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莫郁也挺想这么干的,但是显然,他并没有被当成真正的小孩子。
就,这么看起来,贾家的这个标准有的时候也挺迷的。
反正他们开心就好。
莫郁默默地啃着自己的那一点儿蟹钳子肉,然后愤怒地咽下去了一口白米饭——有一说一,贾家虽然人不行,美食倒是不错,周边儿的风景也好看,菊花也漂亮,可以说享受这块儿倒是拿捏得死死的。
就是吧,非得作死,上赶着跑去掺和什么九子夺嫡……这也是你们能掺和的事儿?
妥妥滴自寻死路啊!
莫郁一边儿吐槽一边儿吃他的饭,对于周遭儿谁又白了脸儿,谁又沉了脸根本毫不在意。
且说凤姐儿一口气干了三杯黄酒,一张粉白的俏脸直接就飞红了。
偏偏她还要继续说些俏皮话儿,随便说了个什么笑话儿,早把贾母等人都逗笑了。
于是秦可卿跌了银筷子这事儿就算这么过去了。
莫郁泄露的那些可怕的“天机”自然也被揭过不提。
莫郁自是旁若无人地跟螃蟹钳子肉战斗,秦可卿却早已经在尤氏的示意之下,被随行服侍的俩丫头搀扶着下去了。
过了没多久,又换了一身儿衣裳回来,这个时候,莫郁已经吃饱了,在想其他的事儿了。
是的,打从一进宁国府的大门儿开始,莫郁简直都没办法停下吐槽的心声,因为贾府真的是太多地方可以吐槽了。
因为凤姐儿的活跃,莫郁的注意力就直接从宁国府转移到了荣国府去了。
有一说一,不管是宁国府还是荣国府,极品狗血故事都挺多的。
就说贾母吧,明明生了两个儿子,都是亲生的,却非得偏心其中一个,搞得长房和二房纷争不断,在子女教育这个方面儿,委实是有些失败了。
虽然贾赦真的挺不成器的,但是也不能明目张胆地这么偏心吧。
老大贾赦继承了荣国府的爵位,老二贾政继承了荣国府的爵产,这种法子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出来的。
这就好像是直接告诉人家,我们家老大废物,老二是个好的,所以直接就这么着把爵位爵产给分了。
说的好听呢,是分散风险,说不好听的就是病急乱投医。
因为不管是贾赦还是贾政,都不是那种能够让荣国府中兴的人物。
都太废物了。
一个都不中用。
于是老太太这才没法子选择了孙子辈儿的来培养。
结果也是十分惨烈。长房那边儿上梁不正下梁歪,贾赦的独生子贾琏也是个不成器的,所以,就算二儿子媳妇儿王夫人把她娘家侄女儿凤姐儿给他说来做正房夫人,老太太也没有干涉。
反正都是废棋,配一个厉害的媳妇儿当然更好啦。
而且这个孙子媳妇儿还挺会来事儿,非常上道,知道孝敬老太太,那就更好了。
看在这个能干的孙子媳妇儿的面子上,对长房那个不成器的孙子贾琏,就当养个废物,闲着时候解闷儿算了。
长房已经是这个样子,估计这一辈儿没救了,就看凤姐儿将来有了儿子,能不能教出来罢。
二房这边儿的情况,好像也并不乐观。
本来么,王夫人所出的嫡长子贾珠是个好的。打小儿就爱读书,十四岁就进了学,还娶了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女儿李纨为嫡妻,没多久就生了嫡长子贾兰,实在是争气的很。
奈何还没等他金榜题名、带领贾家走上巅峰,咔嚓一下,这孩子忽然就死了,让她一个老太太,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送的这么优秀的孙子走,实在是有够肝肠寸断的了。
幸好死了一个贾珠,还有个贾宝玉。
对于这个衔玉而诞的二房嫡次子,贾老太太是十分喜爱的。
年纪大了的人都喜欢“吉兆”,总觉得既然是这种吉祥如意的兆头,那肯定就是件幸运的事儿。
也是因为这个,她就默许甚至是纵容了王夫人和贾政在外头对此大肆宣扬,也因此给元春谋了个好前程——可以说,就是因为有宝玉这么一个祥瑞的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元春才能通过特殊途径被送进宫里头去。
她的出身走普通的小选肯定是有些跌份儿了,但是走正儿八经的选秀却又来不及了——且不说要三年一次,害怕迟则生变,就是真的肯等到三年之后,万一万岁爷一个高兴把她们家元春随便指给哪个王爷怎么办?
她们家元春生在正月初一,是娘娘的命格儿,说个不好听的,可能会是未来皇帝的亲妈来着。
这么贵重的命格儿,可不能随便就给什么没有前途的王爷耽误了。
出于这么一种心态,贾母一手操办了元春入宫的事儿——她本意是想给这个自己看着长大、带在身边儿亲自教养出来的宝贝孙女儿一个好的前途的。
毕竟,元春被她教养得落落大方,比京城里头所有的大家闺秀加起来还大家闺秀,是贾母最成功、最引以为傲的作品。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贾母这么一操作不要紧,居然弄巧成拙,把贾元春这么好好的一个国公府嫡出的姑娘搞得像是见不得光一样,只能在宫中当一个女史,不说什么未来的天子了,便就是现在的康师傅,她也没有机会见着啊。
按理说,凤藻宫女史啥的,虽然说的好听,是个女官,但也是后宫的一员。
康师傅要是喜欢,完全可以自己收用了的,但是他没有。
不但没有,还直接就把贾元春给发配到了畅春园去了——好家伙,直接就弄到宫外头的园子里去了,这就是懒得见到面儿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