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角今天也在大声密谋(153)

作者: 旧雪新烹 阅读记录

湖笔深知,少爷虽然敬慕夫人,但随着年岁渐长,其实是很不耐烦被夫人事无巨细地盯着的,作为世子爷身边的头号大丫鬟,她在这方面一直极其注意保持分寸。

现在猛不丁被萧扶光点一下,湖笔连忙回道:“奴婢正想回您呢。今日夫人不知道怎么突然叫了奴婢过去,问起您给太子殿下寿辰备礼的事儿。”

用世子名头送出去给太子的千秋礼,分明就是赵明珠盯着筹备的,能让她找湖笔打听的,就只剩下萧扶光私下准备的东西了。

凭心而论,侯夫人以前的确对儿子有着过剩的保护欲和不自觉的掌控心态,可随着萧扶光越来越出息,她也慢慢改变了行事风格,早已不像从前那般事事操心。

萧扶光直觉不对劲,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只能问湖笔:“那你是怎么回夫人的?”

湖笔当然知道该站在哪边,此时笑回道:“少爷成日往外边跑,奴婢上哪儿知道去,只能如实回了句不知道。要是日后夫人嫌婢子愚钝,少爷您可得为我分说两句。”

萧扶光这才放了心,朝湖笔抱拳拱手:“多谢姐姐替我周全。”

*

兴平帝本想在太和殿办宝贝儿子的千秋宴,对于他这不合常理的做法,礼部难得没有出声制止,可另有几个御史却跳了出来,纷纷上书反对,言辞激烈的仿佛只要在太和殿办了储君寿宴,第二天闻承暻就会篡权谋反似的。

言官们的反对太激烈,兴平帝无法,再加上好大儿对在哪里庆生这件事似乎并不在意,兜来转去,太子的千秋宴还是按照往年规矩在东宫正殿举办,宾客和宴饮规模也相应做了缩减,从兴平帝原定的七天改为了三天,分别用来宴请宗亲、朝臣、藩国使臣。

萧扶光因着鸿胪寺的差事,也选在了第三天去道贺,毕竟他还得盯着阿里不哥,免得对方在大好的日子里作妖。

宋如渊这几天也终于发挥了通事舍人真正的作用,在东宫里迎来送往,为太子接待宾客亲朋。不过宰相门下都是七品官,太子门下就更不用提了,这几天不但没人敢给宋如渊他们气受,还都不约而同的备了份见面礼,拿在手上沉甸甸的让人心慌。

今日同僚从高丽王子的手上接过一个小巧的锦囊,掂了掂重量,勉为其难地揣进兜里后给人指了路,转头见宋如渊怔征地似乎在出神,便拿手冲他肩膀上一拍:“简文,你想些什么呢?今天咱俩可不能出岔子。”

之所以只说他俩,是因为一起进来的三个舍人里有一个就是办差出了岔子,搞得现在就剩下来他们俩了。

被他一提醒,宋如渊这才勉强回了神,谢过同僚之后,才解释道:“愚弟是想着,怎么还不见萧世子。”

毕竟常内相老早就交代了他们,只要萧世子一出现,就得立马派人通知他,甭管他在干什么。

听他说起靖远侯世子,同僚也收起了嬉皮笑脸,换上了愁容:“是啊,都快开宴了,世子爷怎么还没到。”

在东宫待了几个月,他眼界早已不同往日,知道其他藩国使节们都是些小角色,这位被常内相特意关照的世子爷才是今天唯一的贵客。

想到这儿,同僚的脸色又苦了几分,拦住一个路过的小太监,央他去外面看看萧世子到哪儿了。

那小公公也机灵,一听到“萧”这个字,神色登时就正经了起来,也不肯接宋如渊递过去的荷包,径直转身出了东宫大门往宫道上急行而去。

不过他刚出去不久,宋如渊二人就听到八宝公公甜得发腻的声音:“世子爷,你往这边走!”

第81章 千秋(二)

萧扶光到得晚,纯粹是因为路上被阿里不哥绊住了脚。这位新晋的柔然王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好好的近道不走,非要绕路到靖远侯府边上,将萧扶光的车队堵了个结结实实。

被堵路的萧世子半点面子都不给,脸上明晃晃的写着不高兴,偏偏阿里不哥就像没看到似的,自来熟地凑过来见礼,嘴上说着好巧好巧,行动上却是老实不客气地主动蹭上了侯府的马车。

萧扶光没好气,出言讽刺:“柔然难道连辆拿得出手的马车都没有,让您堂堂一国之君还要如此屈就。”

阿里不哥仿佛一块没脾气的面团,萧扶光如此不客气,他还能继续笑眯眯,温声细语的回道:“敝国蛮荒之地,自然比不得天朝上国地大物博。”

萧扶光简直要被他的无耻气笑了,懒得与这人再说些什么,干脆两手一摊,悉听尊便。

车队中骤然多了那么多柔然的人,就算路上有人开道,行进的速度也不得不慢了下来。等两人到宫门前时,都已经快到开宴的时辰了。

就算是最后一波到的,阿里不哥依旧气定神闲地下了马车,外面等候的小黄门见他是和萧世子同车而来,态度也随之变得更加热切。阿里不哥的随从也乖觉,从怀里掏出一早准备好的荷包,动作生疏地塞给几个小公公。

萧扶光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刚好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嘲笑:“真是好的不学坏的学。”

阿里不哥一笑:“不过入乡随俗而已。”

萧扶光撇撇嘴,不欲再和这人多说话,他能容忍给初来乍到的柔然往稍微借借风头,却也不想被人打蛇随棍上,搞得两人好像真的很熟一样。

见萧世子的脸色冷淡了下来,阿里不哥也清楚不能真把人给得罪了,当下端正了脸色,老老实实地跟在他身后往东宫而去。

不过阿里不哥的目的显然已经达成,早就到会场的其他藩国使臣见他竟然是和靖远侯世子一起过来,各个都神情数变,暗暗交流起眼色,对这个传说中依靠大雍夺权、弑父杀兄的柔然新王更为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