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黛玉重生记(177)+番外
“确实该学着,就家里的丫头跟着凤丫头一段时日,都风风火火起来,爽朗了不少。”贾母夸道。
贾敏也发现了迎春和探春的变化,心里也是乐意看到的。
“那我就不留你们了。”贾母现在都是顺着贾敏的心思,毕竟贾敏现在已是二品的诰命,不再单单是她的女儿了。
贾敏察觉出贾母的态度变化,心里倒是想着若贾母一直这样便好了。
等贾敏等人走了,王夫人才说道:“宫里娘娘想见姑太太,这事?”
贾母冷冷看了王夫人一眼,才斯条慢理说道:“娘娘断不会做这样失礼的事,是她想见敏儿,还是你想借娘娘的势压敏儿一次?”
王夫人忙道不敢。
贾母继续说道:“敏儿不同往日,别说娘娘了,便是皇后娘娘召见,对敏儿也得客客气气的。所以,你之前的心思最好早点打消,得罪敏儿事小,连累娘娘事大。”
抬出了元春,王夫人心里再有不甘,也只能咽下。
等王夫人走了之后,贾母才意有所指和王熙凤说道:“若俩人差不多地位,看不顺顺眼彼此,互相嫉妒打压都正常,若俩人已是云泥之别,还想着打压,便是自不量力。”
“你姑父已是实权尚书,朝中比他地位高的能有几人?不想着奉承,还想着挤兑,真是愚不可及。”贾母在王熙凤面前丝毫没给王夫人面子。
王熙凤在一边并不敢多说什么,她知道贾母早已经知道她之前怨恨贾敏的事,今日借王夫人来敲打她,王熙凤怎么敢再多说什么,心里唯希望贾敏不计较她当时的糊涂。
过了两日,便有太监出宫来看,问清楚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安排小太监铺设挡围幙。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另外还得指点贾府的人如何行礼。贾母等人有品级兼上了年纪,所以无需跟着学如何行礼,但其余人等却得每日累得腰酸背痛。
到了十四那日,花灯烟花之类的也都准备妥当了,这一页,上上下下都不曾入睡。第二日一早,贾母等女眷,皆按品服大妆。贾赦等人在西街门外,贾母在荣府大门。
冬日天气寒冷,即便贾母披了披风,但仍觉得手脚冰凉,正觉得不适的时候,有太监骑马而来,贾母忙让人迎接,问元春何时出宫。
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正等得不耐烦,忽有太监而来,告知元春大概要戌初才起身。贾母等人便先行回去。
戌初二刻,元春的车架便到了西街,而此时贾赦已领着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
元春省亲的时候,黛玉终于得了贾敏的同意,和姜璟去街上赏灯。因十五宫里娘娘省亲,所行的道路皆不许百姓同行。因此今日等会不及往年,只有小片地方。
黛玉的马车根本就进不去,在路口便停下了。姜璟见熙熙攘攘的人,眉头微皱:“这里人太多了。”他前世是见过踩踏事件的,担心不安全。
“我们只在春和楼上看关灯,应该无妨吧。”黛玉不想就此回去。
姜璟只能护着黛玉去了春和楼,今年黛玉也是早早就定了春和楼,今年林丛默想陪着黄氏等人观灯,而章凝要陪着族里的姐妹。因此,便只有黛玉和姜璟二人一同赏灯。
黛玉来到栏杆下俯瞰下去,只见十里灯市一览无遗,寒风吹过,她连忙拉紧了身上的鹤氅,但还是觉得手冰冷,不等迦陵有所动作,姜璟已经把手炉塞到了黛玉的手里。
街的尽头是一盏龙灯,盘旋着仰天而啸。
黛玉指了指说道:“这盏龙灯栩栩如生。”也不知道是哪位能工巧匠用了什么材料所制,那龙灯高丈许,盘旋在柱子上,凌空姿态极其威猛。
姜璟说道:“这是内务府做得,为了防止皇上观看。”
“难道陛下会出宫?”黛玉压低了声音问道。
姜璟笑了笑,黛玉便明白了,眨了眨眼睛。
黛玉正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便听到吵嚷声,“着火了。”
黛玉和姜璟忙向外看去,原来是龙灯着火了,升起滚滚浓烟。
姜璟脸上染上一层冷意,其实往年元旦节也都会闹出些火灾,但五城兵马司、顺天府的人一直来回巡逻,且街上也有水井,因此已经多年未造成灾祸。
但今日,着火的是内务府特意做的龙灯,是无意还是有心?但无论如何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在后妃出宫之后,昭宁帝便带着司徒渊出宫赏灯,他们在春和楼最上面一层。昭宁帝看着突然窜起的熊熊火光,脸色平静,倒是司徒渊脸色铁青。
街上原本就不太宽敞,且今年都聚集这里,因此很有可能因为骚动踩踏起来,因此,司徒渊第一时间安排人去维持秩序。
姜璟和黛玉看着街上的情形,也有些担心,但姜璟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眉头微皱。
“怎么了,是情形不好吗?”黛玉问道。
“我看到锦衣卫的人了。”姜璟和黛玉解释一句,就在春和楼附近。
黛玉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黛玉向龙灯方向看去,那边不时传来大声的嚷嚷声,隐约还能看到人影在奋力扑火。幸亏此时风不大,那火势竟是还能控制住。再往下看时,便看到了不少官差。
幸好今日无风,片刻火就被扑灭了,但龙灯只剩下骨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