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黛玉重生记(164)+番外
“除此之外,林家的家世也不差,家资也丰厚,林海人品不错,官誉也很好……”
太上皇这么一说,连昭宁帝都觉得林海之女是最好的人选。
“只不过,安平未必乐意。”太上皇能想象到安平公主的态度,只不过他的声音很是冷酷,“但她身为大长公主,必定以江山社稷为先。”世家大族尾大不掉,若是从中选皇子妃,必定会喂大他们的胃口。而林海之女既出身世家,和勋贵也有微弱的联系,身份上也够,。同时林家势弱,无盘根错节的关系,又不用担心日后林家势大成为外戚。
安平公主原来没有留心太上皇这边,后来才明白过来,在太上皇眼里,黛玉是最好的人选,所以她才示警贾敏,希望趁着圣旨未下,先给黛玉定下亲。但是姜家明显想拖着。
亏得晏先生说,当年和姜璟签的婚书上面有黛玉和姜璟的生辰八字,相当于六礼中的问名,虽未正是定亲,但也表明开始议亲了。
但太上皇动作很快,和昭宁帝谈过话之后,第二日便让太后宣召了黛玉入宫。
安平公主本来想劝黛玉藏拙,只是她看了一眼黛玉,便收回这些话了,黛玉犹如美玉一般,仅仅站在那里,便吸引很多人的目光,这样的人是没法藏拙的。
太后其实很乐意抬举黛玉,一则因为她现在依附太上皇,自然顺着他的意思,二来范皇后想选范家女为司徒渊的妻子,她不愿日后的太子妃和范皇后一条心。范皇后知道这件事也无可奈何,只让范家人不许轻举妄动,她自有打算。
黛玉心中很是忐忑,猜不到太后为什么会突然召见她,而安平公主也只和她如往常一般即可。
慈宁宫的宫女从见到黛玉第一眼,便开始暗中观察,黛玉微垂面孔,不东张西望。莲步轻移,裙上的禁步和发间的步摇无一丝声音。可见,入宫的规矩是很熟的。
拜见太后的规矩也毫无错处,回答太后的问话,语速也极为平缓,不像有的闺秀话音里带着颤。用茶和点心的时候,姿态也很优美。
太后心中想着,这样的美人只静静坐着,也能赏心悦目。太后也是大家闺秀,又问起诗书来,黛玉也对答流畅。
太后又问起黛玉有什么喜好,喜欢读什么书。
黛玉心中给自己鼓劲,笑着回道:“臣女喜欢看游记。”
太后有些惊讶,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答案,一般的人都说喜欢女红之类的。
黛玉大着胆子回道:“臣女在江南的时候,曾频繁往来扬州和姑苏之间,见过不同的风景,即便是同一条河流,每次见到的时候都有不一样的风景。臣女那时候便觉得外面广阔、风景秀丽,心生向往之意,只可惜臣女是闺阁儿女,不能随意走动,只能看些游记。”
太后能看出来黛玉是真心喜欢,也真心期待能出去走一走,这样灵秀的姑娘要被困在宫里,有些可惜了。她在心中暗叹一口气。
黛玉此时已经知道太后是考量她,她没法改变宫里的主意,但也得试着表明自己的性子和宫里不太适合。
等黛玉走了之后,太后对着屏风后喊道:“出来吧。”接着便见到司徒渊的身影从屏风后转出来。
“都听到了?”太后问道。
司徒渊沉默点了点头。
“她怕是对入宫没多大兴趣。”太后说道。
“孙儿知道。”司徒渊声音有些苦涩,“只是她是最合适的人选。”
太后便起身见了太上皇,一五一十说了,又着重说了黛玉的性子,“看着身子有些纤弱,但是性子却是开朗大方的,是个很懂情绪,天分极高,满身是诗意和灵气的姑娘。”
“你很喜欢她?”太上皇好奇问道。
“是呀,很难不喜欢。”太后说道,“只是臣妾觉得若是定下她太过于仓促了,不如再细看看。”
虽然还未定下黛玉,但是被太后召见本身就传递了一个信号,就是她是候选人之一。幸好,太后召见不止黛玉一个人,黛玉也就不那么引人瞩目了。
“这个时候,若传出黛玉定亲了,怕是宫里要不悦。”晏先生和林海说道,林海眉头死死皱在一起。
“那就让别人说出来,反正宫里也没明说。”安平公主淡淡说道,在宫里模棱两可的时候,旁人说出黛玉疑似定亲的事,既能阻止黛玉入宫,又能让宫里不迁怒黛玉和林家。
只是这时机和人员的选择还要把握好。
就在宫里看遍了京里的闺秀,几乎要下定下黛玉的时候。长宁公主入宫的时候,在后宫妃子给太后请安的时候,问起了姜淑妃。
“你新认的侄儿,可有无婚约,若是无婚约,我做个媒人。”
姜淑妃神色不变,回道:“这事,我不太清楚,得问问我母亲。”
“何必劳动太夫人,孙氏也是姜璟的母亲,不如问一问她。”长宁公主笑呵呵说道。
姜淑妃心中不知道长宁公主打的什么算盘,但是想起孙氏为人一向稳重,便同意了。
太后便问道:“你要给谁做媒?”
长宁公主笑着说道:“也不是外人,是永平郡主。”永平公主是很得太上皇和太后喜欢的孙女。
“姜璟可是开国以来最为年轻的武状元,前途无量,而且又是姜国公的嫡长子,倒也能配上永平郡主。”
“不过,一家有女千家求,永平郡主是金枝玉叶,自然是要好好挑一挑,如今也不过把姜璟列为考虑的对象之一。”长宁公主又说道。
孙氏很快就入宫了,长宁说起了自己的来意,问孙氏,姜璟可有无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