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黛玉重生记(170)+番外
黛玉听了沉默片刻才说道:“那里挺冷的,一些保暖的衣物,可准备好了?”
姜璟闻言,反问黛玉:“你知道那个地方?”
“看了地理志。”黛玉含糊一句,但姜璟却明白黛玉一定是知道他要去九边,特意查看的。
“书上还说什么?”姜璟故意问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都要去了,还来问我?是不是太晚了些。”黛玉怼了一句,不肯承认。
姜璟低头轻笑一声,让黛玉的脸颊更红了,幸好有幕篱挡着,姜璟看不到她。
“你博览群书,我怕我自己有遗漏的地方,所以特意问一问你。”姜璟很是虚心求教。
“回头我写下来。”黛玉回了一句,才登车而去。
隔了一日,她果真让人送了一叠纸,上面都是她摘录的关于宣府镇的风土人情,还有史书上记载的在此发生的战事。姜璟一定不动看了良久,才把折叠纸捂在胸口,捂住自己那颗被黛玉温暖的心脏。
黛玉也按着姜璟的提议,分了工,和安平公主说了。安平公主笑道:“我正算着你什么时候来找我呢。”黛玉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公主将这事交给我们,一来不好来打扰公主,二来不想在公主面前丢脸。”
安平公主轻笑一下,打开黛玉写的东西,上面很详细描写了办学堂的各项事情,将任务分得清清楚楚的。
“这样挺好的。”安平公主看了看,便知道黛玉用心了,“我会按照这个和她们四个说。”
最后定下了永平郡主负责学堂的选址和修缮,永平郡主是最一开始和安平公主说清黛玉帮忙的人,这次便顺势让黛玉继续帮她,安平公主便答应了。
永平郡主的脾气不错,但是是个很有主意的人。只选址一项,黛玉就差点绷不住了,每个地方都写了几页纸来介绍,才让永平郡主定下地方。
但是修缮过程中又出现问题了。学堂的修缮是安平公主出银子,永平郡主大手大脚惯了,自然由着下人随意报账,但黛玉在安平公主身边长大,自然看不惯安平公主的钱被挥霍。
此时,因为京里的人家都在修缮省亲的园子,石料木材之类的价格奇高无比,永平郡主大手一挥,在京里采买。
黛玉却拦下说道:“早几个月,京里就开始修缮娘娘省亲的园子,如今京里也没剩多少好的石料木材了,不如去京外采买。”
永平郡主眉头微蹙:“会不会太耽搁时间。”
黛玉又说道:“走陆路很快的,而且京里也未必一下子能凑齐这么多东西让咱们使。”
“可以先让工匠干别的事情。”黛玉又说道。
“好。”永平郡主便同意了。
可谁知道,就在木料快要运过来的时候,因为一场大雪被耽搁了,进不了京,而这边工匠还等着开工。
永平郡主立马指责黛玉:“你不是说没问题,如今耽搁工期,你该如何负责?”
黛玉咬牙说道:“臣女会想法子,不会耽搁工期的。”
如今之计,只有在京里采买了,但是这些木料贵得很又难买。因为京里囤聚的都是名贵的木料,而黛玉需要的只是一般的木料。
就在黛玉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焦碌奉司徒渊的命令来见黛玉,说司徒渊手里有一批木料,可以先给黛玉用。
黛玉虽然心动但还是拒绝了,她不想和司徒渊再有任何瓜葛。焦碌去禀告的时候,有些忐忑,但司徒渊却轻笑一句:“她就是这个脾气,所以总得吃亏。”
后来还是黛玉在京郊的庄子上七凑八凑凑齐了木料。永平郡主这才没说什么,但石料的采购便不听黛玉,直接高价在京里买了。
黛玉不仅没给安平公主省钱,自己还补贴了一些钱,且还有一批木料积压在她手里。
黛玉为了不让这件事和林家有瓜葛,甚至咬牙没去求林海和贾敏,自己一个忙东忙西的,但竹篮打水一场空,心气也散了许多,见永平郡主有意无意排斥她,便窝在家里不肯动弹。
到让她有时间做些针线,她虽然不方便帮姜璟做东西,但是却可以家里针线房帮着做东西。
青鸟好奇问黛玉:“这些料子一般,姑娘确定要用这些?”
黛玉点头说道:“阿璟这次前去,并没有宣扬自己的身份,且他品阶并不高,用这些料子正合适。”
姜璟也知道自己该低调,但他对这些并不了解,也不敢太相信姜太夫人,幸好有黛玉帮忙。
姜辽知道后都忍不住说道:“林姑娘真细心。”
黛玉在家里窝了不少时间,正帮着贾敏准备腊八节的时候,有个小丫头敲响了林家的门说是有事和黛玉说。
青鸟说道:“说是关于学堂修建的事。”
黛玉懒洋洋说道:“修缮的事都由永平郡主管着,和我没什么关系,让她去找永平郡主吧。”
青鸟面露难色。
黛玉问道:“怎么了?”
“那小丫头一身伤,说是被永平公主的人打了。”
第77章 背后之人
“她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是永平郡主的人打的?”虽然黛玉对永平郡主观感一般,但也知道永平郡主只是性子高傲,但并不是跋扈的人,不会随意派人殴打他人的。
青鸟摇了摇头,面上有丝愧色。
“你让她回去吧,给些银两让她看看伤。”黛玉吩咐青鸟一句。
等青鸟走了之后,迦陵问黛玉:“姑娘今日行事不同往日?”
“是不是觉得我今日忽然不心善了?”黛玉笑着说道,“我虽然心软,但是也不是是非不分的人,一个小丫头突然跑过来说永平郡主打了她,让我做主,这事透着一股子古怪,小丫头怎么知道来找我?她凭什么认为我会为她做主?除非她知道我和永平郡主之间有龃龉,可是知道这些事的人都不会是平头百姓。若是真有人谋划的,这背后之人也太小看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