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红楼同人)[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87)

作者:北有佳鱼 阅读记录

莫郁正好就出现在这个时候,年纪还跟十八阿哥差不多,那还不正好像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正好儿可以慰藉一番王嫔的思儿之情。

好在这位王嫔虽然活泼,但并不惹人讨厌,一来二去的,莫郁对她的这种亲密示好也就淡然了很多,甚至连贾敏和小黛玉都也对此熟视无睹了。

既然来了就一起呗,还能拒绝了是咋滴?反正只要人不讨厌就行,人多了还热闹呢……

且说莫郁他们这一行人陪着康师傅走上了高家堰河堤,虽然人多,但是没有一个人敢造次喧哗,主角还是康师傅一个人。

康师傅上了河堤之后,十分激动,一番指点江山、评东论西之后,照旧对大家提出了各种工作要求,特别是就河堤加固问题把时任河道总督张大人训斥得一愣一愣的,真是好不威风,好大的架子。

一切看起来都很像是那么回事儿,但是吧,莫郁还是有些忍不住想要吐槽,只因哪怕他在水利工程方面是个外行,也能看出来康师傅根本不懂水利,完全是在瞎指挥。

哪里有视察个堤坝就只会说加固加固啥的,再说了,这治水不是光堵就行的,还是得疏浚才可以吧?

而且就现在这个朝代的生产力水平,您老确定想加固真的能加固吗?

有人吗?有钱吗?

有吗?有吗?

就知道耍嘴皮子提要求,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人家河道总督张大人话里话外很明显也是这个意思,但是可惜康师傅不干。

两个人很快就僵持起来,都是五六十上下的老头儿了,一个比一个固执,争的是脸红脖子粗,莫郁在一旁围观都围观的无聊了。

一无聊呢,他就又忽然想起件事儿来。

说起来,好像每个穿越者都要搞的科技,他还没有搞过呢。

玻璃、肥皂、水泥。

前两样他用不到也懒得弄,但是最后这一个可是大杀器啊。

不但可以民用,还可以军用,而且眼下不就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吗?

修建堤坝,没有水泥,那玩儿啥呀?

光靠砌石板石块不一定要弄到什么猴年马月去了,关键还费人又费钱啊,果断还是提高下生产力试试算了。

水泥,必须得有。

虽然他肯定忘了配方是啥,但是系统零零六肯定知道啊。

要不问问试试?

想到这里,莫郁立刻就召唤起系统来:

【话说,零零六啊,水泥的配方你那里有没有呢?张大人说加固堤坝用石头太费钱又费力,那不如让他们试试水泥?岂不是又省钱又省力?】

作者有话要说:

调了下上章情节结构,不小心又修多了捂脸,所以还是加了细节另外放了一章。

感觉大家好像都不喜欢水泥(?笑),那咱们马上加个速跳过这段,今晚早点来更个肥章,一定写到进京!握拳。

第40章 进京

面对莫郁这种多少有点儿天马行空的想法,系统零零六表示很淦,但是围观众人却十分激动。

特别是那位河道总督张大人。

这位张总督是个黑瘦精干的四川大爷,一口川味儿普通话很是带感,让莫郁瞬间梦回大学——他上铺的兄弟就是四川来的,整整四年的大学时光,他都是在“龟儿子”“日本人”的问候声中度过的。

故此,听见这位张大人说话,莫郁一瞬间还感觉怪亲切的。

不过仔细听了下这位张大人说的是啥话之后,莫郁就又有点儿迷糊了——这大爷说得是啥啊?他怎么有点儿听不懂呢?

见莫郁愣神儿,张总督倒是有些尴尬,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因着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听到传闻中的林家小公子心声外放现场,所以他一不留神就还是激动了点儿。

然后就没控制住顺口狂飙了一大段儿四川话——还不是那种勉强可以听的懂的川味儿普通话,而是他老家遂宁蓬溪的方言……嗯,就,基本上很难听明白就是了。

虽然听不太懂,但是亲切感依然还在,故此莫郁就顺“脑”翻看了一下这位张总督的生平。没想到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史书上虽然不过寥寥数语,但是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大佬学霸让人肃然起敬的一生。

原来这位张总督自幼聪慧,家学渊源,才二十出头就高中了进士,离开了四川老家进入了仕途。

他先后在刑部、兵部、大理寺、御史台、户部都任过职,也当过苏州知府、浙江巡抚、两江总督,熬死了康师傅之后,在四大爷登基当年,就升任了文华殿大学士,也就是传说中的“宰相”,人称“遂宁相国”。

回顾老爷子这几十年的仕途可以说是经历丰富,成绩斐然,基本很快就能晋升,还都是要职,实在是相当厉害了。

莫郁感叹之余,也反应了过来,这位张大人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走了那么多地方、当了那么多年的官,早就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川味儿普通话,原本老家的方言应该已经很久没有说过了。

那为啥忽然说家乡话了?

难道说是因为啥事儿忽然激动了?

虽然仍然不知道张总督这么激动的原因,但莫郁这次这个想法,至少方向是对了。

这张总督的确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川味儿普通话,至少是不影响交流的那种。今儿不是因为实在太激动了,他也不会连老家的难懂方言都给秃噜出来。

虽然看上去他手舞足蹈、噼里啪啦说了一堆东西,但其实他也没有说啥特别的内容,就是单纯表现一下激动,想进一步了解一下莫郁说的那个什么“水泥”是什么东西而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