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298)

旁系子孙和庶子们自然不必说了,便就是嫡子里头也有不成器的,那还不如送出来学点儿东西,总比在家偷鸡摸狗、吃喝嫖赌的强。

于是这个技术学院就一炮而火,日渐热闹起来。

很多不喜欢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都找到了新的学习目标。

就是在这个时候,蒲老师的小儿子带着妻儿护送蒲老师的夫人刘氏进了京。

而果然蒲家小公子就是个不喜欢科举的。

这可是让蒲老师一家子闹翻了天。

也幸而之前有小世子的“光辉事迹”“珠玉在前”,加上林如海、贾敏和小黛玉的帮忙劝说,蒲小公子想去读技校的事儿虽然波折了一些,最后也就没有什么悬念地解决了。

刘氏夫人原本就心疼这个小儿子家的小孙子,见他一扫之前的闷闷不乐,每天开开心心地去上学,回来就开始鼓捣各种木工玩意儿,甚至还做了一把椅子送给她,别提多有活力了,她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如此一来心病去了大半儿,刘氏夫人的身体倒是看着渐渐好了。

莫郁松了口气,感觉自己又做了一件好事儿,实在是心情愉快之极。

不过这种轻松愉快的家庭生活时间于他来说,还是太短暂了。

半个多月的时间眨眼就过去,十一月很快就到了,康师傅已经巡视完了永定河,回到了南苑住着。

倒也不是他不想回宫,主要是,接下来他还要搞一次南苑狩猎活动——作为一个精力充沛的老头儿,康师傅的活动日程总是超级满的。

老爷子一年到头也歇不下来,不是在出巡就是在狩猎,要不就是阅河,再不就是谒陵……实在没有啥,还能祭个山、避个暑啥的,实在是丰富多彩的很。

于是,刚刚在家呆了几天,养好了病的莫郁,就被消息灵通的康师傅传召到了南苑,等着跟他一起搞狩猎活动。

莫郁对此也是无可无不可的,反正就是个打工的,在哪里不是打呢?

在宫里头给小老板们当陪读是工作,出了宫陪着大老板出差游玩那也是工作啊,全都一样,没有啥不同的。

莫郁的心态倒是很稳,不过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南苑狩猎之前,还有另外一件大事儿先发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

抱一丝!更晚了!等会儿还有一章!

昨天晚上不小心睡着了,过节暴走了两万步,实在是累瘫了!

迟到的祝福!大家女神节快乐呀!天天开心嘿嘿嘿嘿!

第120章 异象

历史记载,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初一,发生了一次日食。

由于对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历法等历来十分重视,而且本身也十分感兴趣,康师傅亲自观测了这一次日食。

不但观测了,他自己还试着推算了。

当然主要还是记录,到了这个时候,他其实已经有了一些西洋进献的仪器装备,比如望远镜之类。

虽然没有天文望远镜那么高端,但是观测个把天文现象还是可以的了。

鉴于莫郁一直以来树立的“小神仙”人设,这种大事儿康师傅肯定会把他给召唤过来一起玩耍的——反正病都好了,那赶紧地过来当差啊。

要知道你小子现在可不只是小阿哥们的伴读了,而是朕的御前侍卫了。

还是正六品的蓝翎侍卫,那不得“尽忠职守”,时刻跟在朕的身边儿吗?

这是不是很合理?

莫郁当然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行,您是老板,您说了算呗。

话说,怎么感觉老爷子这画风是越来越傲娇了是为啥?

难道说被他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态度给“整顿”了?

虽然不是很明白,但是感觉挺爽的亚子……

于是,等莫郁奉旨到了南苑的时候,就见到了康师傅满脸写着“你怎么才来”的小表情,一边儿却十分雀跃地过来拉着他往“天文台”走过去。

莫郁一开始还有点儿诧异,想着不是说要准备狩猎的事儿吗?那没事儿跑“天文台”干啥?

说来这个“天文台”的建成,还是沾了莫郁的光——要不是去年年底,他多了一回事儿,把人家老王爷家里头的那位热衷手工艺品制作的小世子给捞回来,又弄了一个技术学院让他自由飞翔,这个天文台也根本就没有可能建成。

是的,不管是那个比西洋人进贡的望远镜看得更远的加大望远镜,还是观测日食用的“墨镜”,都是小世子进了技术学院之后的杰作。

问就是《鲁班书》是奇书,上面啥都有。

而且小世子在技术学院里头很快就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儿。

他们有些人也是来自权贵世家,原本就是跟小世子一个圈子的人。

有些人却是来自贫苦百姓家庭,来技术学院是为了学门儿手艺混口饭吃。

结果遇到了小世子这种醉心技术又恰好时间与钱都多多的主儿,那还不一见如故、从此紧密聚拢在小世子的周围了。

于是小世子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头就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家建筑团队。

就,还真的不得不佩服人民群众的智慧。

他们这个小队伍里头,有人敢想,有人敢做,很多看上去挺超越时代的玩意儿居然还真的被他们给做出来了。

这其中就有那个升级版的望远镜,还有观测日食之类用的“墨镜”了。

当然天文台也是。

这个建筑的设想也是莫郁心声外放的结果,但是具体如何实施就是要靠设计者与工匠们的智慧了。

也是不过就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这个简易的天文台就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