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332)
所以莫郁已经习惯了这种“特权”,一句话就是,能够躺着绝对不坐着,能不动脑子就不动脑子。
无脑吃瓜啥的,最爽了,反正康师傅他们也没有谁真的想要他这个伴驾的蓝翎侍卫发挥什么作用。就偶尔充当个吉祥物,给点儿“预言”或者“神谕”就行了。
关键这也根本不费他什么事儿,全靠系统零零六提供素材,他随便选几个说一下就完事儿。
之前的什么“水泥”啦、“医学院”啦、“水利工程”啦、“治理蝗虫秘法”啦,甚至还有什么羽绒服、小儿千金方,都是这样操作的产物。
虽然不过就是顺带手的事儿,但是这也算是“造福百姓”了吧?
至于“惩恶扬善”,不管是最早在江南的时候帮助反腐、打拐,还是后来搞掉噶礼这种贪官,就连刚刚吐槽李光地,那也是顺便小惩大诫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怎么不算是“惩恶扬善”了呢?
莫郁一边儿口头上跟林如海八卦李光地的事儿,特别是他那三大丑闻,真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另一边儿呢,他却在脑子里将这几年的这些事儿都过了一遍,一不留神就少不得又是说一段儿话出一会儿神。
好在林如海对此早就已经习惯了,甚至还觉得自家儿子说的很对。
他们家默哥儿就是个“造福百姓”“惩恶扬善”的小福星,这个事儿连万岁爷来了都得认,不接受反驳。
就这么着,林如海硬是在莫郁这种断断续续、前言不搭后语(?)的描述中,抓到了关键字——原来康师傅传召马尔汉和他过来,是为了查李光地啊。
不过这老李好像跟噶礼那些人不同,不是个大贪官儿。
所以估计只需要一个人查他就够了,说不定都还只是走个形式。真正重要的,还是安置灾民的事儿。
那赈灾粮款到底去了哪儿,这可是个大事儿。
有李光地这么一个心软、又喜欢和稀泥的上官在,底下的官员们还不翻了天去呢。
所以说,那些灾民们才会跑到京城去,这是想着要告御状呢。
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林如海心里就有了底了。
他看着莫郁有些疲惫之色,很有点儿昏昏欲睡的意思,便也就暂且放过了莫郁——虽然他对莫郁这个唯一的儿子十分疼爱,但却也并不溺爱。
他一向很为莫郁做得好的地方感觉自豪,也毫不吝啬对莫郁的赞美和鼓励,但是莫郁做得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他也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有时候甚至还挺严厉的。
本来么,林如海这一次就想着借着单独谈话的机会“敲打”莫郁一番的。
这孩子虽然天赋异禀,也幸好遇到康师傅这种不计较的大度皇帝,才会由着他一天到晚在那儿“心声外放”。
不过这种事儿,终究还是太过于冒险了。
哪怕万岁爷暂时不计较,也不能保证以后都不计较。
所以,要怎么想个法子提醒一下自家宝贝儿子,不要过分作死呢?
这是个问题。
学霸如林如海也已经思考了好几年了,只是结果依然是——并没有什么好的法子。
他们家默哥儿这孩子,并不是那种生性愚钝莽撞的小孩儿。
每次林如海想要提醒他注意分寸的时候,只要稍微仔细想想他最近的言行举止,其实人家都表现得挺好的。
所以说,一时间他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从哪儿“提点”他的好。
至于孩子的那个“心声外放”么。
这也真的是毫无办法的事儿。
毕竟,你管得了人家的言行举止,还能管得了人家心里头想什么吗?
单说让他不要胡思乱想,这事儿也实在是太过于莫名其妙了——主要是没有办法直接告诉这孩子,其实他心里头想什么,大家都能够听得到,这就很是伤脑筋了。
如果不直接点破这一点,那么根本就达不到“劝戒”的效果啊。
就这么一件事儿,学霸林如海想了三年都没有想出来一个完美的解决方式。
好在时至今日,他已经有了好几种有效的方法能够打断莫郁的施法。
比较明显的就是直接出声打破沉默,或者直接出声招呼莫郁,让莫郁参与进来,让他中断之前的思路。
稍微好一点儿的方法,是巧妙引开话题,吸引莫郁的注意力,让他没有机会继续想之前的话题。
最好的办法则是让莫郁主动“想”一些应该想的东西,那就能够获得超出预想的效果——这种情况近来是越来越多,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就非得想到点子上去了呢。
所以说,思虑了半天之后,林如海还是又选择了放弃。
看着自家儿子那昏昏欲睡的可爱模样,林如海叹了口气,亲自将莫郁抱到了床上,又给他脱了衣服鞋子,把被子给他盖好,看着他睡着了之后,才离开。
他在做这些事儿的时候,动作轻缓、神情温柔,妥妥的一个慈父。
但是从莫郁的房间出去之后,他便就又恢复了那个冷静理智、铁面无私、断案如神的都察院御史大人了,哦,现在应该说是左副都御史大人。
考虑到之前自家儿子释放的信息,林如海当即决定去面圣,现在他对这个彻查赈灾款项被侵吞的案件已经有了点儿想法,正好跟康师傅汇报一番。
然而等他走到康师傅所在的大殿前才发现,马尔汉和十三阿哥也已经到了,三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了一个笑容,十分默契地相互拱手施礼后,便就一齐走进了大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