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回归(121)
洛希站在一边,看着德雷克突然搂住了科因,科因显然是愣住了,好一会才反过来揽住他。
仍然温热的,暖色调的阳光落在窄小的田地上,平等地照亮了一切。
然后,洛希三个月以来头一次听见德雷克完整,逻辑清晰地说出了一句话。
他的声音因为长时间不说话而显得有些沙哑。
他说:“为什么太阳会在那里?”
为什么清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会安然地挂在天顶上?
第68章 雨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失去了很多东西了,对吗?”洛希看着科斯莫。
现在已经是晚上了,太阳并没有落山,它就这么一直悬挂在空中,只是光芒逐渐黯淡下去,直至化作微微发绿的月光。
他俩站在酒馆外的走廊上,夜风拂过荒凉的街道,带着淡淡的沙尘涩味。
洛希终于知道自己走出那间工厂时微妙的不适感来自何处,明明是同一个夜晚,他来到工厂时天空中挂着的还是一轮月牙,出来时就成了满月,再往前,在凡米尔岛上时,他也曾亲眼目睹红日从海中升起,而从工厂离开后,他就再也没见过太阳东升西落。
而在德雷克指出这个事实前,洛希没有觉得半点不对,好像太阳天生就该永远挂在半空中似的。
科斯莫嗯了一声,他说:“我们管这个叫侵蚀。”
“这跟我想象中的一点都不一样,”洛希喃喃地说,“我以为的末日,应该就像书里说的那样,天塌地陷,海水涨成高山,高山喷出岩浆,大地布满熔岩——总之应该是激烈的,爆发的,咆哮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这样——就像在下雨一样,无声无息地浸润世界,我们什么都意识不到就被抹消了。”
侵蚀这个名字显得如此准确,一点一点,日拱一卒,到发现时世界已经凋零得毫无生机,不,可能人类直到最后关头都还没有发现末日的到来,就那么沉睡着,安稳地死去了。
洛希忍不住想,这场名为侵蚀的雨究竟下了多久了?
我们的世界究竟已经被改造到了何等地步?
洛希看着夜空,和夜空中那个远的,发着光的玩意,他不承认那是太阳和月亮。
太阳已经是这些匍匐在大地上的人们所能直接观察到的最接近永恒的事物了!它已经照耀了这里五十亿年,而且也应该还会继续稳定地自顾自地闪耀五十亿年,直到它自己的生命走入终结,可是现在就连它都被扭曲了,洛希感到一股莫大的悲哀。
他们绝无可能与能扭曲恒星的力量匹敌。
这在深渊中就已经认知到的的事实此刻具象地摆在了他面前。
“科斯莫,”洛希怀揣着一丝希望问道,“我们可能恢复到从前吗?”
恢复到没有异常出没的日子,恢复到没有人被异能改变的样子,恢复到一切都被秩序和规律所守护着的样子。
“你觉得那时的日子很好吗?”他没有用任何质疑和反问的语气,就只是平铺直叙地询问,仿佛采访受访者的记者。
“我不知道——我记得的也不多。”洛希感觉夜风越来越冷了,以前的日子就是好的吗?对他来说恐怕并非如此,家里的压抑和父亲的暴行他都还记得,而遇见科斯莫后日子似乎变好了,他甚至还交到了朋友,但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异常已经如老房子里的蟑螂一样蹭蹭往外冒,所以才有了PAA,所以佩斯特才会遇见科斯莫,也因为如此洛希才会遇见他。
这简直就像是时代的悲剧在成就他,成就了洛希一个人。
而且,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掌心,他的受益还不止体现在这方面,他得到了异能,又没像大多数异能者那样被歧视,被集中关押,被塞进工厂当人形电池,反而在外有滋有味地游荡,最多也就是在PAA受了点气,这不说和那些工厂里的人形矿源比了,就和斯特维思镇比,这里是怎么对待异能者的?马厩里绑着的那两位大概能说出很多不忍卒闻的悲剧。
“我们本该有更广阔的世界。”科斯莫说,也抬头看向夜空,“不会生活在这么窄小的牢笼里,海洋,天空,乃至宇宙,都曾留下过人类的足迹。”
“你?”洛希愣住了,“人类,怎么到过你?”
“宇宙(cosmos),不是我(cosmo)。”
“我不明白,宇宙是什么?”洛希从未听过这个词,他以前甚至觉得科斯莫的名字有些奇怪。
“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容纳一切,见证一切,记录一切的存在。”
“听起来很宽阔,宇宙很大吗?”
科斯莫点点头。
“比,”洛希想了想,“肯定比我们所在的陆地要大,也比陆地和海洋加起来都要大,有好几十个我们的世界加起来那么大吗?”
“我们的世界已经很小了,只剩这么片陆地,围绕的海洋,两个国家和北方的荒野。”
“以前的世界更大吗?”
“以前的世界有七片大陆,四片大洋,两百多个国家,无数的组织和架构,许多文化和不同的人,他们之间的语言甚至不能互通,需要一种名为翻译的特殊人类在之中充当媒介。绕着那个世界走一圈有四万多公里。”
洛希怔住了,在他的解中,需要在路上花将近一个月才能到达的北地已经是这个陆地上最遥远的地方,可直线距离也不过才10000公里不到,而且这还几乎是从最南端的卡尔顿出发。
“等等,一圈?”洛希问,“世界难道是个球吗?”
“从来如此。”
“球的另一边的人不会掉下去吗?那他们不会头下脚上的生活——哦不对,那个世界很大,也许他们发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