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411)
这个设想虽然很是不错,但是因着莫郁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跟着康师傅东奔西跑,光顾着抓贪官什么的了,哪里有什么时间单独汇报点儿啥东西呢。
尤其又是这种基建类的,康师傅就更加不会特别痛快地答应了。
这种事儿功在千秋,但是就是现在这个时间要先花钱,那谁能干啊。
作者有话要说:
虚弱……
第179章 没钱
特别是康师傅现在,其实还是挺缺钱的。
别的不说,一年光出巡都得花几百万两银子,而他也真的是太喜欢出巡了。
出巡当然有很多好处,比如什么体察民生,巡视领地,震慑八方什么的……
特别是康师傅的出巡,那可真的不是瞎玩儿纯享版来的。
只是出巡虽然千好万好,但是就是唯一有一点儿,真的是太费钱啦。
说是动辄几百万两的花销,这还单单只算了路费和吃饭的钱,都不算建造行宫和地方上因此而多支出的费用。
至于什么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从上到下、一层层地借此机会敛财,那就更加不要说了,简直是不可计数。
所以,每年这么成千上万的银子花着,天南海北地出巡着,他能够有钱了才怪呢。
再加上宫里头太后和各位主子们的花销,还有什么汤泉啦、行宫啦、山庄啦,逢年过节庆祝啦、赏赐啦,这些支出,那简直就已经算不过来了。
还有哪里发生天灾了要赈灾,并且因此减免受灾地区的税赋,那也得一大笔钱。
按理说,这么一算下来,康师傅作为一国之君,还真的很有些捉襟见肘,进项少、开销多,那最好就还是要省点儿钱花了。
毕竟开源再怎么着也有限,那还不得好好想个法子节个流什么的,才是正事儿?
比如这些什么劳什子的出巡,就完全可以减少,甚至是免掉嘛。
显然,这对康师傅来说,根本不可能。
比起吃饭喝水这种寻常人最喜欢的消遣,对老爷子来说果然还是出巡更加重要。
可以风餐露宿,吃的简单一点儿,但是出巡必须还是得出巡。
特别是去塞外看看那些蒙古老亲们,要是不去,人家一个不高兴,可能又要闹什么幺蛾子出来了。
到时候可就不是几百万两出巡花费这点儿银子就能够解决的事儿了。
一旦打起仗来,那损失可就海了去了。
所以你们看,这北边儿是必须去的了。而南边儿呢,也得去。
那里是连年闹洪灾的地方,康师傅年年拨款好几百万两银子给他们修缮河工,筑建堤坝,不得亲眼看看水患治理的情况吗?
那些可都是银子啊!
他的银子!
所以,听说河工贪腐的事儿之后,康师傅才那么生气。
这可是老百姓们的救命钱,怎么那些混蛋心那么黑,连这些钱都要动?
人干事?!
为此,康师傅经常在朝堂上、书房里、出巡途中等等各种地方大发雷霆、咆哮不休。不过这老爷子也就是嘴上说说,在位那么多年,也没见到他真得好好治理过贪腐这个事儿。
可以说,要不是林如海和四大爷、十三阿哥等几个脑子清醒的一力促成这个事儿,康师傅还不想管呢。
他晚年的时候,心肠特别软,跟之前年轻时候的“心狠手辣”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样一来,那些人还不可着劲儿地折腾,但凡有一点儿机会就死命搂钱,贪到手里就算自己的,反正万岁爷也不会追究,这不是挺好的嘛。
没有惩罚措施,就没有威慑力。
所以,康师傅白白号称了一回“千古一帝”,其实那都是靠着花钱撑着的面子。
要不是后来选了四大爷继位,让他放手搞了十几年的“廉政”建设,这大清帝国还不一定什么样儿呢。
说不定还不用等慈禧太后霍霍,就已经完蛋了。
怎么完蛋的?
当然是穷的啦。
没有四大爷,就冲着康师傅这么花,还有后头一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乾小四跟着,就算有金山银山,那也不行啊。
莫郁一想到这个,感觉整个人更加不好了。
果然,这爷孙俩是真的败家。
而据系统零零六给他的八卦咨询介绍,历史上康师傅还真的最喜欢乾小四这个孙子。
比太子的弘皙还要差一点儿,但是吧,那也是真的喜欢的。
毕竟,臭味相投嘛——都喜欢下江南,也都喜欢花钱,真的是亲爷孙才有的默契呢。
那么,要让这样的康师傅再拨款出来建个学校,那还真的是有点儿技术难度的。
不过莫郁却还是准备迎难而上。
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只有不怕困难的玉玉!
莫郁准备借着回宫当差的机会,找康师傅探讨探讨这个事儿,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还没主动找康师傅,人家康师傅已经主动来找他了。
想来是康师傅又有什么新想法儿,这才巴巴地找他入宫商量。
之所以这么猜测,主要还是来源于莫郁对这位老爷子的了解。
他实在是太喜欢出巡了。
不是在出巡,就是在出巡的路上,一年到头,能在宫里头呆个一两个月,那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所以说,算算时间,他的出巡瘾又要犯了,那可不得准备出巡去了。
果然,跟莫郁猜测的一样,莫郁一进了宫里头,就被康师傅亲切问候了几句:
“林默玉你来了?快来看看,这地图如何?”
莫郁一听,倒是有些诧异,不过他也知道,这两年武英殿原本就有好些学者大儒们正在那里编纂图书、其中也有一组人在同时绘制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