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黛玉重生记(114)+番外
如今太上皇还有几个儿子尚未定亲,皇上的也有儿子为曾成亲,且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除了日常入宫请安之外,无宣召不得入宫。她们求见皇后不易,便来走她们的门路。
黛玉仍觉得安平公主在夸她,心里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她从来都不自视甚高。
虽然安平公主说要送黛玉回去,但贾敏还是打发了还未回书院的林丛默来接她,虽然安平公主未见林丛默,但也赏了她一块好墨。
林丛默和黛玉笑着说道:“这块墨我怕是得当传家宝了。”
黛玉却道:“这墨就是用来写字的,默哥儿要用它来写锦绣文章,等日后你做官了,什么好墨得不来?”
林丛默反驳黛玉:“小姑姑出身富贵人家,这样的好物自然是当成寻常东西看待,只是我家境普通,即便是我日后成了进士做了官,用这样的墨有些不配了,有了好墨,就想用湖笔,有了湖笔,就想用最好的宣纸,配齐了文房四宝,是不是这镇纸之类的都要换一换?人的欲望便是这样一点点被放大的。”
黛玉闻言沉思,她到没想到林丛默看得那么透彻,良久才道:“有些人就为了面子,强撑着做力不所能所及的事。”林丛默听着话似是话里有话,似乎在说谁。
但他不好问,边说起了新帝登基的场面。
黛玉曾在礼书上看过登基仪,可以说新帝这个有些薄了,许是因为太上皇还在的缘故。
正说着便回到林府。因晏先生带着林璟去了郊外,且林海未曾沐休,她们也不便上门,便去了章家。
去的那日卯时刚过黛玉便起床了,梳头、上妆、穿衣、戴首饰,足足弄了一个时辰才好。贾敏还特意过来看了看,怕黛玉出岔子。
她比往日的装扮都更隆重些,头上戴着赤金镶羊脂玉垂红宝石的步摇,发髻间又用白玉珠点缀。
打扮妥当之后,贾敏才和黛玉一同用了早饭,贾敏说道:“多用些早饭。”
因不是沐休日,且林海又常去章家,所以只有贾敏带着姚黄魏紫、黛玉带着迦陵青鸟,便上了马车往章家驶去。马车上车窗罩着一层薄纱,可以从里面看到外面,外面却看不到里面。
黛玉便透着窗纱看到朦胧的街市,一片烟火气息。黛玉又在贾敏肩上靠了一会,便被贾敏叫醒,原来快到了章家,黛玉略微收拾一下,醒了神。马车顺利进了章家,到了二门。
林海的表伯父章巡抚有三子,分别名为章语、章谦和章许,章许娶妻杨氏,育有三子,都已成家立业,除长子外,皆外放做官。长子名为章遇,娶妻赵氏,生一子一女。
在二门外等候贾敏的,便是杨氏带着儿媳和孙女。
“弟妹。”见着贾敏下了马车,杨氏忙上前唤道。
“表嫂。”贾敏忙上前握住杨氏的手,上次见到杨氏的时候,还是贾敏和林海成亲的时候。
杨氏笑道:“弟妹还是如初见风采依旧。”
贾敏忙笑道:“表嫂别打趣了,刚看着侄媳妇,心中还纳闷您什么时候有个姐妹了?”杨氏已是祖母,知道贾敏奉承,可还是很高兴,让赵氏过来。
杨氏笑言:“我这儿媳还和你有些关系?”
贾敏看向赵氏,赵氏忙道:“我堂祖父曾和婶娘娘家是亲家。”贾敏这才想起来,贾赦的原配正是赵家。
“原来还有这层关系,怪不得我看你亲近呢。”贾敏有些感慨。
赵氏对贾赵之间交恶的事,略有耳闻,见贾敏似是不想提及,便笑着说道:“不论这份关系,我和婶娘也一见如故,想问问婶娘如何养出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来?我也好好学学。”
话题便转到了黛玉和章凝,早在大人寒暄的时候,章凝就正大光明打量黛玉,黛玉也不甘示弱,会看过去,章凝先是一愣,后又朝黛玉笑起来,黛玉也忍不住笑起来。
听着赵氏和贾敏互相介绍自己,章凝迫不及待拉着黛玉笑道:“娘亲,放心吧,今日就由我招待玉姑姑。”无论是亲戚里还是同门里,林海年纪都小,生黛玉又晚,所以黛玉基本比同龄人高一辈。
赵氏又扶着贾敏上了轿子,章凝拉着黛玉上了同一个轿子,入了内院。
贾敏和黛玉先去拜见了章巡抚,他已年过古稀,发须结白,可声音洪亮、思路清晰,和贾敏黛玉说了一会话,赏了东西,便让她们退去了。
杨氏、赵氏皆是名门出身,置办一个宴席不在话下,让贾敏和黛玉宾至如归。
大人们去听戏,章凝领着黛玉去了自己的院子里,她的院子收拾的很是雅致,一进屋子,章凝就捧着黛玉的手说道:“我刚就瞧着你的指甲了,是玉姑姑自己做得吗?真好看呀。”
章凝的性子是很活泼开朗的,但她又很心细,不会说因性子大大咧咧就说些让别人听了不舒服的话。
黛玉也不遮掩:“是我入京的时候,因在船上无聊,自己琢磨出来的,上面的花样是我照着前朝花鸟画画上去的。”
“那些染料是我自己做的,在我家里放着,等你去我家了,我给你画。”黛玉许诺道。
章凝见黛玉不把她当外人,笑意更深,也不推辞谢了黛玉,又问黛玉有什么喜好,见黛玉除了琴棋书画之外,与投壶、藏钩、射覆上也有所涉猎,忙让人拿出东西来。
章凝对黛玉说道:“往日我结交的姑娘都不太喜欢这些,没想到玉姑姑也喜欢玩,今日定要痛快。”
黛玉捏着箭矢笑道:“我怕是不如你。”一番比试,黛玉的准头比章凝好些,但是体力却不如章凝,投了一轮,便觉得香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