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7)
许弘成等半天没等到她的反应:“如果你是要我自己招供,那我想说,其实那天……”
“不提那天了。”佳文打断他,露出一个生硬的笑容,“子琳自己是三杯倒但能吹牛喝一缸,所以特别羡慕你和子衿这种不会醉又不上脸的。”她试图转移注意力,“但归根结底,酒精不是什么好东西,对吧,很伤身体,和烟一样。”
许弘成看着她,过了会儿点头:“对。”
“那你下次也别给我爸爸带酒了,他开的就是烟酒店,而且他喝大了爱唱歌,扰民。”
“好。”许弘成应允下来。
佳文松了口气,没走几步,试着挽住他的手臂。
许弘成脚步明显一顿:“你又想干什么?”
“干嘛,你怕我啊。”她状似撒娇,“考试。”
她重提刚才饭桌上扫兴的话题:“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有一天我失业了,只能在家里当家庭主妇,你会嫌弃我吗?”
“不会。”
“不是当一星期,一个月,而是大半年,好几年哦。这期间,哪怕我一事无成,吃你的用你的,你也不会跟我离婚吗?”
话音刚落,许弘成脚步停住:“姚佳文,我们办完婚礼才二十来天,我觉得你刚说的那两个字特别不合适。”
“哦,口误,”她忙改正,“我收回可以吧,只是个假设。你先回答我,会不会。”
“不会。”
“为什么,不要为了塑造光辉形象而说假话。”
许弘成却反问:“为什么同意你当家庭主妇形象就光辉了?”
“因为这代表你愿意养着我,很无私。”
“如果你是这种想法,那我劝你别当了。”
“……”
察觉他的情绪变化,佳文说:“我没有轻视这个身份的意思,只是——”她调整措辞,“它好像被贴上了很多标签,不是‘这人命好嫁了个好老公’,就是‘这人不思进取自甘堕落’,但其实这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分工,如果社会都在鼓吹女性要回归家庭,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剥夺我们的自由,所以,越有知识越有能力的女性就越反感这种论调,比如我姐。”
要是被子衿知道她的立场和子琳一样,大概也会被骂得很惨:“女性还是要自立自强,对吧。”
“对,但你不能说家庭主妇就不自立不自强。”
“可是大多数……”
“你把问题归到你自己的时候,就不要去管大多数。”许弘成带她慢慢往前,“就像你刚才说的,它是一个身份,是家庭内部的分工,也是正常的职业,但因为脱离了社会环境,就难以用公允的标准去衡量它的价值。”
这话佳文同意:“就比如,市场上请保姆一个月六千,但妈妈或妻子做了同样的家务,她可能就不会要这六千,因为其中有情感的考量,或心甘情愿付出,或体谅丈夫,或者连她也羞于将自己的劳动放到秤上去比较。”
“对。”
“所以这就很主观,她要寄希望于享受她劳动成果的人尊重她,认可她。”
“但其实任何职业都一样。大环境里如何如何,轮到自己,每天面对的也就是几个上司和同事,从别人身上获取职业认同感本来就很难得。”
“那——你不觉得家务活什么的,的确比职场工作的技术含量低吗?”
“我不觉得。”
佳文不信:“如果我智力超群,我肯定去当科学家,而不是当家庭主妇。”
“先不说你没有智力超群,就算有,也不该觉得科学家天生就是高贵的。”他毫不客气地道,“你明明要消除偏见,却又自己划分三六九等,不矛盾吗?人只要做好能力范围内的事,不管大小,利己利人,就都值得被尊重,难道你是科学家,我是家庭主妇,我就要仰望你?不是的,逼着我去当科学家才是资源错配,不止我一个人要骂你。”
佳文被他的话逗笑:“照你这个说法,我不想当会计就不当了,因为我当不好,也是资源错配,干脆回家。”
“你可以回家。”许弘成看着她,“别人怎么样我管不到,但如果你在外面受委屈,我希望你远离委屈。”
“真的吗?”
真的。许弘成想,世上千人千面,有些人就是不适合社交,不适合在职场上工作,只有在双向的、简单的关系里,她才能做自己。
他转头看她:“如果不工作能让你快乐,而因为你的快乐,让回家变成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会觉得你很了不起。”
他说得诚恳而自然,佳文对上他的眼神,心竟微微一动。
只是——
“你跟我说这些,是因为我们是夫妻,你对我有帮扶的责任,如果我现在不是你老婆,你还会给我这种自由吗?”
“当然不会。”
“……”
她就知道。
他只是对他老婆好,又不是对姚佳文好。
她忽然松开他的手臂,气鼓鼓地往前走了几步,许弘成莫名,上前牵住,佳文挣开,又被他重新握住。因为用了力,这次她没能逃脱成功。如果从远处看,两个人离得近,又拉拉扯扯,像是一对在散步的恋人。
接下来谁都没再说话,直到走到小区附近,许弘成看见旁边红底黄字的招牌。
他忽然问:“这是家早餐店吗?”
“废话。”佳文也瞄了眼,“你不识字啊。”
“那卖咸豆浆吗?”
“?”
“如果有,我明天早上来喝。”
佳文抬眼,被他的笑意一晃,不知怎么,刚才的气闷竟消散不少:“有,还有大饼油条豆腐脑,你尽情来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