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重生记(154)+番外

作者: 蘅皋向晚 阅读记录

次日,贾敏便去了贾府,才到大门口,便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问门房,周瑞家的在那里,又听到门房上的小厮趾高气昂赶那位老人家离开。

贾敏眉头皱起来对姚黄说:“你下去看看,给那位老人家指指路。”

姚黄笑着应了,姚黄才下车,门房上人就迎上来了,一口一个姐姐喊着,又有人拆门槛,让贾敏的马车进去。

姚黄笑着说道:“不急,我家太太听见有位老人家问路,让我下来看看。”

门房上的人有些羞赧,“不过不知道那里来的乡下婆子。”

姚黄也不搭理,径直走向了那位带着孙子的老人家。

那位老人家正是刘姥姥,因家里日子过得急,厚着脸皮前来求王夫人帮衬一下,没想到碰了钉子。她正着急如何找到周瑞家的时候,没想到马车上下来一位双十年华的俏丽姑娘,说起话来也很和善。

“这位姥姥,您找哪位?”

刘姥姥把自己来历说了,姚黄也常来贾府,知道周瑞家的住处,给刘姥姥说了。

刘姥姥谢了,又问姚黄是哪家的贵人。

姚黄笑着说道:“我家太太是贾家的姑太太,也是您口里的王夫人的小姑子。”

刘姥姥又朝马车再三作揖。

贾敏心里憋着气,没想到贾府的人眼皮子这样浅,不过是出了一个娘娘,连门房都嘚瑟起来。

所以在贾母说起林丛默的时候,贾敏有些生硬直接拒绝,“我虽然是他的长辈,但他亲娘还在的呢,他的亲事自然是由他亲娘做主。”贾敏没想到,贾母想把迎春许配给林丛默。

贾母也是知道贾敏的脾气,说道:“我知道他亲娘在,但是你若是说了,他们敢不听,你也心疼心疼你亲侄女吧。”

“我如何不心疼迎春了?”贾敏心窝难受,“母亲,您看中了默哥儿,只是迎春上有父母,按着大哥的性子,能瞧上默哥儿才怪,到时候又要怨我了。,而且这辈分也不对。”

“我只不过一句话没说对,你竟然那么大火气。”贾母先让步。贾母也知道这亲事不妥当,只是她也并非见识短浅的人,瞧得出林丛默有朝一日定会出人头地,所以便起了联姻的心思,不过也如贾敏所说,即便是辈分对了,贾赦也不会同意的。

贾母就将这事丢开了,又问起了黛玉,“玉儿怎么没过来?”贾敏解释说黛玉在家里处理家务。

贾母有些心疼:“她才多大,你就使唤她了。”

“我当年和她一般年纪的人就开始学这些了,说起了,迎春和探春也该跟着学习料理家事了。”贾敏提了一句,“总不能等到了出门子的时候再学,到时候外头人不得笑话娘娘的妹妹连处理家事都不会。”

贾母原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听了贾敏的话,觉得有道理,“就让她们给凤丫头打下手。”

贾敏微微颔首。

贾敏这才提起园子的事,“娘娘上头还有淑妃、贵妃、皇后,若是修建得太过于精美,怕是惹来嫉恨。”

“我何尝不担心,可又怕太减薄了,丢了娘娘的脸面。”贾母对着贾敏推心置腹。

“娘娘的体面全赖陛下一人。”贾敏轻声说道,一句话惊醒了贾母。

贾敏便不再多劝,吃过了午饭才回去了。

她到家里的时候,董大娘正和黛玉说话。

“我认识这张姑娘的爹爹,她爹爹是长安县的大财主,之前都带着她去扬州买各色布料运回陕西那边卖。她家里原本将她许配给长安守备家的哥儿,只是长安县令的小舅子看中了,非要娶她。守备家听到流言,不肯退亲事,两家正僵持着呢,张家姑娘偷偷来京城里,被我撞见了。”

黛玉感慨一句:“这张姑娘倒是胆大的,不知道她孤身一人怎么来京城的。”

董大娘有些为难说道:“她家里也有镖局,跟着镖局里的人来的。因为这事,长安县令外家不占理,只是这事还牵扯到姑娘外祖家。”

“有什么纠葛吗?”

“李家求到了贾家二奶奶那里,让二奶奶给知府写信,给张家还有守备家施压。”董大娘也是有门路的,探听到李家通过馒头庵的尼姑求到王熙凤那里,她前脚得知消息,后脚就来黛玉这里了。

“我去求娘亲。”黛玉当机立断。

听了来龙去脉,贾敏忍不住摔了杯子,立马让人把贾琏还有王熙凤喊过来。

王熙凤正不高兴呢,因为贾敏一句话,贾母就让迎春和探春参与家事中,分她的权,听到贾敏的传信,她心里更加不高兴。

只是贾琏此前得了贾敏的指点,和外祖家重新来往了,所以也不顾王熙凤不愿,一点也不耽搁来到了林府。

贾敏自然是训斥了贾琏和王熙凤,直接问他们:“你们是觉得宫里娘娘太自在了吗,把把柄给其他妃子手里送?”

贾琏和王熙凤忙跪下,口称不敢。

“勾结外官、干扰诉讼、持强凌弱,你们还说不敢?”贾敏讥笑几声,她本来想再说几句,但是看着贾琏有些茫然的样子,而王熙凤一脸愤然,什么兴致都没有了,让王熙凤不要再插手,便让他们夫妻俩离开了。

等人走了之后,贾敏还是忍不住和黛玉抱怨:“宁可做个能听人言的笨人,也不可做一个自作聪明的聪明人。”黛玉知道贾敏说的是王熙凤,王熙凤是很精明,可是连自己依仗都没看清楚。

次日,董大娘又前来替张金哥致谢,“她说她不想回去了,想跟着我做生意,我前来向姑娘讨个主意。”

“我把作坊交给你,你定就是了。”黛玉很信任董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