陆渊渟听到声响,立即带着九皇子藏进暗处,紧握着袖中匕首,随时准备迎战。

道士脚步一顿,感觉到似乎有人在暗处观察他。

他想了想,自报家门道:“贫道清云观吴道悲,想问施主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