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虽然孩子懂事儿让他们做父母的很是放心,但是却也并不省心。
原因是孩子太好了。
不管是才能品行还是相貌言谈,他们家的小黛玉不过才六七岁就已经如此优秀,那还不知道以后会是如何呢。
正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现在孩子不过这么点儿年纪,就已经有很多人家抛出橄榄枝了,那也不知道后来会怎么样了。
毕竟他们家走的是纯臣路线——既是现在康师傅的纯臣,以后也将会是四阿哥的纯臣,如果四阿哥能够登基的话。
这个事儿大家心里头都没底,但是也渐渐信了个八就不离十了。因为这可是莫郁心声外放说的。
而此前莫郁外放的心声,不管“听”上去多么离谱,也都一一被证明是真的了。
那么这个肯定也是一样的了。
就看太子是不是真的会被废了吧。
林如海和贾敏夫妻俩絮絮叨叨聊了一晚上,满心都是为了莫郁和小黛玉这一双儿女打算。
然而考虑到情势有点儿过于复杂,就算他们夫妻俩聪明绝顶、思维缜密,聊了一个晚上也没有聊出来什么章程来。
不过好在目前倒是没有啥大事儿发生,就按照儿子昨天说的,把近期有生命危险、可能要夭折的阿哥和公主们帮忙救上一救就行了。
这个事儿他们一家子都有经验,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难度。
两人聊到半夜,都有些困了,这才睡下不提。
次日一早起来,林如海照旧是一大早就跑去上早朝。贾敏跟小黛玉和莫郁则不必去的那么早,可以晚一个时辰出发。
毕竟谁家进宫请安跟老爷们上早朝似得,凌晨就跑殿外蹲着去呢。
因着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小黛玉和莫郁很快就都收拾好了,贾敏也收拾妥当,这才带了他们俩上了马车,往宫里头去。
这回因着不是正式的那种拜见,所以贾敏并没有按品大妆——有一说一,那个诰命服饰可不是一般地复杂。
光衣裳都好几层,还不算头上的那一堆,反正是怎么繁杂怎么来,怎么隆重怎么弄,连头饰都有好几斤重,真不是一般人能够穿戴得起来的。
想想原著里头贾元春封了贵妃,回家省亲,贾家上下都得在门外头列队迎接,那贾老太太都七十多了还得顶着这么一身儿装束站好几个时辰,可真不是一般的厉害。
莫郁今年的大年初一也见到过贾敏穿这个,当时就震惊了,对贾敏轻松自如地穿着那一套走动也是十分佩服,继而也很是心疼——好好地过个年,非得穿挂上这么一套玩意儿,真是辛苦,幸好这次再去就不用了。
贾敏带了莫郁和小黛玉入了宫,这次就是直接奔着太后的寿康宫去了。
原本也不是什么正式的觐见,就是寻常女眷们聚会的模式,所以大家都很轻松自在。
孝惠章太后做皇后的时候很不受顺治的待见,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地,生怕跟她姑姑静妃一样被废掉,送回草原去。
但是熬到了顺治帝死了,如今做了皇太后却很是受到康师傅的尊敬。
虽然说她也不过只比康师傅大了个十几岁,但是两人在漫长的岁月中,还是培养了些母子情谊。
就是这份儿情谊让老太太如今可以在宫中安享晚年,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尊贵的老太太。
所以,一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寿康宫里头总是很热闹,很多妃嫔都会过来陪着老太后说话,就是怕她年纪大了觉着冷清。
皇太后也的确很喜欢热闹,没事儿也就特别喜欢人陪着她,聊天闲话说笑,那真是高兴地不得了。
陪着皇太后的人除了宫中的妃嫔娘娘们,还有相熟的康师傅心腹官员家的女眷们。
可能女眷们的老公们的官职不一定非常高,但是绝对是康师傅信任的心腹。
也只有康师傅信任的心腹才能有这份儿殊荣。毕竟女眷们进宫陪着皇太后解闷儿,这本身就一份儿荣宠的体现,既能够体现皇家的恩宠,也能够再替康师傅笼络一下人心。
而官员的女眷们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替她们的老爷们表达对皇家尽忠的决心——你看啊,我们一家,男的在前朝给万岁爷您卖命,女的在后宫陪着万岁爷您的老娘和老婆们,这简直太够意思了是不是?
总之,这种正常的交流,属于一本万利,啊,不对,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儿。
贾敏和小黛玉还有莫郁都不是第一次入宫,但还是第一次在正月里入宫陪着皇太后聊天。
这个事儿,其实他们之前也干过,不过都是平时的日子,没有这么多人,也没有这么热闹。
所以,等到进了寿康宫,看着宫里头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情景的时候,所有人都难免被这种喜悦欢乐的气氛感染,变得也都喜气洋洋起来。
早有宫人迎出来,说里头太后和诸位娘娘们早就等了许久了。
贾敏慌忙拉着小黛玉和莫郁上前,那宫女便笑着给她们请安拜年,得了一个红包之后便愈发喜逐颜开,非常痛快地领着贾敏母子三个进了大殿。
大殿里头燃着地龙,温暖如春,宫人们也都穿着过年的时候才穿的喜庆衣裳,让人看着心中就十分欢喜。
贾敏带着小黛玉和莫郁一路走一路散着红包,果然收获了很多吉祥话儿和笑容——林家现在本身就是炙手可热的家族,宫人们原本就存着个恭维的心思,加上她们还一贯大方,那就更是巴不得都来问候一声,好讨个好儿了。
一路走到了西边儿的暖阁儿,这就是皇太后日常作息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