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187)

总之,在这么一团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中,莫郁还是跟着康师傅出发了。

随行的数字军团成员有太子胤礽、三阿哥、十三阿哥等,基本上跟去年九月份去德州那次一样,但是不知道为啥,没有四大爷……

莫郁想了想这次南巡回来之后,好像四大爷就愈发低调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开始发力,准备参与夺嫡的事儿了。反正,要想在这些阿哥们中间杀出重围,还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之前莫郁看着这一段儿九子夺嫡的历史,不过就只是一段儿史书上的文字,到了这里之后,倒是开始有些实感了——那几位阿哥果然都是牛人,要搞定任何一个都很难,何况是一堆。

所以说,四大爷还真的是有两把刷子的。

不过果然一切的源头还是康师傅吧?

说不定他就喜欢这样看着儿子们厮杀,这样才能选出最厉害的那个继承王位吧?

真是,儿子多,任性。

莫郁默默吐槽了一下康师傅的恶趣味之后,照旧不管康师傅被他的这些心声外放整破防了没有,就随驾整装出发了。

好在康师傅早就习惯了莫郁的这些戳心的刀子话,居然都已经开始麻木了起来。

康师傅一行人当天虽然离开了京城,其实也并没有走出去太远的路程。毕竟是出行的第一天嘛,一开始总是不用太急着赶路的,不然后头的那么长时间的旅途,很容易会搞得根本就没有什么状态,一切最好还是得慢慢来才行。

所以,第一天下午,他们就早早结束了行程,驻跸在了良乡县的十三里村,也就是房山区的良乡镇。这地方是直隶的地界儿,康师傅亲临,时任直隶总督李光地当然就得麻溜儿赶过来见驾了。

这李光地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

这位祖籍胡建、翰林出身的大佬,其实很得康师傅信任的,后期还会飞黄腾达,成为内阁大学士——虽然比不上索额图的那个保和殿大学士那么牛皮,但基本上也能是最接近丞相的那个角色了。

他是个挺有想法也挺有能力的人,不过现在暂且还在直隶总督的位置上坐着,搞一些治水、赈灾的事儿,再等待个机会罢了。

见到李光地来了,康师傅也挺高兴的,他们多年君臣,原来李光地在翰林院当翰林学士的时候就经常陪康师傅读书,关系非常好,如此再次见面,少不得要促膝长谈一回。

当然要说话还是得边吃边喝边说才过瘾,而且论理都到了直隶的地界儿,是李光地的地盘儿了,他也少不得要尽一番地主之谊。

于是李光地很快就搞了一个不算太隆重却也不是很寒酸的接风宴出来。

分寸感把握得十分之好,也就难怪最后他能升职呢。

这个接风宴也有不少当地的官员和富豪参加,也算是个小型的上流交际聚会。

莫郁也在被邀请之列,不过他是个小孩子,并没有什么社交任务——鉴于他现在是被当成吉祥物养着的,那肯定是什么都要给他最好的,却也并不需要他干什么事儿。总之就是非常开心,非常舒爽就对了。

莫郁吃着喝着,正是不亦乐乎的时候,但见到这种盛会,也少不得一边儿吃吃喝喝一边儿围观吃瓜。

本地的官商圈子自然聚拢在一起,又围着康师傅,想要努力跟万岁爷攀上些关系。

而李光地当然是在最里头陪着康师傅的,给他介绍的也都是些本地的民途风俗之类的趣闻,他说话又有意思,康师傅被逗得不时发笑,简直是一派其乐融融。

席间不知道为啥,就又说起天灾人祸的事儿来了。

康师傅也就又想起了临出门儿之前召见莫郁却反而被他吐槽摆了一道儿的事儿了。

一旦想起了这个事儿,康师傅整个人又有点儿不好。因着现在李光地在场,他就有些想要依靠这位大聪明的脑子也帮他想想到底是怎么个回事儿。

从你们这里到西安,一共要路过几个省的地界儿,一共有几个地方长官,这些事儿,李光地当然能够回答康师傅。

但是,你要是说问他这些人里头,哪些是贪官污吏,他就答不上来了。

其实他当然也不是对此一无所知的,只不过还是那个老问题,就是,如果他说自己知道,并且真的说了,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要是锤不死,那肯定是会被人家报复的。

而且那个人的能量还不是一般的强大,仗着康师傅宠信,基本上就是要弄死谁就能够弄死谁的程度。

这一切李光地他都知道,但是他不敢说啊。

特别是不能在这种场合直接跟康师傅说,毕竟,那位的能耐可不小,这聚会里头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是他的人呢。

想到这个,李光地头上的冷汗一下子就出来了,然后开始想办法试图蒙混过关,但是康师傅哪里是眼睛里头能够揉沙子的人呢。

他铁了心觉得李光地肯定知道点儿啥,所以今天高低要给他至少提一个人名儿出来。

不然这事儿简直就是很难收场了。

康师傅如此坚持,李光地当然也无可奈何,他叹息了一声,终于妥协了:

“万岁爷,微臣要告发山西巡抚噶礼贪污。”

第89章 奶兄

李光地这话一说,全场肃然。

因为几乎在场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现任山西巡抚噶礼乃是康师傅最宠信的臣子之一。

这不单只是因为噶礼从小就跟着康师傅混,从吏部的一个小主事开始干起,后来又跟着康师傅征讨噶尔丹,又到处办差,办得还相当不错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生母是康师傅的另一位奶妈——是的,不用怀疑,康师傅的奶妈并不是只有江南甄家那位老太太一个人,而是有好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