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嫡出孩子,现在却不得不为了求生费心让自己被指婚给一个十三岁的小丈夫,实在是令人唏嘘。
不过,不得不说,这已经是她最好的选择了。甚至已经是在一片绝境之中杀出来的一条血路了——平郡王这种优质的婚配对象,肯定不是只有贾元春一家盯着的,京中权贵圈子里头不知道多少人家都盯着这个位置。
开玩笑,那可是平郡王的正妃。这种尊贵的位置,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肖想的。
听说四王八公家里都有人关注着这个位置,很多身份尊贵的女眷早就开始频频进宫面见皇太后和各种高位妃嫔。为的就是提前布局,想要把自家的姑娘们给平郡王说去做正妃。
其中好几家都有意向,特别是南安王妃的娘家侄女儿,呼声最高,听说也最得皇太后的欢心,可见贾元春面临的竞争对手有多么强大了。
最尴尬的是,那位南安王妃娘家的侄女儿如今也不过只有十四岁,也就比那位新出炉的平郡王纳尔苏大了半岁。
这年纪也实在是太合适了。
两家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基本上也就已经定了。
只等过了年,纳尔苏出了服,南安王妃的娘家侄女儿也及了笄,正好给他们俩指婚,当年就操办,年底就能成婚了。
看看,这种事儿哪怕不用系统零零六说,就靠莫郁自己走到人堆儿里头坐上半天就能听了个七七八八。
反正别的不说,这舆论优势是拉满了的。
所以,一开始莫郁根本就没有想到贾元春选中的是这位年轻的平郡王。
除了他确实不知道这位平郡王的存在之外,也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俩人的可能性。
就算不说什么南安王妃的娘家侄女儿的存在了,单说这个年龄差,莫郁都有点儿想象无能——女方比南方五岁欸,这年头还时兴“姐弟恋”这么潮的吗?
厉害了我的元春大姐姐,小弟实在是佩服啊佩服。
震惊之后,莫郁很快就回过神来,因为这事儿来得太过突然,回想起那天贾元春的表现,莫郁总有种是不是自己被套路了的感觉……至于为啥会成功把平郡王搞到手,多半自家老娘和姐姐是知道点儿啥的。
不行,这种瓜,那必须得冲到一线去吃一口才行。
莫郁心痒痒得很,所以他索性就借着马上就要休沐日的机会,直接请假回家了——是的,这也是他在上书房一手推动的改革之一。
除了课间休假,他还是想要休个周末的。
就算不能双休,也要单休,就算单休也不行,那也得每旬休一天——人家在朝廷里头当差的官老爷们也是按照这个频率来休假的啊。
没道理他们这些小学生、小孩子,读个书要比人家上班的还辛苦嘛。
什么?你说现世里头学生本来就比上班的辛苦,那怎么能一样呢?
他们又不需要考状元,就不必这么卷了罢。
总之,在莫郁的不懈努力之下,白胡子的老太傅终于答应了他们每个月可以休假三天的要求。
当然,得提前告假。而且一个月最多就只能有三天。
若是某个月因为生病或者有事儿导致用超了假期,那就要在其他的时间补回来。
这种较真儿的劲儿,实在很有教导主任的风采了。
莫郁默默吐了几句槽,然后在白胡子老太傅好像要杀人的眼光中乖乖妥协了——反正先答应下来也没有啥损失,好歹还是能够保住这三天假期,总不算是徒劳无功。
而且,接受了这三天的假期安排,又不是说以后都没办法再加了。
且从长计议便是。
于是莫郁便就在白胡子老太傅愈发愤怒的眼神和众位小阿哥们欢呼雀跃的热闹中暂时妥协了。
没想到这回正好能用上,倒也是意外之喜了。
他跟老太傅告了假之后,就坐上了马车离开了皇宫往林府走。
回到林府之后,早就得了信儿的贾敏和小黛玉直接就迎了出来。
自从莫郁在宫里头当了那些小阿哥们的伴读之后,他跟贾敏与小黛玉相处的时间就少了很多。
所以说,在上书房读书这事儿真的还是挺辛苦的,真正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实在不是人干的活儿。
可惜不能辞职。
因为“皇命难为”,只要他们林家还想在朝廷里头混,就不能随便忤逆康师傅的意思,想想还是有点儿不爽的。
好在除了这一点之外,宫里头还挺好玩儿的。
一天光是听八卦都要听不完,更加不要说,还能看老太傅破防、围观皇子皇孙们内卷呢。
总之,还算是其乐无穷的,那就姑且再干两年吧。
莫郁回到家里的时候,正赶上吃晌午饭。虽然贾敏和小黛玉因着又是很久不见莫郁,忙不迭地想要跟他说话,但是碍着林家的规矩还有她们俩更怕影响莫郁吃饭,便也忍住了等莫郁吃完了饭之后,坐在花厅里头闲聊的时候才开始了饭后例行的闲谈。
贾敏因笑道:“默哥儿今儿是怎么了,也不说一声儿就提前家来,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不得不说美人老妈笑起来就是有感染力,让人看着心情就好。见贾敏笑得慈爱,莫郁便也跟着笑了起来,一边儿喝着茶消化刚刚吃的丰盛午饭,一边儿解释道:
“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就是听说贾家荣国府的大姑娘,我二舅舅家的那位大表姐贾元春要大喜了?”
这话一说,贾敏秒懂。她稍微敛去了些笑容,正色道:“默哥儿你是如何得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