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273)
终于到了七月中旬。
山东省那边儿终于传来了消息,蝗灾,还是来了。
一开始,只是一小部分地区的庄稼地里出现了蝗虫,然后这些东西就开始飞速增多。
不过几天的时间,山东省境内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蝗虫。
好在这一次大家早有准备,大部分的百姓都有至少两三种对抗蝗灾的办法。
有按照唐朝那位姚丞相的法子绕着田地挖掘深沟,然后在里头点燃柴火,把蝗虫们引诱过来烧死的。
有按照后世那位顾彦的法子用艾草等几种草药制成特殊的“药水”洒在庄稼地里把蝗虫们熏走的。
还有些村里有水塘、河流,养着些鸡鸭鹅的地方,直接把这些家禽放到田地里,用的正是“一物降一物”的法子。
毕竟一只鸡一天能吃十好几只蝗虫,一只鸭子更是能吃好几十只,至于鹅,这种在村里头称王称霸的大佬,甚至能吃上百只……有这些“大杀器”,还怕啥蝗虫啊。
当然也有人直接上手抓的……这就是要看每个人的体力和速度了。
反正大家各出奇招,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灭蝗虫大战,甚至还有人研制出了用蝗虫做菜的方式。
其实这个事儿,莫郁算是始作俑者。
然而他的确也没有刻意如此,之前不过是在诸多治理蝗灾的方法中顺带着提了一嘴,根本就没有展开细说。
因为有种理论说,蝗虫单独或者零散出现的时候,是没有毒的。
但是一旦成群结队地出现,也就是大家所定义的蝗灾的时候,它们的体内就会产生出来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其实是有毒的。
人吃了就会中毒,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反正还是有点儿危险就是了。
因为这个原因,莫郁就没有把这个方法当成一种治理蝗灾的方法专门提出来。
只是在介绍其他方法的时候,顺便提了一句。
但是没有想到,就这么一句话,居然就提前催生了一类美食的产生。
蝗虫宴。
这就不得不佩服人民群众的智慧了。
他们居然真的研制出来了让蝗虫的毒素消失的方式——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对于蝗虫灾害太过于痛恨的原因,反正听说这玩意儿弄好了可以吃,那就真的有人花了些心思研究了。
还别说,真就有人找到了方法,把蝗虫这个让人看了就害怕厌恶的东西变成了食物。
众所周知,只要是某一种东西变成了食物,那么它们肯定就会很快速地被消耗。
蝗虫毕竟也是优质蛋白质,只要吃过了,就能够get到它的好,前提是作法没有问题,人也对这种蛋白质不过敏,不然也是个问题。
反正,这一次蝗灾虽然来势汹汹,但是不过半个多月就被消灭了。
算是有史以来消灭得最快的一次了。
当然,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总是有些大聪明觉得没有看到蝗虫之前,这些提前预防准备的事儿都是瞎弄。
他们不但自己不准备,还要嘲笑那些认真准备的人。
觉得他们都是傻子,朝廷说什么就信什么,真是单纯好骗。
特别是七月份都快过了一半了,传说中的蝗虫灾害也没有来,更是坐实了他们之前的猜测。
什么“神谕”,什么“预知”,都是骗人的吧?
听说不过就是个四五岁的小娃娃说出来的,他们万岁爷和那么多王爷、大人们居然还都信了,真是……
那些相应朝廷号召做好了防治蝗虫灾害准备的乡邻们更是遭到了他们的大肆嘲笑——这些人原本就是些惯常会掐尖儿的。
兴致一上来,说的什么难听的话都有。
这种情况之下,连地方的知县、知府们也有些按捺不住了,都感觉万一最后是虚惊一场,那恐怕真是个灾难了。
反正这次蝗灾要是没来,下次再想动员这些老百姓们干点儿啥事儿,那肯定就是不可能的了。
朝廷的什么政策命令肯定也是颁布不下去了。
其实他们担心的这事儿,无非就是朝廷公信力的问题。要是真的谎报了灾情,那真的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了。
这种“狼来了”的故事,之前也发生过,如果多来两次,那肯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于是在众人的忐忑之中,蝗虫终于还是来了。
大家当即打起了精神,一边儿奋力抗蝗虫,一边儿终于松了口气,就跟一直等着的靴子终于落地了一样。
知县、知府们十分开心地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康师傅——当然不是说蝗虫来了是个好消息,是说蝗虫来了,但是他们战胜了蝗虫是个好消息。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那些之前还嘲笑乡邻们的大聪明们终于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他们的庄稼什么防护都没做,被各种灭蝗大法逼迫得没办法的蝗虫们纷纷在他们的庄稼地里找到了天堂……
这个时候再要用那些方法来灭蝗虫,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全部都痛哭流涕,求着别人帮忙,但是谁家都有自己的庄稼要抢救,就算心有余、也是力不足了。
所以,这次蝗灾即便是提前准备了,也不是一点儿损失都没有的。不听话的人们也算是自食其果了,想必下一次再有这种“神谕”的时候,他们会跑得更快一些了吧。
康师傅得知了这个消息,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这一次他赌对了。
不但没有丢脸,反倒还长脸了。
林家这小子,还真是有点儿东西。
虽然这句话他早就说过了,果然还是想要再说一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