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402)

特别是等莫郁得知这个花会的事儿全部都是小黛玉一个人操办的之后,更是震惊不已。

贾敏却对此十分习以为常,还要笑着嘲讽莫郁一下:“默哥儿你那是什么表情,是不信你姐姐能自己做好这些事儿?”

莫郁连忙摇头否认,心里头却多少有些嘀咕。

没想到小黛玉却笑着道:“太太可别说他了,咱们家默哥儿可是个大忙人,哪里有功夫注意到家里头的姐姐是啥样了呢。”

莫郁听了这话,愈发觉得这小姐姐的一张小嘴儿是日益厉害了,真个儿是一开口就让他毫无招架之力了。

见到莫郁一叠声地求饶,小黛玉倒是撑不住先笑了起来。

于是这个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不过就是个夏日里头的笑插曲儿,哪里值得在意呢。

小黛玉安排得十分好,主要是她跟甄英莲和莫郁赏花作诗,或者是作画,也可以唱曲儿,总之每个人表演一个才艺就行。

至于贾敏和封氏夫人,那就是评委,顺便开个茶话会。

简简单单,清楚明了,不过就是打着“花会”的名义,聚在一处消磨一下时光。

反正在家无聊,有这种有趣儿风雅的事儿,那谁会不捧场呢。

于是一切都按照小黛玉的安排有条不紊地进行。

贾敏跟封氏夫人在旁边儿做着针线,莫郁便陪着两个小姐姐在芍药花旁吟诗作画。

吟诗的是莫郁,作画的是小黛玉,至于甄英莲,她只能弹个琴、唱个曲儿助兴了。

好在她们这个小比赛主要是娱乐为主,根本就没有什么比试的意思。

最后小黛玉拿了榜首,因为她是诗画曲三绝,甄英莲拿了并列第一,因为她的唱曲儿功夫最深,甚至还能够自弹自唱,也勉强做了个画——扬州瘦马还是要学才艺的,虽然那些过去是痛苦的回忆,但是甄英莲却显然已经走出了阴影,这中间大抵也是小黛玉的功劳。

莫郁虽然没有问,但是看着两人的相处,也大概能够猜到。

要治愈心灵的伤痛,比起安慰、遮掩、回避什么的,最好的办法还是直面它,甚至让它变成自己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练。

小黛玉显然已经无师自通这种方法了。

而且看着甄英莲的状态,她这个方法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甄英莲并没有畏畏缩缩地说自己什么都不会——这种状态是莫郁十分熟悉的,因为当时他第一次见到这个姑娘的时候,她就是这种状态。

毕竟不管是谁,被拐卖出去,远离故乡和亲人,每天都遭受毒打和欺凌,饿肚子、关小黑屋更是常态,这么搞几年,人不出毛病才怪呢。

所以,莫郁第一次见到甄英莲的时候,她就是那种典型的如同受伤的小动物一样的、畏畏缩缩、心惊胆战的状态。

到了林家之后,小黛玉就接管了她,两个人同吃同住了大半年,想来就是那个时候,小黛玉就把这个可怜的姐姐给治疗好了。

不得不说,自家这姐姐还是挺有两把刷子的。

莫郁表示,身为她的弟弟,真的是太好了。

而现在甄英莲能够坦然用出来自己在扬州的时候学的那些才艺,甚至还能够跟着小黛玉一起打趣他这个“不学无术”的弟弟,显然是已经完全走出了过去的那番阴影了。

这样真的挺好的。

莫郁因为只做了一首诗,甚至还没有人家小黛玉做的最差的一首好,所以成为了垫底。

他就被小黛玉出主意安排去摘了花儿来,给她们簪花儿。

莫郁便就亲自动手,选了几朵儿最漂亮的芍药,给四个女眷都送了一朵儿,众人又笑闹了一阵,这才结束。

因折腾了半日,大家都有些疲倦,不过心情都是很好的,故此边走边聊,说说笑笑,正是欢乐的时候,外头忽然又有人来报,说是宁国府来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再一次踩点呜呜呜,等会儿再来精修一下下。

第174章 厚颜

众人对视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找到了无奈,不过没有办法,道理只能对着讲道理的人用,他们家虽然跟贾家切割了,并不会主动跟他们家联络,但是架不住人家死皮赖脸自己找上门啊。

而且这次来的是宁国府,不是荣国府,甚至连寻常的那些推拒的借口都不太好用。

因为宁国府比荣国府更加不讲究……通俗点儿说就是,他们更加不要脸。

就比如,荣国府要是下帖子,贾敏完全可以找个理由不去。

事实上她之前就这么干过。

“婉拒”了几次之后,荣国府也就懂他们的意思了。

贾母还是要脸面的人,即便知道贾敏是有意想要跟她们贾家疏远,自家就算还是得上赶着巴结林家,但也不会做得太出格儿就是了。

只不过贾母主打的是一个坚持,贾敏一次不去,她们就来请两次,实在去不成了,说是最近都在太后那里伴驾,她们这才暂时退让。

所以你们看,有贾母坐镇的荣国府勉强还是维持着表面的体面的。

但是宁国府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家的风格是,管它成不成,先闹腾一番再说——如果贾敏不去,他们完全可以用各种无赖又恶心人的做法让贾敏就范。

比如再把薛蟠弄过来“送信”什么的……不得不说,这种恶心人的法子还挺有效的。

上次薛蟠过来不是就已经闹腾了许久,让林家也跟着丢脸了吗。

如今他们家又来,不知道又要整什么幺蛾子了。

贾敏叹了口气,本想自己出去应付,但是莫郁却直接拦住了她,笑着道:“太太今儿累了一天,想必也乏了,不然让儿子先去瞧瞧,看看宁国府那边儿又有什么要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