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105)

第一个原因,就是当年贾政跟王夫人的婚事,其实贾母是很不满意的。

因为两个儿子里头,她更喜欢老二贾政一点儿,所以她原本想着从自己娘家史家选个姑娘嫁进来给老二当媳妇儿的。

但是老国公爷没同意。

不是她老公贾代善,而是初代老国公爷贾源……

那个时候,其实贾源早就已经没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意思继续被人执行——这细说起来还是当年他们跟康师傅的爷爷皇太极一起打江山时候的事儿了。

原著里头的金陵省有名的“护官符”、贾王史薛这四大家里头,贾家和王家原本就是跟着老皇帝的侍卫武官出身的,因为军功在身才晋升了国公,属于是靠硬本事吃饭的类型。

史家就比较偏重文官一些,但也是在军中效过力,算是军师、谋士一类,姑且算是文武兼修的类型。

至于薛家其实只是天子近侍,通俗点儿说就是小厮、太监一类的,属于伺候人伺候得好,又会经商赚钱那种,家里头根本没有人上过战场,所以不管是影响力还是权势地位都是最低的。

不过跟贾源他们同一辈儿的那位紫薇舍人薛公是真的牛,硬是把这个职业做到了天花板——就类似从普通跟班儿做成了董秘的程度。

而且他也真是会赚钱啊。那什么“珍珠如土金如铁”就是他老人家一手一脚赚出来的。可惜后代子孙是一个争气的都没有,富不过三代就熄火了。

书归正传,正是因为这四大家族的发家史各不相同,虽然互有联姻,但是远近亲疏也还是有些不同。

其中贾家跟王家的关系其实最为亲厚,但是论权势地位,贾家却跟史家最为接近,联姻方面也是主要跟王家联姻的。同样,王家跟薛家也是这种情况。

只不过到了贾代善这一代,也想着改换些血液,就没有再跟王家联姻,而是选了史侯家的小姐也就是如今的贾母为妻了。

但是王家那边儿,贾家也不想放弃,毕竟都是一起在战场上并肩杀敌的情谊,可不能寒了老兄弟的心。

于是,初代荣国公贾源就跟他哥哥初代宁国公贾演商量了一下,既然他们俩的儿子辈儿没有人娶王家女,那就一定得让荣国府的嫡孙娶王家的嫡女再把跟王家亲戚关系给拉回来。

然而贾代善的嫡长子贾赦实在太不争气了,人家王家的嫡长女直接看不上,没答应嫁过来。

所以在嫡次子贾政选老婆的时候,年纪合适的王家嫡次女就被拉过来了。

当时贾母还只是个儿媳妇儿,连管家权都没有,当然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于是她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最喜欢的小儿子娶了个武将家的粗鄙木讷的媳妇儿了。

不过好在王夫人嫁过来之后没多久,贾母就得到了管家权——她婆婆老国公夫人终于没了,原本管家的媳妇儿也就是她大嫂贾赦的原配夫人也前后脚走了,贾母直接从二太太变成了老太太,获得了荣国府最高的地位,并且掌管了全府的事务,这幸福实在是来得太突然了。

她的位置上去了,脾气也渐长,对于王夫人这个她原本就不太满意的儿媳妇就更不满意了。

特别是她最爱的小女儿贾敏跟这个二儿媳妇不对付,那就更不能忍了。

可以说,要不是王夫人很快就生下了贾珠和元春,偏巧这俩孩子还都很争气,贾母能把王夫人直接给搞到“英年早逝”……

毕竟人家可是从重孙子媳妇儿熬到自己都有重孙子媳妇儿的宅斗大佬,碾压个把儿媳妇那不是小菜一碟。

所以,王夫人这一番输出开始没多久,贾母就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她看着王夫人红着脸如斗鸡一样的表情,忍不住露出一副“不忍直视”的嘲讽表情,并且用一个优雅的白眼表达了她的不满。

当然言语的攻击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比贾敏和王夫人那种直白的互怼,贾母的说话方式要委婉高明许多。

她甚至是笑着对王夫人道:“老二家的,你看看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宝玉一贯是个好的,但若是他顽皮你这当娘的也得劝着、管着,不然长大了若是没规矩胡来那成个什么样子……我记得你有个妹妹嫁到了金陵薛家,听说也生了个儿子,就管得不太严格,时常惹出是非?”

这老太太这话一说,等于就是在直接告诉王夫人“你别瞎操作了,你妹妹养孩子就不咋样,你估计也差不多”。

原来此时薛蟠那个当街调戏民女的传闻已经传到了京城,甚至连薛蟠可能不是薛家血脉的事儿也开始悄悄在坊间流传,只是这些莫郁都不知道。

事实上,对于贾母、王夫人的这些嘴皮子官司,莫郁简直连听都懒得听,索性直接闭上眼睛开始装睡。

不过他心里还是没忍住又吐了两句槽。

【老太太这是还没放弃给她宝贝破石头和我们家黛玉保媒拉纤呢……不是我说,宁也配?再说了,就算你愿意,这事儿就一定成?】

【现在宁国府好像是破石头他妈王夫人管家吧?就算已经换成了凤姐儿也不要紧,王夫人还是幕后大boss。宝玉的婚事她要是不同意,那肯定搞不成。】

【王夫人讨厌我们家便宜老娘贾敏也不是第一天了,你让她最爱的儿子娶死对头的女儿,这简直在痴人说梦好吧?】

【而且谁不知道,这贾宝玉的婚事,王夫人早就想好了,人家想要跟亲妹妹家亲上加亲,叫这破石头娶了金陵薛家的嫡女薛宝钗,好“金玉良缘”呢。】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