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同人)康熙宠妃[清穿+红楼](37)
五岁半的小黛玉,小小的一个女孩儿,跟小仙女似的,漂漂亮亮的,一双充满灵气的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般一闪一闪着。
林苑慈爱地将她喊到身边,看了又看,越看越爱。
第29章 琉璃发簪
这次万岁爷南巡虽然没有下榻甄家。那甄家也没把自己当闲人,每日河鲜海味,鲜瓜蔬果往林家送,极尽地主之谊。
那王氏几乎每日都带着甄宝玉来林家,给贵妃娘娘请安。
甄宝玉和林炎打小一块儿玩,这会儿一个拖着一束带叶子的树枝当钉耙,一个捡着一截烂木棍当金箍棒,两人都入戏西游记了。
甄宝玉追在林炎身后喊到:“大师兄,等等我。”
林炎在前一边跑一边说着:“八戒,俺老孙要去救师父了。”
甄宝玉又喊道:“大师兄,师父可又被妖怪捉走了?”
两人便跑便说戏里的此。
然而,已经跑到花园的林炎,却驻足了。
原来,花园里有个大树,分出来的一根树枝上挂着一个秋千。秋千上坐着小黛玉和小敦静。温恪公主在两个小姑娘身后,轻轻地推着秋千。
阳光正好透过温恪发髻上扎着的琉璃发簪,将那发簪照得透亮,一时间晃了林炎的眼。
温恪温柔地注视着两位小姑娘,给她们唱着那首她在畅春园听到的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那歌声婉转动听,一字一字地扣响了林炎的心弦。
他平静地看了一会儿,遂转身离去。撞上匆匆来寻他的甄宝玉。林炎道:“分明是女神仙也。”
那甄宝玉不明所以,正要去看时,被林炎一把拽过来。“走,书房去。”
甄宝玉如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此时,林家西厢的花厅里,贾敏、林苑叙着话。刚刚甄家二房王氏还在那会儿,很多话也不便讲。后来王氏被她家管家娘子喊了回去,那甄宝玉正玩在兴头,不肯走,王氏便说迟些再差人来接甄宝玉回府。
西厢的窗外,林炎和甄宝玉奔跑的身影一闪而过。
贾敏叹道:“不瞒娘娘,炎儿这样下去,妾身是真的着急。不久前,炎儿又气走一位先生。”
林苑笑着道:“小男孩儿,未免都有淘气的时候。”
贾敏道:“那我家炎儿也是太调皮了。那雨村先生是进士出身,再难觅得此般有学问的良师了。”
雨村先生?
这名字咋这么耳熟?
林苑问:“嫂嫂刚刚说的雨村先生,姓什么来着?”
“雨村先生姓贾,说起来,还是妾身娘家的远亲呐。”贾敏道。
这下林苑知道了,林炎气走的是贾雨村。
原著里的贾雨村可不是什么好人,不跟他打交道是最好不过的了。
林苑笑着道:“嫂嫂莫急,个人自有个人的缘法。炎儿是个聪明孩子,以后不愁出路。”
林苑此言正中贾敏心思。贾敏道:“妾身也是这般想的,实在不行还可以武举,再不行进宫做个侍卫也好。”
林苑道:“正是啊。”
贾敏又叹了一口气:“这不是老爷不同意嘛,说什么林家是书香门第,不能提笔怎么行?”
“我跟大哥说说。”林苑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东边不亮,西边亮。
贾敏和林苑达成一致,打算今晚就说。
谁知,她俩路过书房时,却听到里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唯恐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两人往里一看,竟是甄宝玉拿着书,林炎在背。
“林哥哥,李太白的这首诗,你就看了两遍,就会背了,可真行。”甄宝玉道。
“这首诗,我爹按着我背过的。不算新背,再来一首。”林炎实话实说。
甄宝玉翻着书,又找到一首,对林炎道:“林哥哥,要不背这首。”
林炎一看,《江南》,正是温恪公主刚刚唱过的那首诗。于是,他轻轻松松便背了下来。
甄宝玉鼓掌:“林哥哥,我是怎么都做不到看一遍就能背书的。”
“嗐,这不是刚刚女神仙唱过吗?”林炎道。“再挑一首。”
甄宝玉问:“哪个女神仙?”
林炎道:“温恪公主呀。刚刚公主姐姐在院里唱的就是这首歌呀。”
甄宝玉“哦”了一声,继续翻着书,给挑诗给林炎背。
贾敏和林苑悄悄退出来。
林苑道:“大嫂,我说不用着急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早晚而已。”林苑私下是不跟家人称本宫的,和十年前一般的亲切。
贾敏心里也舒坦了,其实炎儿也并不是不可教化。他想去做一件事,是可以做好的。
都说养孩子是等一场花开,现在,她可以安心地等待了。
第30章 落花,玉儿,十三
清晨,林家的老管家正在里里外外吩咐人洒扫。
这时,来了十来骑人马。为首的是个面容和蔼、气质华贵的爷,身后跟着的是位身量欣长的清隽公子。
那人笑道:“老人家,别来无恙啊。”
老管家定睛一看。哎呀,可不得了了。“万……”
那人笑着接着老管家的话,“万三爷”。说罢,便爽朗地笑道。“老人家,跟您家老爷讲,万三爷来看他了。”
当年万岁爷驾临林府,老管家记忆犹新。瞅着十年的光景过去,他已渐渐老矣,万岁爷却依旧是英姿勃发,精气神十足,还一口一声喊其“老人家”,这让老管家甚是感动。他忙差人入府通报老爷夫人和贵妃娘娘。
玄烨、颖祥、梁九功等人跟着老管家入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