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郁果断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按照康师傅又在暗搓搓搞什么套路处理。
康师傅无奈,有心想提醒他自己啥都能听到,却终究还是没法子开口,算了,那就这样吧,反正也早就习惯了。
不过莫郁的这个猜想果然还是没错的,康师傅问这些就不过只是个幌子。
他真正想问的是,莫郁给贾母出的到底是个什么主意,怎么就让女眷们那么激动,纷纷准备去打赖家去了——他大约是已经过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成熟睿智了许多,类比了自己家的情况,有感而发罢了。
如今莫郁来了,他也知道自己再搞这些弯弯儿绕绕的不太行,便就直接问起了贾家那管事的一家子的事儿。
“小林子啊,你说说你们那个外祖母贾家,那个什么管事儿的,是个怎么回事?”
莫郁听了这个话,立刻就懂了。
“原来万岁爷是问他们家啊。”
【艾玛,原来您要问他们家的事儿啊,那您就早说啊。】
康师傅胡子都有些颤抖——我也得能说啊,这不是都已经尽量早说了嘛。
看着康师傅的眼神儿,莫郁终于还是识趣儿地直接进入了正题,没有再卖关子——开玩笑,老爷子这一副急着吃瓜的表情,让他有种再不赶紧说小命儿都要没有了的意思。
行吧,那就说吧,反正粘杆处估计也已经收集了差不多的信息了,无非就是借着他的嘴巴再说一次呗。
也不知道他的嘴巴是不是开过光,非得要他说一遍干啥呢。
于是莫郁也没藏私,直接就把他怎么给贾母提建议,怎么引导阖府女眷们集思广益、团结起来想法子整治赖大家的的事儿都给康师傅说了一遍。
末了,他还总结道:“本来就是贾家的家生奴才,居然不敢念主家的恩情,做出这种弄权贪墨、吃里扒外的事儿来,自己家里头的金银奴婢只就比贾家少有限,这种奴才不处置难道还留着过年吗?”
莫郁这话音刚落,康师傅就鼓掌叫起好来:“好个不处置难道还留着过年……所以就赶在过年前把他们一家子处置了?”
莫郁笑了:“万岁爷真会说笑,倒也没有那么快,是年后才开始动手的。”
不过他没有说的是,因为年前那几天准备充分,加上赖家人因为要筹备过年的事儿放松了警惕——或者也不是放松了警惕,而是他们根本就毫无防备。
贾家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一棵可以任由他们采撷的大树,他们也一直都采撷习惯了,哪里想过忽然有一天这棵大树就变成了食人树了呢?
反正,他们被贾家的人冲进去发难的时候,还正在饮酒作乐呢,有点儿查抄大观园那意思了。
不过查抄大观园那是贾家内部自己掐起来,纯纯地内耗,除了体现邢夫人、王夫人争权夺势之外根本就没有啥意义,而且影响也不好。
但是这查抄赖家就很是不错了。
赖尚荣虽然脱了奴籍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只能眼睁睁地看家全家覆灭了——所以说,世家大族就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呢,这整治奴才的手段可真是厉害。
荣国公府都那样了,居然还能够做出这样的行动来,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康师傅对此也是深有感触,这才把莫郁请进宫来“聊天”。
让莫郁诧异的是,随着他拍手叫好的动作结束,他有冒出来一句话:“小林子的话说完了,众位臣工们听完了,又有何高见啊?”
【好么,这“小林子”的名儿是叫的越来越熟练了,您老这是不是梦回鹿鼎记,跟小桂子一起擒鳌拜的时期了啊?】
莫郁一边儿默默吐槽,一边儿看着屏风后头一群大臣们光光的脑门儿,其中甚至还包括他便宜老爹林如海,感觉整个人都有点儿不好。
妈耶,他老爹都在呢,这不是成了班门弄斧了么?
莫郁感觉自己简直就是社死当场,但是康师傅显然很是高兴。
他刚刚还有点儿诧异什么是“鹿鼎记”,还有什么“小桂子”,但是到了说“搞鳌拜”的时候,他总算是听懂了。
虽然林家这小娃娃经常说一些稀奇古怪的话,但是吧,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这孩子肯定是在夸他呢……
一定是这样,那个什么“千古一帝”最开始就是这孩子说的嘛。
朕也觉得,朕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皇帝啦哈哈哈哈……
康师傅很轻松地就给自己做好了思想建设,然后跟着莫郁一起朝着那群被他叫过来的朝廷要员们投去十分感兴趣的目光——是的,经历了最初的那么一点儿尴尬的时间之后,莫郁很快就复活了。
为什么他要社死呢?
算计他的是康师傅,又不是他自己要在这些大佬们面前“班门弄斧”的,谁先设计他这么干的谁尴尬——对,康师傅本人都不觉得尴尬,那他为啥要尴尬呢?
就这样,该干啥干啥,不用尴尬,完全没有啥毛病。
莫郁很快就克服了心理阴影,跟着康师傅一起露出了看戏的表情。
【所以,各位大佬们究竟要怎么应对呢?真是让人拭目以待啊!哦,特别是贾家也来了人啊,那就更有意思了。】
贾赦第一个冒起了冷汗,因为这个事儿,实在是太过于对号入座了,简直就是为了四王八公量身定做的呀。
特别是他们贾家那两位,可不是祖上就跟着泰组皇帝打江山的?
而且当时他们俩可都是包衣奴才,不就跟赖家的跟贾家的关系一模一样?
都这样了,还要问他有什么想法,这不是逼着人自己打自己的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