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159)+番外
小年夜的晚上下起了雪籽,罗慧交班结束,去街边小摊上吃了碗汤粉干。
汤底很烫,油盐酱油混着细粉,味道也一般,好在小方桌上有辣椒酱。罗慧往碗里舀了一勺,想起奶奶炸馒头摊上同样的玻璃瓶,同样的辣椒加烧酒,激发出的气味却有差别。
摊主和罗慧已经熟络,瞧她吃得微微发汗,笑着问:“不回家吃汤圆啊。”
“不回了,明天还要上班。”
“上班哪上得完,三百六十五天就一天小年,一天大年。”摊主顶着旁边的风,“我今天摆到七点也收摊了,小孩公婆都在家里,搓好了汤圆等我回去吃呢。”
罗慧笑,谋生再辛苦,背后有人支撑就有盼头,能省一半的心。
回到租住的地方,她先给家里去了电话,再打了通长途。连着两次未接通后,第三次拨过去终于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雷明:“怎么这时候打给我?”
“不方便吗?那我挂了。”
“方便。”雷明拿手拍了拍床铺,问她忙不忙。罗慧答得很简单,没什么特别的,每天就像撕日历纸一样撕完便扔。
“快过年了,你车票订好了吗?有没有多请几天假?”
“……”
“怎么了?”
突然的沉默让她心里犯了咯噔。
雷明看了眼旁边的行李,决定把外派北川的来龙去脉告诉她。罗慧从他开始解释时就冒了火,直到他收声,她竟有种过去敲他脑袋的冲动。
雷明理亏,半个“我”字还没出口,罗慧已经迅速搜索一遍,这事他没在信里提过,绝对没有提过:“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没来得及。”雷明感到抱歉,这不是一个等额分配的机会,所以他想抓住。
尽管他不确定抓住了是否能得到可观的回报,但因为那是他没接触过的新的一环,吸引力依旧很大:“申请的有二十来个人,最后定了五个。”
“好啊,那恭喜你。”
“罗慧。”
“我现在不想听你说。”罗慧气呼呼地把话筒从左手换到右手,“厂里没了你不行,还是老板求着你去做?你平时已经忙得晕头转向了,现在更厉害,假也不用放了,你们厂里机器多,总不会是要把人也变成机器吧。”
“……”雷明皱眉,“不至于,我们过来是学习。”
“过来?你刚才明明说的是过去,”罗慧也皱眉,“你已经在北川了是不是?”
雷明下午刚到,这会儿屋子还没收拾好:“我们是统一出发,我想安顿好了再……”
“再通知我。”罗慧的手握成了拳,“我是不是该谢谢你,幸亏你通知得及时,不然我还傻傻地期待你回来能多待几天,还要去跟同事商量怎么换班。”
“……”
雷明无言,罗慧心想此刻更需冷静的是她而不是他:“对不起,我要挂电话了。”
她谨记和他的约法三章,但因为实在气恼,没再给他辩解的机会。
刘鑫磊站在桌前,看他的表情从镇定变得懊恼和沮丧:“她骂你了?”
“……”
“不应该啊。”刘鑫磊记得罗慧的温和,“她不像是不讲道理的人。”
雷明烦躁地往床上坐,她习惯了罗慧的讲理,但这次不讲理的是他。
“我不想来我爸非逼我来,你想来家里却有人在等你。”刘鑫磊拿着热水壶出去,“我先去洗,待会儿拿你手机报个平安。”
雷明闭上眼睛,眼前浮现罗慧的一颦一笑。他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她生气,比起她那些真真切切的思念,他的隐瞒显得如此自私——难道提前告诉她她会不同意吗?还是说他更怕自己因为她的思念而忍不住动摇?
事实上,她对他的支持一以贯之,何曾给他带来过阻碍:十六岁的他确定了心意,十九岁的他因为变故选择了离开,三年多的杳无音讯,回去见到她的那个上午,迎接他的不是詈骂和驱逐,而是眼泪和原谅。
由此,从重逢到这一整年仅有的夏夜相聚,罗慧从未抱怨或向他索取什么,而光靠书信和电话的往来,又怎能支撑他们度过无数孤独和艰难的日夜?
雷明心里不安尤甚,回拨过去,电话却在下一秒被接起。
“你再不打过来我就被你气死了。”罗慧很没出息地走了又回,“我很想冷静,可惜并没成功。”
雷明满心愧疚:“对不起。”
“对不起,然后呢?让你重新选择一次,结果还是一样,对不对?”
“……对。”
罗慧只好承认:“虽然我很想你哄我,但比起哄骗,我还是希望你实话实说。”
雷明老实交代:“这机会很难得。”
“可以理解成升职之前的调动?”
“没有明说,但结束后我争取当组长。”
罗慧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她想道歉,想说对不起,我不该冲你发火,不该说那些厂里没了你不行的怪话,可是她不想把姿态放得太低,好似想他等他是她生活的全部:“雷明,我知道你不是在外面玩,也知道有事可做和心想事成都很值得高兴,但我替你高兴多了,竟然会怕你不回来了,毕竟你一直前进,一直往外飞,而我只能站在原地,充满希望而不无可怜地等你回头看看我……这种感觉很差劲。”
“为什么会这么想?”
“我不知道。”罗慧吸吸鼻子,嗅到风中混沌的尘土和枯叶的味道,这一年,表哥结婚了,清娟当妈妈了,罗阳和建兰姐也修成正果了,她看着他们磕磕绊绊,却都在谋划并努力实现具体的事情,感到很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