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角今天也在大声密谋(107)

作者: 旧雪新烹 阅读记录

因着今日本就有为太子接风的意思,所以这次便由怀王领杯,众人向兴平帝齐声恭贺,龙颜大悦的皇帝将杯中佳酿一饮而尽,朗声给众人赐座。

怀王素来是个会说话的,刚坐下便又说了几句俏皮话,将兴平帝哄得眉开眼笑的,示意小黄门将自己席面上的几道菜端给他,大笑道:“只有吃的才堵得上你那张嘴!”

陛下赏菜,是极亲近的行为,闻承晏利落地起身谢了恩,不着痕迹地扫了眼底下的诸位大臣后才款款落座。

坐在他旁边的汝南王看不过眼,小声嘟囔了句:“德性!”却被汝南王世子瞪了一眼,只好悻悻的闭上了嘴。

不过不论怀王再怎么抢风头,这场宴会的主角始终还是太子。

酒过三巡之后,兴平帝站了起来,众人的谈笑声为之一静,紧跟着他的动作纷纷起身。然后便见到大雍的九五之尊,擎了手中杯盏,亲自向太子祝酒:“多亏我儿当机立断,纵横捭阖,才能有如今北疆平定、边夷臣服之盛世。”

“得此太子,实乃我大雍之幸。”

众人亦齐齐拜倒,轰然应道:“实乃大雍之幸!”

随大流饮尽了杯中物,萧扶光偷偷看向上首的闻承暻,却见他面容沉静,不骄不躁,似乎并不为朝臣山呼海啸的恭贺赞叹所动。

虽然知道太子一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时隔许久,再次见到他这般仿佛万物不萦于怀的神仙模样,萧扶光仍是止不住的有些心里发闷。

就在他陷入莫名悲观的情绪中时,闻承暻就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一般,竟也向这边望了过来。

萧扶光来不及移开眼神,猝不及防与太子的目光撞了个正着,便见对方神色陡然一松,冲自己遥遥举杯示意。萧扶光也一乐,连忙摸起案上的杯盏敬了回去。

今日盯着太子的人何其之多也,两人的互动虽然不过是数息之间,却也被许多人看在眼里。

不光是席上众人的目光更加热切,就连兴平帝也颇有兴味地道:“靖侯世子过来给朕瞧瞧。”

皇帝亲自发话,萧扶光当然是忙不叠地出列,被小黄门带到桌案前大礼参拜:“太官署令萧扶光,参加陛下。”

见他举止大方有礼,毫无初次御前奏对的慌张,兴平帝心里对他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温声给人免了礼,又道:“萧卿亦是平蛮的首功,太子对你可谓是赞不绝口,屡次要推你做他詹事府的洗马。只是朕看你年轻,恐有伤仲永之嫌,想让你在六部多历练两年,不知萧卿自己心属何处啊?”

其实这话是闻承暻昨晚和他说的,兴平帝将锅揽到自己身上,显然是不想儿子和未来的得力干将因为封赏之事离心。

萧扶光不知道其中的隐情,但他对自己几斤几两是心里有数的,能在六部轮转积累经验,是对现在的他再好不过的历练。

于是他几乎不假思索,朗声回道:“谢过太子殿下美意,只是臣年轻识浅,不敢忝列尊位。”

见他答应的这么干脆,兴平帝怔了一下,转头去看太子,却见闻承暻几不可见的朝自己挑了一下眉,似乎在说“早告诉你了”。

他心里好笑,看向萧扶光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亲近,笑道:“既如此,卿就先好好做你的太官署令吧。”

萧扶光谢了恩,又饮了陛下钦赐的御酒,才被小黄门重新带回了自己的位置坐下。

离得太远,靖远侯听不清他们的对话,见儿子回来之后神色自若,一颗心才放了回去,低声道:“回去再说。”让周遭那些若有似无的试探目光好没意思的缩了回去。

*

散场之后,拒绝了不知道多少同僚的盛情邀请,从来没有这么受过欢迎的萧家父子终于突出重围,坐到了回府的马车上。

一路寒暄过来,萧扶光笑的脸都僵了,发自内心的感叹道:“这还真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他这话说得不伦不类,萧伯言也懒得纠正,他仍想着席上的见闻,拧着眉头叮嘱儿子:“陛下现在一心捧着太子,为父却只怕是过犹不及。日后你跟在殿下身边,行事需要万分谨慎。”

见萧扶光似有不解,他又解释:“你涉世尚浅,哪里能明白这朝堂的风云变幻,云谲波诡。”

“太子得陛下信重,又屡立奇功,储位看似稳如磐石,却也藏着莫大的隐患。”

“这其中头一个不妥之处,就是他与这天下清流不睦啊。”

宦海浮沉廿许年,靖远侯太清楚那群文人栽赃嫁祸、罗织罪名的手段了,他们或许在太子身上讨不了好,但太子身边的人呢?

如今萧扶光已经被陛下金口玉言打上了太子的标签,那些人说不定早已在暗中窥伺,要从他这里入手,狠狠咬下太子一块肉来……

看着长子似懂非懂的懵懂眼神,萧伯言适时的止住话头,强自按下了心头的隐忧。

*

父子俩一回来,就见赵明珠一脸不耐的坐在靖侯书房里,显然已是等候了多时。

萧伯言仔细回想了一圈,还是不知道夫人在恼怒些什么,只能硬着头皮赔笑:“夫人有什么事大可让下人通传一声,怎么自己亲自出来了。”

因为萧扶光去北疆的事情,他近来在赵明珠面前一直有些气短,生怕她又要当着儿子下自己的颜面。

幸而侯夫人要找的另有其人,此时她柳眉一竖,将手里一封帖子重重的拍在了桌上:“曹家单给期年一人下了帖子,约他上门赴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两家再怎么不是通家之好,也没有撂开尚在朝中的靖远侯,单单只与萧扶光一人来往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