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114)+番外
预感成真,猝不及防的眼泪在纸上绽开。罗慧伸手一抹,艰难忍住。
不许哭。她告诉自己,以后的事还多着呢,动不动就哭那还了得?
陈清峰等了半晌,等到一个微微隆起的布包。
“就这些?”
“就这些。”
陈清峰莫名替她不值,但没有多说。今天才二十号,一个要走的人想要告别,多的是时间,雷明是没有还是不肯,他无从知晓。
雷明等到了成绩,拿到了毕业证,在车站见到了陈清峰。
“恭喜你能去北京。”他向清峰贺喜。
“分数估高了,好在上了重点。”陈清峰给了他一个拥抱,看他心不在焉,“罗慧忙,没来。”
雷明哦了声,递过一沓钱:“那你把这些给她。”
“不怕我私吞了?”陈清峰笑,但很快收了笑意,把罗慧给的东西递过去,
“什么?”
“书,路上打发打发时间。”
“谢了。”雷明上车,因为是始发站,人不是很多,他找到靠窗的座位,先把行李放好,再拆开手里的布包。
映入眼帘的是绸缎包着的圆圈。
他隐约猜到什么,果然,是他以为奶奶丢了一只的玉镯。
他心中微震,重新包好,翻开杂志,里面夹着钱,两张硬邦邦的相片,还有张折叠的纸。
相片里是奶奶慈祥而局促的面容。
列车员关好门,车轮缓慢启动。雷明紧紧攥着相片,忽然抬高窗户,急切地探寻站台上的人影。
送行的人有的转身离开,有的不舍挥手,影影绰绰中,他看见陈清峰站在柱子旁边,热风吹过,吹起一道洁白的裙角。
“罗慧!”
鸣笛声盖过了他的呼唤。
风吹动云,云遮住天,雷明宛若泥塑般痴立,直到色彩消失,对面乘客摇着扇子让他把窗户往下拉一点。
雷明视线模糊,把相片塞回杂志,展开那张折叠的纸,纸上写着一首诗:
你离开这里,
结束一场年轻的幻觉。
启程时阳光寡淡,
你带上包裹,倚马仗剑,
向着村庄、田野,还有万里山河。
你会途经草原,听见笛声,
浪花咸涩,星辰比海洋更辽阔。
你消耗着热量、新鲜与安谧,
昼夜不休,沿途风生水起。
直到你遇见黛青的黄昏,
落日把影子带回故乡。
你伸手触碰你的眼睛和良心,
抬头看见烟火。
那是黑夜爆裂的窗户,
但月亮不会消失。
下卷 风至
第一章
罗慧至今还记得上第一堂基础课时,年长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用慈爱而不失威严的语气和她们说:
“不管你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不管你在初中排第几名,是家里的第几个孩子,从现在开始,你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是岚城最好的卫校,你从这里毕业,多的是医院请你去当护士,你不当护士去做其他,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你受益终身,当然,你跟我说,老师,我不想工作,我爸妈让我读完就去嫁人,那请你记住,在这个时代,你的中专文凭比婆家给你的彩礼更重要,所以,不管你们给自己规划了怎样的道路,我都希望你们能珍惜当下,用功读书。”
虽然这位老师教完护理学基础就提前退了休,但她把这群孩子领进门,给了她们真切的鼓舞和规劝。高一课多,除了语数外等文化课,还有免疫、解剖、诊断、生理病理药理等基础课,到了高二,护理分得更细,内外妇儿再加实操技术和应用心理,要记的东西更加繁杂。
罗慧的同学徐琳琳也是岚山县人,她高一学得有模有样,到了高二一听明年就可以进医院,反倒觉得护理的学问实在太浅:除了生化公式就是专业名词,只要理解加背诵,哪怕临时抱佛脚也能拿高分。
因此,她并不理解罗慧的孜孜不倦,当护士有多难?给医生当助手而已,临床几年都是熟练工。但罗慧觉得治病救人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她学得越认真,以后越少犯错,心里就越踏实。
徐琳琳嘴上嫌弃她死板无趣,实际却喜欢这人的无趣但不无脑,上进却不小气——罗慧不买磁带不听歌,却会帮人抄歌词,平时既热心解答问题,也愿意把作业给别人抄。所以哪怕她样样拔尖,班里也没人嫉妒她讨厌她,到了分配实习时,大家得知她被班主任叫去谈话,还催徐琳琳找她打听:“老师怎么跟你说的?为什么让你去乡镇?”
“说是去乡镇实习完直接转正,而且离家也近。”
“别听她的,她就是欺负你农村人好糊弄,想把你的名额给别人。”徐琳琳早先还不信传言,现在看来老师的确会在节骨眼上耍心眼,“你等着看吧,到时名单出来,去市医院的人里肯定有成绩一般的,她会说是随机分配,哼,谁信呀,不就是收了好处或是亲戚朋友托了关系嘛。”
“就是就是,罗慧,在市里实习不能直接转正,但能考试,你还怕考不上?”
“老师真过分,你都这么用功了还对你这样。”
徐琳琳在众人的打抱不平中问她:“你不会已经答应了吧。”
罗慧没答应,进市医院是她一直以来的目标,哪怕前途未知,她也不能试都不试就选择更安全的一条路。
“这就对了,人往高处走,你要真答应了,谁也不念你好。”徐琳琳替她高兴的同时也替自己惋惜,“要是我能保持高一的水平,就能和你一起了。”
罗慧也有点伤感,出了学校,不知道还遇不遇得到这么多可爱又善良的朋友。实习名单公布那天,几个小姑娘去食堂吃饭,徐琳琳看着罗慧的餐盘:“你终于舍得点两个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