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郁笑道:“回老太太的话,不辛苦。”
反正过年期间走亲戚嘛,特别是像贾家这种亲戚,要应付起来也是简单。主打一个有问必答,但是答了又好像没有答,绝对不会多说一句话就是了。
偏偏他表情到位、举止得体,礼数更是周全,便就是想要寻他一个短处都不能够。
贾母对此也很是无可奈何,也知道莫郁年纪虽小,但以她的段位在他那儿也讨不到什么便宜,只能放下套路,老老实实地有话直说了。
故此她略微沉吟了片刻,便就直接问了一句她最想知道的问题:
“不知道宫里头的阿哥们,可有哪个同默哥儿玩儿的要好些?”
这话一说,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都不免竖起来了。
贾敏和小黛玉也停下了跟其他人的寒暄闲聊,默默看向了贾母的方向。
好么,老太太宁没事吧?这算不算是窥探上意,简直是不想活了对吧?
大家心里头都有些嘀咕,但是碍于贾老太太的面子,没有人敢当面儿说。
莫郁也没有当面儿说,甚至嘴上还能依着规矩十分抱歉又不失礼貌地地表示“宫里头的事儿不能外传”,不过他可以在心里头说啊。
【好家伙,老太太您这是真急了是不?这种事儿也是随便议论的吗?这算窥探宫闱之事了吧?要是被粘杆处的回报一下子,您猜万岁爷会怎么想呢?】
贾母一听这个话,心里头也是一激灵,她虽然一直都走的是“智慧老人”的路线,立的是整个贾家“主心骨儿”的人设,但是毕竟年纪稍微大了些,在面对这些细节问题的时候,颇有些力不从心了。
毕竟如果真的严格计较起来,她刚刚那个行为的确就是不妥的。
当然她完全可以辩解说是“一时好奇”或者“随便闲聊”,但是正如莫郁所说的,万岁爷相不相信呢?
反正她自己也感觉,估计万岁爷不会太相信了。
因为今非昔比,她们贾家,的确是已经不太行了。
最近这些年,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的关系,莫郁感觉他们贾家这位老太太是频频出昏招。不管是一开始的大肆宣传贾宝玉“衔玉而生”,还是后来的送贾元春入宫,真是一个招比一个招更昏。
以至于贾宝玉完全被养歪了,贾元春也基本上成了一招废棋——谁家好人会嫁给贾宝玉这么一个声名在外的纨绔呢。
而被寄予厚望的贾元春也反抗了自己作为棋子的命运,给自己谋求了一个尽量好的前途,就是对日薄西山的贾家来说,基本上没有啥用。
最惨的是,原本最有希望带着贾家中兴的贾珠还不到二十岁就没了。那可是十四岁就考中了秀才的学霸嫡子呀,一下子就没了,相当于是大号都废了,要想通过科举转型是完全没有希望了。
所以现在给贾家剩下的就只有联姻一条路了。
一个是跟皇家联姻,一个是跟前途光明的官场新秀联姻。
不然他们贾家应该很快就要撑不下去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家已经开始忌惮老牌儿勋贵了。
不管是四王八公还是四大家族,大家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
特别是康师傅其实也有点儿多疑猜忌的性子——身为帝王,哪里有什么真正不多疑猜忌的人呢。
要是连这点儿基本素质都没有,那根本就活不到坐上皇位的那一天好吧。
总之,现在哪怕是贾家再迟钝,也终于反应过来了,万岁爷他老人家已经看着老牌儿勋贵世家们不顺眼了。
要是他们贾家不能像姑苏林家那样靠着争气的子孙后代重新获得万岁爷的信任和重用,那么等着他们的,就只能是跟江南甄家一样的下场了。
抄家,流放,树倒猢狲散。
相当凄惨了属于是。
但是没有办法。
想跟皇家联姻呢,有元春的事儿在前,那多半是没有啥希望的了。
谁能想到精心培育、原本用来向皇室示好的二房嫡长孙女贾元春也废了呢——虽然说她选的夫婿平郡王也是皇室血脉吧,但是实在是太过于边缘化了。
这就基本上对复兴贾家没有啥用了。
所以说虽然贾母也算聪明,但是可惜格局实在有限,加上家里头的后代子孙也实在不给力,这也就限制了她的发挥,决策频频失误也是难免的事儿。
不过就算如此,这位老太太也已经是整个贾家看事儿最清楚的了。贾家整体都是这种情况了,也不能强求她一个老太太能够力挽狂澜不是。
连原著里头都说了,贾家这几代人都不行,下一个希望的种子,在贾珠的儿子贾兰,还有听说是贾宝玉的儿子贾桂身上……
不过人家第五代子孙明明都是草字头,怎么贾宝玉的这孩子是个木字边儿呢?
难道是为了纪念林妹妹?
嘶……
那还真的怪恶心的了。
总之这次有他在,这一次什么贾宝玉、真宝玉的,都千万别来沾边儿就是了。
莫郁嘴上随意应付着贾母,心头想着这些有的没的,想到了就是一顿疯狂吐槽,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在场众人的神色变化。
要知道他的心声是全程外放的,“听”了他这一堆吐槽之后,大家的面色都很是复杂,特别是贾母,整个人的感觉都像是嘴巴里被塞了个苦瓜,却碍于面子没法儿发作,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好,感觉一辈子的老脸都要丢光了。
林家这小东西实在是不得了,她这还没开口说话呢,这孩子就直接把啥都给她堵回去了,那还说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