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红楼同人)康熙宠妃[清穿+红楼](86)

作者: 月上蓬莱 阅读记录

宝玉也安了个心,母亲果然没有骗他。

他本想进府再见见林妹妹,但已经下了聘礼,再见面,传出去也不好听。

于是宝玉只在门外欣赏了一番。

“宝二公子。”

宝玉听见有人喊他。回头一看,这不是十四爷吗?

那日宝玉跟十四阿哥胤禵,一同喝茶长谈。十四爷把对林妹妹的喜爱之情,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出来。

宝玉此时看到十四爷略带憔悴的脸庞,心生同情。他心想,到底还是他跟黛玉打小一块儿长大的竹马情谊最大。可惜了十四爷这般英俊的男儿,林妹妹终究是不喜欢他。

“十四爷。”宝玉跟胤禵鞠了一鞠。

此时,胤禵看着林府的热闹,心里拔凉拔凉的。不日他便要去西北了,只是不知不觉,他竟策马来此。待他日再回京,他曾经心仪的姑娘,就要成他的十三嫂了。

胤禵在心中自怜一番后,又想着十三哥性子沉稳,人又随和,容貌俊朗,林姑娘嫁给他,也是个好归宿。谁让自己迟一步遇到林妹妹呢?只能把一番单相思,化为家国情怀,在西北建功立业了。

胤禵下马,行至宝玉身旁。“林姑娘,还是有福气的。”

宝玉闻此,心想,那是当然,小时候他跟林妹妹同吃同住,心意相通,林妹妹当然有福了。

宝玉对胤禵讲:“是啊,妹妹自会幸福圆满。”见胤禵一脸的怅惘,宝玉安慰他道,“十四爷保重啊。”

十四阿哥不知宝玉被合家蒙骗之事,心想,宝玉不也单恋林姑娘吗?此时竟然还在安慰他,心变大不少啊。

二人互相安慰一番,十四阿哥策马而去,宝玉坐轿美滋滋地回府。

黛玉出嫁那天,胤祥穿着吉福,骑着高头大马,前来迎亲。皇后亲自操办的婚礼,自是热闹非凡。朝中亲贵皆来捧场。

祭祀、叩拜帝后一番礼仪成之后。黛玉风风光光地被接进了十三阿哥府。

胤祥挑开盖头,见心爱之人,此时若仙子一般坐在面前,喜不自禁。

“十三哥。”黛玉半含羞地喊了一声。

天上月圆,地上露重,已是最好的金秋时节。

两相依偎,在西窗前看着天上高高挂起的一轮圆月。月亮在二人背后投下的影子,都是爱心的形状。

宝玉这边接亲在荣府里,吹吹打打,也好生热闹。

只是对这接亲的地方,宝玉有些迟疑。“怎么接亲接在了梨香院?”

王夫人忙道:“你林妹妹父母都不在了,兄长又未归。薛姨妈认了她做干女儿,自然是从梨香院出嫁了。”

宝玉一想,这样也好,便心满意足地去梨香院接新娘了。诸人前推后拥,热闹非凡,他哪里还管梨香院里不见了宝姐姐。

而新娘的喜服本身繁重,里三层外三层,盖头一蒙,宝玉也没疑那盖头下是谁。

薛宝钗一路没吱声,一番礼仪下来,便安安静静地等在新房里。

待到宝玉揭开其盖头,整个人都惊呆了:“宝姐姐!怎么是你!”

宝钗本生得珠圆玉润,此番一打扮,跟朵盛开牡丹花似。

那宝玉发现自己被骗了,本生愤怒,但此时对美艳的宝姐姐又发不起火来。

“是我了。”宝钗站起来,给宝玉倒了一杯水。“林妹妹许配的是十三阿哥,皇上赐婚的。夫人怕你太难过,就……”

宝玉接过水杯的手一歪,终究是哭了出来。“林妹妹……”

宝钗已是有心理准备,她已经是堂堂正正的宝二奶奶了,一切都可以从长计议。

三日之后,胤祥携着黛玉进宫去景仁宫跟林苑请安。“儿臣/臣妾叩见皇额娘。”

林苑忙道,“快起来快起来。”

喝过二人奉的茶,林苑细细看着面前一对璧人,甚是欣慰。

两人脸上挂着笑,胤祥一脸的英气和喜悦,黛玉眉头舒展,面带红润,眼里都是笑意。两人相视一望时,便跟喝了蜜一般。

林苑赐给了这对新人丰厚的赏赐,二人谢恩。

看着佳偶天成,林苑心想着,若兄嫂和敏妃看到此,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呐。

黛玉跟胤祥从宫里回来后,二人就一同做了个纱屉子,放在纱帘下,看有没有燕子来落窝。胤祥又在花园里扎了一个秋千,跟当年江南林家院子里看到的那个秋千一模一样。

二人琴瑟和谐,自不在话下。

宝玉这边,跟王夫人讴了几天,又赌气不吃不喝。宝钗软语宽慰,渐渐地,宝玉跟宝钗竟过到一块儿去了。

贾母其实一直不大乐意宝钗当孙媳妇。当年薛宝钗可是在深秋时分,在藕香榭河心的亭子里设的螃蟹宴,直冲冲地想要她的命。但事已至此,黛玉有她的幸福,宝玉能被薛丫头管得住,也就这样罢了。贾母也认了。

直到月余,宝玉和宝钗蜜月期结束。宝钗开始要宝玉好好念书,去科考一个功名。

宝玉一怒之下,竟跑去铁槛寺,要去当和尚。

宝玉一番闹腾,竟又把老太太的旧疾闹发作了。老太太躺在榻上,直喊头疼。

贾政气得要小厮让把宝玉抬回来,家法伺候。终究是王夫人一通要死要活,让他打消了念头。

宝玉如此闹腾,宝钗面上也无光。于是,宝钗、薛姨妈以香客的身份,住进了铁槛寺的厢房。

热闹了好久的梨香院,终归于宁静。

黛玉跟胤祥听说老太太病了,二人便来荣府看她。

此时胤祥已经册封郡王,为人做事越发成熟。

贾母见到黛玉跟胤祥二人,被宝玉气出来的病都好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