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189)
反正噶礼登上较高官位的这十几年来,各路官员、不管是地方官还是京官,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御史翰林,随便谁来弹劾噶礼,康师傅都是一个态度——“已阅不回”。
就一个字,绝。
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就连莫郁这种借着系统零零六播放的小故事解闷儿的吃瓜群众都有点儿看不下去了——不是,连这都能原谅,真的不是什么真爱吗?
实在是太可怕了吧?
康师傅宁这是有多缺爱啊?
怎么啥都吃啊……
啊,这话扯远了。
是不是惹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怎么忽然感觉身体有些发冷呢?
康师傅:??什么?你个死小孩儿?你居然说朕是脏东西?你死定了……
好气哦,但是还是要保持形象,真是更气了。
大约是康师傅的怨念实在是太重了,莫郁愈发觉得阴风阵阵、寒气逼人,他于是赶紧把自己愈发飘远的思绪拉回来,专注到眼前的人事物身上,试图转移一下注意力。
且说李光地那一嗓子喊出来,原本心里头正后悔呢,都怪他,刚刚怎么一下子就没忍住,居然热血上涌,想着直接跟噶礼正面刚了呢?
多少回了,怎么就学不会忍耐呢……
那噶礼是一般人能碰的吗?
以前多少同僚们都弹劾过他呀?那可以说是前仆后继,绵延不绝。基本上每一名御史、过大半儿的翰林院学士,甚至还有噶礼任职地区的举子们都弹劾过他。
罪名也是出奇的一致,无外乎“贪赃枉法、鱼肉百姓”。
这其中的每一句都可以说是死罪一条。
但是说来也奇怪,不管谁、准备得多充分,列举的证据多完备,康师傅就跟看不见似得,只要噶礼一辩解,他就全盘相信。
这种情况随着噶礼从政时间的延长而愈演愈烈。
前两年噶礼升任山西巡抚之后,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听说他借着山西、河北、陕西几个省大旱的机会,在自己辖区内征收超级重的税赋,要比朝廷征收的高百分之二三十,多的部分,除了象征性地支援其他几个受灾的兄弟灾区之外,全部都落入了他自己的腰包。
他为官几十年,赚得是钵满盆满,但是他管辖地区的百姓们却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于是,状告、弹劾他的人更多了。
可惜,康师傅那里却依然是同样的态度,不管谁说啥都不好使,他就相信噶礼,觉得他的这位奶兄弟是个大大的好人。
最离谱的一回是,几名平遥县的书生进京告御状,跑到京城巡查御史袁桥那里状告噶礼加税贪污,那位袁桥袁御史查明了真相果然如此之后,很快地就去康师傅那里如实奏报,实名弹劾了噶礼。
面对如山的铁证,康师傅却依然没有治噶礼的罪,反倒让他们双方对质,还专门让噶礼自辩……
于是最后贪污受贿、鱼肉百姓的噶礼啥事儿没有,一腔热血准备帮百姓请命、伸张正义的御史袁桥和告状的书生们却下场惨淡,被罢官的罢官,被抓去下大狱的下大狱,就,真的是苍天无眼、明目张胆地包庇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渐渐地也就无人再弹劾噶礼了。
费力不讨好不说,还容易找死,这种亏本儿的买卖那谁还干呢?
李光地以前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么多年,他也一直都没有正面跟噶礼刚——当然背地里他还是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儿的。
只不过因为不敢正面决战,多少还是太过于谨慎被动,能够帮到的人实在是太过于有限罢了。
谁知道今儿康师傅西巡到了他的直隶省地界儿,又意有所指地问出那么一句话来,让谨慎如李光地也不免有些丧失了警惕——因为这个情景实在是太像当初在江南准备查办甄家的时候的样子了。
那一回南巡李光地也去了。
他作为侍奉康师傅许久了的资深老翰林,这种伴驾出巡的事儿也不是第一回做了。
但是没有哪一回有这回伴驾南巡刺激——真的是说翻脸就翻脸啊,万岁爷原本不是一直都很宠信甄家的吗?
别的不说,就冲着甄家老太太的面子,也不能真的就一点儿情面都不留哇。
真是了不得,好的时候那么好,一旦翻脸,就直接给人干净利落地抄家了,充军的充军,流放的流放,听说甄家老太太哭得背过气去几次,从此之后就一病不起,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挨过今年冬天了……
可怜是有点儿可怜,但是可恨却也真的是可恨。
甄应嘉碰的是江南科举的事儿,虽然当时处置看起来是有些重了,但是想到他犯的罪就觉得这还处罚的太轻了——肯定是万岁爷看着甄家老太太的面子上给他们减免了不少的,就这样还能充军,其实如果没有减免的话,本来应该是斩立决了……
就,想一想,还是很解气、很舒爽了。
大约是想到了当时的情境,李光地一时间有些飘了,再加上之前莫郁在心里口嗨了两句,稍微吹了他两句彩虹屁,他这才一时不察,把真话给吐露出来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莫郁“有意引导”,因为他还真不是有意的。
主要是他对清朝的这些大臣们压根儿不熟悉——他并不是那种热爱历史、熟悉历史,对历史名人们如数家珍的类型。所以一旦遇到某个官员,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紧急在脑内召唤系统零零六上线。
无他,现场马上查资料耳……这年头,外事不决问AI,已经是常态了,系统零零六,可不就正是一个高端的AI?都要进化出人类情绪的那一种,可以说是最顶级的类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