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150)+番外
“说了人手不够,都得听他们安排。”刘鑫磊同样忙得团团转,“领导们也是,北川的一派,凯鸿的一派,什么方案定得都慢。”
“说到底老板就不该派他小舅子来管,这人是销售好手,但不懂车,只会当和事佬,不敢拍板不敢耍横还不敢和北川的人争。”黄奕良问刘鑫磊,“你们进度怎么样?”
“在赶,本来就是买的东西,要改也都得谨慎,”刘鑫磊想起什么,“雷明,你上次提的异响那事有回复了吗?”
“有了。”雷明夹了筷卤豆干,语气很是平静。
他所在的测试组有十几号人,车间里拆掉的车除了北川的主推车型,还有比北川卖得更好的竞品,但受限于成本,拆掉的都是低价收的二手车。
他上个月被分配到动力那边,目前最熟悉的也是动力总成这块。他跟着带他的师傅,第一时间查看了北川车发动机的积碳情况,活塞和气缸的情况都还好,喷油嘴部分会严重些,但也算正常,最大的问题是车辆异响。
这问题先前被记录在原车的维修单上,奇怪的是没有处理情况,不知是漏记了还是没有处理。而当雷明彻底拆开发动机,很快锁定了异响的原因:
“是气缸有问题。”雷明和师傅一致认为,“一二缸的内壁有很清楚的环状印,这就说明缸体的上沿和下沿直径有差异,而且活塞和气缸内壁的直径也不一致,我拿仪器量过,已经达到了大修标准。另外,凸轮轴也出现了磨损和生锈情况,这很不对劲。”
黄奕良靠了声:“凸轮轴浸油还生锈?”
刘鑫磊也皱眉:“这才开了多长时间?”
“两万多公里。”
黄奕良:“真他妈糊弄,北川贪便宜,估计厂家也不做人,卖了次品货给我们,不知道是运气差拆了这辆,还是其他车也有同样的问题。”
雷明想了想说:“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联系厂家,让他们确认是发动机的制造环节把控不严,还是选材上有瑕疵。而且变速箱也有过热情况,要是北川车出厂时加的机油量不对导致了烧油,那当时的负责人得给个说法。”
刘鑫磊听完:“这么多国营车企都越做越好,北川厂体量小,东西还差,难怪做不下去。”
雷明无心捋顺这背后的弯弯绕绕,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怎么把发现的问题解决掉:“动力这块肯定要和厂商扯皮,但厂商估计不认,所以最后的结果不外乎当成个例,希望之后的采购能压点价。如果三大件的成本下来了,开发的压力会小些,防撞梁用好点的合金,防腐这块能做还得做,至于外观……”
“别提防腐了,新方案恨不得直接拿块铁板当底盘。”刘鑫磊说,“只要新川推的新款,还是打价格战,细节这块绝对粗得要命。”
黄奕良表示同意:“没办法,有钱的直接买进口,国产的就是低人一等。大伙选车一看牌子名气,二看外观内饰,三看油耗低不低,至于安不安全,耐不耐开,说白了都差不多。”
雷明没有接话,在他看来,车子安全排第一,保命,耐久性排第二,省钱,剩下的外观油耗等等,他个人审美不行,又觉得高低油耗都有目标人群,不能单纯取舍,所以都得往后排。
当然了,他的想法不代表全部,否则市场部的调研,销售部的话术都成了废文废话。
工作翻篇,刘鑫磊和黄奕良开始讨论大老板何凯鸿。虽然他们很少见到他,但总觉得他是个很有魄力的人。
“听说他的第一桶金是赌博赢的。”黄奕良饶有兴致,“他爸妈都是农民,培养出了一个大学生。结果毕了业被分配到农机站,嫌工资太低,去赌场赢了两千块,险些腿被打折。你想想,那时候的两千块,他用这钱开了家零件厂,后来发财了开冰箱厂,娶了小学同学,对丈人一家特别照顾。”
刘鑫磊听到的版本不一样:“他老婆不是银行行长的女儿吗?”
“你说现在这个?他二婚。但管新川的小舅子是他第一个老婆的弟弟。”
黄奕良问雷明:“你见过老板没有?”
雷明疑惑:“……什么?”
“老板。”黄奕良笑他,“想什么呢你。”
“我在想如果不是出厂机油的问题,买车的人会不会开去了没授权的维修点,所以没有维修记录。新川接手之后,要加强对区域里技术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最好把各种项目明码标价,免得人买是买了,修却嫌贵,跑到黑心点修不好还来败新川的名声。”
“……”
“……”
黄奕良听完:“你领着千把块的薪水,替老板操心啊。”
雷明:“不这样做,数据回传就少,就不准确,别说我测试没反馈,你的维护数据也没对照。”
“是这个理,和其他厂家比起来,新川的售后是一团糟。”刘鑫磊看雷明一眼,觉得他似乎花了比他更多的精力在工作上。
黄奕良看看这边,看看那边,自觉比不过刘的学历,雷的脑力,也难怪几个月下来,还是自己工资最低。
“诶,你们说新车能在元旦前上市吗?”
刘鑫磊:“把关键问题解决掉就能。”
“那——会给我们加钱吗?”
“有贡献的会。”
“怎样才算有贡献?”
雷明和刘鑫磊对视,默契地笑了笑:“把关键问题解决掉就算。”
第二十章
吃饱喝足,刘鑫磊送雷明和黄奕良下楼。黄奕良酒量一般,一手搭上雷明的肩膀,一手与刘鑫磊相握:“你们两个学东西快,本事大,发达了得带带你哥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