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对他已经有了防备,那他就彻底没有赢的可能性了——开什么玩笑,人家老爷子可是十几岁就能够干掉鳌拜这种大权在握、一手遮天的枭雄级别的人物,太子不过就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哪怕有些才能,也可能翻不出康师傅的手掌心儿去。
都说“知子莫若父”,太子还是康师傅亲手教养大的,可以说,太子还没动作,康师傅就已经把他后续可能的行动都猜透了,这还怎么玩儿呢。
只有完蛋了。
最后证明,果然太子一步错、步步错,第一次被废黜之后,虽然康师傅很快就后悔了,不过一年的时间就又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但是隔阂还是造成了。
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什么君臣父子,只有仇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君臣父子了。
太子第二次那是真的想要谋反了的,都找了好几个大臣,甚至包括康师傅的心腹,禁卫统领之类的要害职位的人,这很明显是想先把康师傅给控制住,必要时候弄死好确保自己登上皇位的。
可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太子的这个谋反行动还没有成形,甚至都还在集结队伍阶段就被康师傅给识破了。
不但识破了甚至还抓了个现行,这就非常尴尬了。
当然,对于康师傅来说,气愤多过了尴尬,但是对于胤礽来说,就是恐惧多于尴尬了。
这么一来,原本不想真的废了太子的康师傅,还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第二次废了太子,并且一直到临终的时候,都没有再立新的。
所以四大爷并不是先夺得了太子的位子才上位做的皇帝。
他是康师傅在临终之前,直接下的一道遗旨,甚至都还不是最心腹的辅政大臣传达出来的,而是新的步兵统领隆科多。
这就很是让人奇怪了。
是时间根本来不及找内阁学士们进宫,还是有意为之,甚至是有什么猫腻,反正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
其中是非曲直,也是正史学界和民间野史传说这么多年争吵了很多次的——当然争吵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谁都没法说服谁。
毕竟这中间太多疑点和奇怪之处,恐怕只有康师傅自己才能解答这中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了。
考虑到上述康师傅和太子胤礽之间的爱恨情仇,再看着康师傅这一封来信,就很是让莫郁感觉心情复杂了。
这一封家信其实十分简单,连平时的天气、心情之类的套话和废话都没有,只有一句。
“朕要废了他。”
这真的是,太过于简单,反倒让人不敢相信了。
不是,这次出巡塞外,好像太子也真的去了。
不但太子去了,大阿哥、十三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几个都去了。
到底半路上发生了啥,让康师傅这么生气,甚至气到了直接想要废掉太子呢?
这个事儿本身,就是个超级大瓜,让莫郁上蹿下跳、抓耳挠腮,非常想知道原因。
所以,他就直接问了。
回信也是十分简单,只有个“?”
聪明人对话,原本也不需要说的那么明白,意思到位就行。
果然,康师傅看了莫郁的回信,立刻就懂了。不过他也没有回复,直接就用行动代替了回答。
不过数日之后,废太子的诏书就传回了京城。
跟着这个诏书一起回来的,还有大阿哥和废太子。
看着大阿哥一脸春风得意和太子如丧考妣的表情,莫郁表示,这可真是典中典了。
辣菜这个事儿,康师傅一贯是做得十分熟练的,但是这回这个事儿,做的果然还是有些太过分了。
他明明知道大阿哥跟太子一直都不太对付,还偏偏让大阿哥“押解”刚刚被废了的太子回京,真是,实在太坏了。
别的不说,光是看着大阿哥那张脸,太子,哦现在已经是废太子了,就应该会恶心得睡不着觉了吧。
难怪看着憔悴了好多了。
这么一来,倒是愈发显得大阿哥春风得意了不少。
看起来康师傅这一次是认真的,不过,他这么干,别的阿哥们会怎么想呢?
莫郁默默地站在了一旁,准备开始围观吃瓜。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生死时速,但明天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双修,可以大修这些天的生死时速产物了【?】
第188章 秀逗
康师傅这一次的出巡,原本应该持续差不多四个月的。
毕竟这是一次集合了巡视风土民情、看望慰问蒙古诸部落再加上避暑三合一的出巡之旅。
因为附加的功能太多而把时间拖得稍微长了一点儿这也是很正常的。
按照正史记载,康师傅的这次塞外之旅从五月二十四出发,一直到九月十五才回宫,连中秋节都是在外头过的,显见这个行程安排得是十分紧密了。
甚至已经到了啥都顾不上,只在外头浪的程度了。
不过康师傅办事儿,那毕竟跟普通人不一样,正所谓是“粗中有细”,很是擅长“抓大放小”。
比如他不管去哪儿出巡的时候,京城里头所有重要的奏折都必须给他报奏过来,他不管在哪里,都会抽大量的时间批阅奏折,处理公务,硬是做到了一边儿出巡,一边儿重要的国家大事儿也没有一件错过。
这两方面能够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已经很厉害,他甚至还做到了关爱家人。
具体表现就是,他一出门儿就必定会写家书回京城,不单单是要给留守的儿子们写信训诫一些事儿,也总是会写信回宫问候孝惠章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