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338)
【于是张同知就很开心地去赴宴了。果然也是晚上,也是在花园子里头,也是点着灯烛进餐。但是神奇的是,这么多的灯烛,却根本没有很多人在旁照管……】
【要知道同样的场景,张同知家里要足足三百家丁才能应付的,怎么到了赵大人家里,这些灯烛底下就只有十几个家丁照管呢?难道他们都是三头六臂不成。】
【结果一直到了吃完饭,张同知都没有能够参透此中的玄机。说实话,比起气愤,更多的还是好奇——他这到底是咋做到的呢?】
【当然,这也并不是什么魔术,只是赵世显花了重金搞的机关障眼法罢了。原来那些彩灯灯芯儿都是彩帛做的,底下用火药引子连着地下的机关,以绳子牵引,等着一盏灯的灯芯儿燃尽的时候,直接一拉绳子,利用炸药的爆炸来重新点燃灯芯儿。】
【至于为啥听不见什么爆炸的声音,那当然是因为那彩灯做了特别的设计。不但灯芯儿是易燃又轻巧的彩色锦帛,就连灯座儿都是黄铜所制,轻巧又结实,属实都已经是到了艺术品的级别了。】
【比试的结果,无疑就是赵大人赢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个赵大人摆在你们面前,那么会怎么做呢?】
作者有话要说:
悲伤,连续熬夜好伤,争取明天早上来修文,顺便早点更新。
第141章 平衡
那当然是把他叉出去好好查一查,然后看看能不能有啥收获了。
有句话说的好,“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既然是利用当官儿的机会发的财,那当然也就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康师傅觉得,这话说的挺对的,加上这回他可是专门带了人来的,既然有这么一个极品摆在眼前,不好好发掘一下简直有点儿对不起这个机会。
如果连这种已经送上门的线索都抓不住,那就不用混了。
所以,康师傅直接大手一挥,就把赵世显给安排了。
赵世显还没有想好要用什么借口狡辩,就直接被拖出去送给了林如海和十三阿哥了。
莫郁虽然不知道这中间是什么缘故,也为康师傅点了个赞。
【有一说一,这活儿其实原本是四大爷的。康师傅您老这一年年地到处巡查,也实在是太费钱了。加上您老那种惯常会心软的毛病,这才养得这一帮子大大小小的贪官心都大了……】
【最近虽然不知道为啥,但是您老这回的这种画风转变也未必不是个好事儿。但是不管咋样,还是四大爷擅长做这个事儿,只有那种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真正狠得下心来做这种得罪人的事儿。】
【哎,可惜了,就算最后做了皇帝又有啥用呢,不过也是换了个地方继续治愈自己罢了。】
【最后好像也没有怎么治愈,主要是光顾着折腾贪官儿们去了。】
莫郁这一番吐槽,倒是让康师傅又想起了四阿哥。
自从上次,好吧,最近好像这次数也挺多的。就是林家这小娃娃预言了将来继承大统的会是老四之后,康师傅虽然心情复杂,却也难免更关注四阿哥一些了。
的确,老四比不得老二的生母身份高贵,也比不过老八聪颖好学,甚至连老十三那种侠肝义胆也没有,但是他身上也的确有着作为帝王必备的特质。
别的不说,这种非常会“理财”的本事,就是比他这个皇阿玛都牛皮的。
原本康师傅是从来没有想过钱的问题的。
他从八岁就登基做了皇帝,小时候有祖母孝庄皇太后的庇佑,长大了又有很多忠臣良将的协助,也算是完成了很多历代帝王很少能够完成的丰功伟绩,这么一来,稍微飘一点儿原本也是正常的。
他就是喜欢出个巡怎么了?
是,是要花钱,但是这不也是为了视察国土,考察官员们的履职情况,最重要的是看看水利工程的修建情况嘛。
当然,风土人情、百姓生活,这些也是他需要关注的。
康师傅自认自己没有啥大毛病,便就是钱稍微花的多了点儿,也不算什么大事儿。
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比起他的那些丰功伟绩来说,这点儿事儿哪里算什么事儿呢。
特别是自己最近还是非常上道地准备处置几个贪官了。虽然之前几年也在陆续处置了,但是肯定没有今年的力度大。
康师傅一边儿继续南巡的日程,一边儿思索自己的功过,思来想去,果然还是没有感觉自己哪里做的不对。
所以对于莫郁的这个“指控”,他心里其实还是挺不服气的。
幸好那天莫郁只是随便吐槽了他两句,又给老四说了不少好话,其他的事儿倒是也没有再多说了。
康师傅便就自己安慰起自己来,觉得这些事儿都不算什么。
既然老四能够做好,那么他这个皇阿玛没有理由会做得比老四还差。
说实话,在康师傅眼中,他的这些儿子们,虽然个个都有优点,但是每一个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特别是他总是拿这些儿子们跟他自己比较——开啥玩笑,他们谁能够跟他比啊。
有一说一,在做皇帝这块儿,整个大清朝,康师傅基本上没有啥对手。
比他靠前的,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忙着站稳脚跟儿,哪怕是开国皇帝,也就是打仗厉害些,根本就没有显示出来什么治理盛世的能力。
他就不一样啦,他是又能打仗又能治理盛世,所谓的文韬武略、文成武就,就是说的他这种皇帝吧。
不然怎么能够被称为“千古一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