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175)
在此读书的每个学生都领到了一本儿,写上自己的名字,一般就是用来习字、写一些自己读书的感悟啥的。
当然,后者需要年纪比较大的阿哥们才能胜任,练字儿倒是不拘什么年龄都可以。
莫郁一开始也老老实实地练了几天字儿,原本他还担心自己根本没有练过,恐怕要丢大人了。
没想到的是,他在这个上头似乎颇有天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这个身体的生身父母是林如海和贾敏,都是学霸、才女之类的人设,天赋实在是非常好,所以遗传给他的能力也十分强。
具体表现就是,但凡是学习上的事儿,莫郁基本上就是开了挂一般的存在。
练字儿,别的阿哥们吭哧吭哧练习半天,还没他随便写的几笔好看——别看他也是三四岁的小短胳膊小短手,但是一握住笔,就跟变了个人似得,顷刻间就能写出来一笔漂亮的毛笔字儿出来。
哪怕是莫郁自己,都觉得这个事儿堪称是什么神迹,更加不要说其他人了。
老太傅第一个就表示他这是“天选之子”,以后肯定是会有大造化的。
其他阿哥们也纷纷表示羡慕的很,甚至都没有嫉妒恨,因为差距真的是太远了。
至于写什么读书感悟,莫郁的思想本来就是属于现代人的,自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不管是什么经典古籍都能“感悟”出花儿来。
就,实在是太优秀了。
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连老太傅都表示,他都要教不了莫郁了。
当然,莫郁肯定也是循例谦虚了几句——他原本也不是什么普通的学生,更加不是伴读,这都是助教了,还要学啥呢?
自学也尽够了,毕竟还有系统零零六这个金手指呢。
总之,在练字儿和读书都很快没有什么施展空间之后,莫郁终于发现这个记事本的全新用途。
那就是“记录梦境”。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记录一些来自现代的知识,或者是剧情提示之类的玩意儿。
反正所有用这个时代的常理无法解释的东西,正好可以都推给梦境里头的神仙点化来解释。
简单,方便,并且安全。
根本都不怕说秃噜嘴嘛。
就光明正大地表示这些是梦境之中所见,因怕遗忘了才记录下来。如果有什么有利于国家社稷、黎民百姓的东西,那更好啊。
这不就是国之幸事,民之乐事嘛。
莫郁表示,自己可真是个小天才。
全程听完了他这个心路历程的老太傅和阿哥们表示:行吧,你开心就好。
毕竟,他们还是挺好奇,那老神仙在梦里头又跟林默玉说了啥事儿了。
如果林默玉把那些事儿都记录下来,那不是大家都能公开谈论啦?
可惜他并不是所有的都记录。
但是也比啥都没有强嘛。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正好在场,听见林默玉所有的心声啦……
于是,莫郁的这个记事本儿就变成了一种半公开的展览品。
也成了莫郁操纵金手指的道具——有些想说又不好说的事儿,通过这个本子也能传达出去。
这个法子算是个十分取巧的法子,但是有用。
只要用的小心点儿,也能达到一些目的。
然而就在莫郁把这一条信息工工整整地记录在记事本上之后,他就被人给喊出去了。
这一次来找他的人,居然是康师傅身边儿的那位总管太监戴权——说是总管太监,其实也不过是管着出行差事儿的主事,能够说的上几句话,却也不算是最有分量的一个。
总之,就在这么一个普通的午后,盘算着还有几天就又要伴驾出宫,应该彻底不会被什么便宜表姐找上门的莫郁,忽然就猝不及防地挨了一个飞火。
平日里根本没什么交集的大太监戴权竟直戳戳地走了进来,见到左右无人注意,便就笑着对着莫郁道:“林小公子有礼,咱家受人之托,有事儿要同您说。”
莫郁一时间有些愣怔,却也没多想,还心想着这大太监是受谁的托?难道是王嫔?还是哪位贵人?比如陈贵人或者是高常在?
这原也不能怨他多想。
因着上次他跟着康师傅在江南府巡视了一圈儿,跟同样在南巡队伍中的王嫔就不免要相熟一些。
王嫔对她自己亲生的十五、十六、十八那三个小阿哥的身体健康都十分紧张,生怕哪个阿哥一不小心就夭折了,因见到莫郁鼓捣出一个医学院,不免就更亲近他几分。
其实莫郁一开始就是被康师傅安排给十六阿哥当伴读的,不过后来又“买一送一”,搭上了一个年纪更小的十八阿哥罢了。
因着这一层关系,王嫔跟莫郁的关系就更亲近了不少。
不但如此,她甚至还把她的好姐妹陈贵人和高常在一起拉了过来。
这两位就是十七阿哥和十九阿哥的生母。
她们俩也同样是出身江南的汉妃,在宫中基本上是食物链的最底层——要不是有儿子的话,就是那种随时都能被踩进泥地里的小可怜。
就算是有了儿子,也不过是地位稍好点儿,遇到高位的妃嫔,也只能灰溜溜地伏低做小,别提有多卑微了。
这就是没有一个强势的母家的悲哀了。
不过同时也是一种幸运。
至少因为她们弱势,康师傅反倒不会怀疑她们和她们生的阿哥们心怀不轨——没有强大的母家支持,这些阿哥们自然会老实本分地做一个闲散宗室,然后成为下一任继任君主的忠臣良将。
这多好。
人家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如果能够兄友弟恭,那才真正是多子多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