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下的橘子树(出书版)(31)+番外
“你还烦,我在替你可惜哎,你当时神经绷牢一点不就没事了吗?”
“那我绷不牢有什么办法?”
赵晓青听着他们的对话,心想叶玉玲说得对,陈琦关键时候缺的就是抗压能力。抗压不是心态平就行,该放松放松,该绷紧绷紧,对陈琦这种过于放松和无所谓的人而言,适当的紧张和兴奋才能激发更大的潜力。
叶玉玲听他不服,也不再自讨没趣,转而问起他那几张竞赛的卷子,如果有新的她再去复印下,做着还挺有意思。
陈琦不是藏私的人:“没了,我朋友也不是每周都给。”
“好吧。”叶玉玲说,“那——我该怎么报答你?”
“少来,跟我假客气。”
叶玉玲笑笑,和他闲扯几句才走。
相似的人果然连爱好也相似,赵晓青想,叶玉玲在数学上的天赋不低于陈琦,这两人玩魔方一起玩,做卷子也一起做,不说完美同频,至少关系亲近,反观自己既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额外的学习资源,所以进步慢、心胸窄、人缘差。
陈琦看她停笔盖帽:“默写完了?”
“嗯。”
“你接下来还跑步吗?”
赵晓青被他冷不丁一问:“什么跑步?”
“早上八百米。”
“不跑了。”赵晓青想,体育课都取消了,大课间的跑操初三也不用再参加,“接下来要全心全意备战中考。”
“行吧。”
赵晓青转头看他:“难道你想继续跑?你知耻后勇,幡然醒悟了是不是?”
陈琦失笑:“怎么什么话到你嘴里就那么刺耳呢?”
“你直接说我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好了。”
“嗯,有自知之明说明还有救。”陈琦见她愿意搭理自己,“我考砸了你也不问问我砸在哪儿了。”
“我不用问,早听别人说了,我不想刺激你你反倒自己提。不过你也别放心上,体育考完就翻篇了,这点分差你能拉回来。”
陈琦看着她:“原来你也会安慰人。”
“你需要我的安慰吗?”赵晓青对上他的笑容,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潇洒的、乐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心里没有波澜,“吸取教训,再接再厉,前面还有更大的难关呢。”
陈琦想,他致力于举重若轻,赵晓青却总是举轻若重。不管遇到什么事,她总是做着万全的准备,冒出持续的勇气。
这并不让人讨厌,相反,因为她的压力都是给自己的,不会加诸身边的人,所以带着股专心练功以及自我突破的劲,有点持久,有点倔强。
“赵晓青。”
“干吗?”
陈琦想再问一遍她早上还跑不跑步,但他没问。
赵晓青有引领人向前的能力,但没有引领他向前的义务。
王思齐原以为陈琦考完就会恢复当初的懒样,但接下来几天都见他早起早睡,每天去操场跑三圈不说,晚上发他消息也不回。
宿舍里已经熄灯,王思齐握着上铺的栏杆:“你怎么了?我刚发你的是新游戏,前面的新手关特爽。”
陈琦:“大哥,几点了?少玩。”
王思齐这次模考没发挥好:“玩着玩着也挺解压。”
“解一点就行了,真把压全部解完时间也没了。”陈琦掂量着还有一个多月,“为了你的三中大计,忍忍。”
王思齐被他说得脸红,再玩了两天到底放下。老师们吹响冲锋号,学生们再装聋作哑也太没道理。随着大考小考接踵而至,各种评析和总结越发频繁,王思齐想向陈琦学习,但没了考试逼着,让他早起不如多睡十分钟,因而陈琦每天还是一个人跑。
他跑得慢,不会让自己累着,去食堂吃早饭的胃口倒大了些。有次去排队撞上王颖,王颖看他碗里的包子,说:“你不是嫌肉馅不好吗?”
“生活所迫,不得不低头。”
“三年了现在才低头?”
“废话,哪有不战而降的。”
王颖笑,和他坐同一张餐桌。
陈琦问起她怎么不和赵晓青一块,王颖便说赵晓青还是雷打不动地起早,她们跟不上。陈琦没在操场见过赵晓青,猜她肯定是去了教室。
事实上,赵晓青依旧是每天在楼梯口等大爷开门的学生之一。
她是班里最早,但不是年级最早,她考过班里第一,但不会次次第一。
五月底的最后一次模考,叶玉玲在班里拔得头筹。她的高分试卷被张贴在教室后面,英语作文不论是书写还是行文都无可挑剔。
“这也太棒了。”赵晓青对着墙上的卷面感叹。
陈琦的视线从卷面上移到赵晓青的脸上:“比我强多了。”
“你们俩要不要这么谦虚。”叶玉玲心情不错,“七班英语还有考119分的呢,我才118分。”
赵晓青在心里竖起大拇指,陈琦则笑笑:“别说118分,给我108分也够了。”
叶玉玲嗔怪地打了他一下。
回座后,叶玉玲翻开语文书,赵晓青继续做数学题,陈琦则拿出《历史与社会》背知识点。
他们都不是天才,都要用努力换分数,冲刺阶段的每一天都不能儿戏。
中考结束的那天,校园里的阳光格外灿烂。姚章龙站在讲台上,看着这群青涩而熟悉的学生,一时百感交集。
“明天早上八点,准时来班里对答案。”他的语气正经而温柔,“对完答案开毕业典礼,把你们的手机都光明正大地带来。”
“哇哦——”教室里响起一片欢呼。
“龙哥!会有蛋糕吗?”
“龙哥,我们可以喝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