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办法活着,那么一切都是免谈。
这种情况在草原部落时期也一样存在。但是等到入关之后,情况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不过也大概保留了一部分残存的痕迹。
就是,要大家都公认的继位者登基,才能当这个皇帝。具体就是八大贝勒共同推举继位者制度。然后再配合辅政大臣制度,相当于八旗共治。
这种情况下,坐上皇位的往往不是最强大的皇子,而是能够给八旗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一个。
包括皇太极和顺治甚至是康师傅本人的上位,都有这种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各方博弈的结果。
但是到了康师傅这儿,他忽然不想这么玩儿啦。
他要像汉人们之前的皇朝,特别是朱明王朝那样,按照血统立皇太子,确保皇位落在他想要给的那个儿子那里。
于是先皇后唯一的嫡子胤礽就成了这个试验品。
奈何,这种皇太子立储制度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致命缺陷。
那就是皇太子跟皇帝的权力之争。
众所周知,一个人要是老了,因为大脑退化、思维变慢、性情大变,这都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
不管一个皇帝年轻的时候多么英明神武、雄才伟略,到了老了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个没有安全感、被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所裹挟的可怜人罢了。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多半表现出来的就是脾气暴躁、无法沟通,但是要是这个老人是皇帝,那么他就会变得疑神疑鬼、刚愎自用……
真是没有说错一点儿。
哪怕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师傅,到了晚年,也难免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他如今虽然不过才五十岁出头,却已经渐渐显露出了这种趋势了。
疑神疑鬼、没有安全感,其实主要是源于对自己身体掌控能力的降低。
没有那么好的精力做到之前轻而易举做得到的事儿,总是会让人很挫败的。
特别是康师傅这样的人,从小就是强者,那么就更加无法容忍自己的“退化”。
因此,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容易被他这种心理问题伤害。
太子如此,十三阿哥也是一样。
他们俩倒也真是难兄难弟,谁也不用说谁。
一个打小儿就被当成儿子而不是太子养,却在成年之后忽然被厌弃,“两立两废”,郁郁而终。
一个一直受尽宠爱,恨不得走哪儿都带着,但是却在某一天忽然翻脸,再也不爱,甚至连看到都懒得看到,直接发配到犄角旮旯,圈禁伺候……
就,康师傅对儿子们的爱还真的挺谜的。
真正是爱恨由心,随意如风……
反正吧,这个事儿,严格说来也不能怪谁。
只能说造化弄人,都是皇位的错(不是)。
大约也是这御舟又宽又大,行驶得也实在是太平稳,以至于莫郁身心都十分放松,很快就要睡过去了。
为了不在御前失礼,莫郁才会这么展开想象的翅膀,放任自己浮想联翩。
毕竟,这个时候,也并不需要他这个“御前侍卫”做点啥事儿。
那不吐吐槽、吃吃瓜,还能干啥呢。
总不能真的一路睡过去吧。
莫郁倒是自娱自乐很是怡然自得,完全不管“听众”们的死活。
康师傅听了莫郁这一路的吐槽,整个人都感觉有些不好。
不过他到底没有完全丧失理智,总算是在下令把莫郁给拖下去砍了之前回过神来。
哦对,不能砍,不能砍,砍了就没有人再跟他说真话了——虽然这真话还挺伤人的,但是只要他不生气,那么他就还是个好皇帝。
甚至还能做得更好。
康师傅默默握了握拳头,在自己脸上扯出来一个勉强的微笑。
对,就是这样,笑一笑,什么都不重要……要是被这小东西给气坏了,那才不值当呢。
什么?
你说朕以后会废了胤礽。
哼,朕偏偏就不废了他——他毛病是不少,但是也是朕亲自教出来的,朕就喜欢他这样的太子!坚决不换!
老四么……倒也不是说不好,就是吧,看着总是阴区区的,不知道在搞什么东西,朕还是不怎么喜欢他。
不确定,看看再说……
哦,至少有一个事儿朕能够确定,老十三朕是绝对不会圈禁的——什么养蜂夹道,这玩意儿听起来是能够住人的地儿吗?
朕才没有那么狠心,要把朕的老十三关到那么个地方去呢……
林家小鬼这个事儿倒是没有说错,朕的确是没有考虑过要把皇位传给十三。
他的确是个纯善之人。
而纯善之人是不适合当皇帝的!
该死的,这小鬼还真的是鬼精鬼精的,连这个事儿都说的这么准……
所以说……
康师傅看着莫郁,又是气又是爱,最后只能叹了口气,默默捏了捏十三扶在他胳膊上的手,算是给了他一个无声的保证。
十三阿哥也会意,少不得红了眼圈儿,暗自感叹“还是皇阿玛懂我”……
这父子俩在哪里上演“此时无声胜有声”,但是太子却是个暴脾气。
他从刚刚开始就已经忍了很久了。
林家这小子又在那里叽叽歪歪议论立储大事,关键是跟以前一样,说道他皇太子胤礽的一句好话都没有,实在是可气。
之前几次筹划都让这小子侥幸逃脱了,今儿他就不信了,还就不能治这小子的罪了。
想到这里,太子立刻一撩衣襟下摆,“啪”地跪下,对着康师傅道:“皇阿玛,儿臣有事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