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183)+番外
“看中排面的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雷明说,“我们要抢的是有开车需求且注重实用和性能的市场,除去个人还有出租车公司,除去城市还有城乡交界和乡镇,而且最初敲定的设计就是座位紧凑,尾部储物空间大,能满足短途和载货需要。”
“可是四万三实在太低了,目前市场上没有低于四万六的,我们这不叫低价,叫廉价,到时别人一提起北川,就还是低级廉价车……”
“老王,现在没有北川,只有新川。”吴勇国提醒。
说话的人哦了哦,雷明继续:“廉价的也不是新川,是新豹,就目前而言,价格是最大的突破口。”
“那四万三,我们能赚多少?”
“我们测算过,扣除给经销商的返点,每辆车估计赚不到两百块,”财务经理忧心忡忡,“和新豹一号相比是一个天一个地。”
“但如果销量起来,我们有底气跟供应商议价,付款周期拖长,账面资金不会很难看。”刘鑫磊起身补充。
“你说得轻巧,一号卖得不好,我们都是按需采购,三大件的厂家直接要求先付款后发货,先不说他们同不同意,万一中途涨价了呢?两百块,别人嘴一张就吃掉了我们的全部油水。”
刘鑫磊被堵,雷明看向说话的领导:“别说没油水,就算亏损也要上,别人给不了的低价,我们能给,吓他们一跳把水搅浑再说。”
何凯鸿看了他一眼,拿过手边的茶杯。
那人很快将矛头转向雷明:“你这叫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你一研发的管什么定价?你每天对着机器知道利润对公司有多重要吗?”
“就因为我是研发的,我才知道技术上的落后要花多少冤枉钱。我们不是组装厂,要造整车,就要有自己的车床和专利。新豹一号卖到现在亏得厉害,后续没有像样的产品打开市场,不能通过量产来摊薄成本,持续的利润从何而来?”
那人也激动起身:“那如果二号也卖不动呢?你降到四万三,市场觉得它只值两万?”
“这车值多少钱我比你清楚。”
会议室里陷入诡异的安静。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新川的主事人吴勇国,吴勇国则看向实际的主事人何凯鸿。
何凯鸿喝了口杯里的茶水,神色并不轻松。
半晌,吴勇国中止会议:“大家先休息,十分钟后继续。”
吴勇国跟着何凯鸿去了办公室,他看着烟灰缸里的烟头,心情复杂地喊了声姐夫。
“有话说?”
“你怎么挑了这么个人。”吴勇国对后辈的欣赏限于勤恳和聪敏,雷明符合但并不安分,“他在树敌。”
“树敌不怕,怕的是不敢树。”何凯鸿点了根烟,“我跟老张他们打过招呼,老张推他出来,说明业务能力是能服众的。你也看过他的报告,有轻有重,条理清晰,成本控制达到了我的预期,更重要的是,他对新豹有感情,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他会不计得失?”
“是不知疲倦。”何凯鸿的语气略带威慑,“我把新川交给你管,到现在成绩如何你心里清楚,你带不起队伍,我帮你带,什么样的人能当队伍的头?和我的主张一致,敢想敢干,还敢跟老人对着干。”
“姐夫。”
“你扛不了的责任,我找人替你扛,你反倒对我有意见?”
“不是。”吴勇国被他一瞥,声量放低,“我就是觉得……”
“不用觉得,标配四万三,元旦上市,待会儿你拍板落定。”
吴勇国讷讷,解开外套扣子:“明白。”
下午六点,黄奕良在宿舍楼门口等到了刘鑫磊和雷明:“怎么样?”
刘鑫磊打了个响指,也打开黄奕良笑容的开关。
“可以啊。”他揽过刘鑫磊肩膀,“庆功庆功,今晚下馆子去。”
刘鑫磊看向雷明,雷明说:“叫上老李。”
“行,我去叫。”
刘鑫磊等黄奕良走远,缓缓吐一口气,其实他没有庆功的心情:“多少有点替老板挡枪的意思,对吗?四万三,卖不动我们会变成弃卒,会死得很惨。”
“卖不动再说,压力不在我们这。”雷明安慰他,“我们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剩下的听天由命。”
“你是听天由命的人吗?”
雷明笑得敷衍,眉间不见舒缓。
到了饭店,黄奕良点了酒菜,雷明给李丽华和老李老婆点了汽水。后者照例坐在雷明身边,拿着筷子先给他夹菜:“成华,你多吃。”
雷明当初躺在床上,被她一声成华叫得汗毛直竖,后来跟她讲不清楚,见她痴傻也懒得计较,随她乱叫只是不应。
十月份凯鸿和新川人员调整,黄奕良和雷明作为年轻骨干都有了入住单间公寓的资格,黄奕良收到通知立马搬走,雷明却还是留在原处,对他而言,搬不搬都是一个人,何况这边还有老李。
老李知道他忙,也知自己一家对雷明而言是累赘,可是丽华跟那个不靠谱的渔民儿子断绝来往后,他也觉托人介绍的女婿并不靠谱。他现在不奢求雷明看得上丽华,只求他不嫌弃他们,保持正常来往。
吃完饭后,刘鑫磊和黄奕良先回,李丽华一手拿着喝剩的酒一手挽着母亲:“上次听你们聊得那么高兴,我还以为你要升官了。”
雷明心不在焉:“什么?”
“没什么。”李丽华不愿重复。
走到宿舍楼,雷明转去小卖部。老徐放下报纸:“没信,有会放你窗户上,不用紧着来问。”
雷明拿过货架上的一包花生。老徐隔着几步路问丽华:“你真不剪啦,收货的那小子又觍着脸来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