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重生记(206)+番外

作者: 蘅皋向晚 阅读记录

昭宁帝没有说话,扭头看向了西北方向,眼睛里有着担忧。

司徒渊在昭宁帝登基之前,也去了不少地方吃了不少苦头,但还从未感受过如此的冷,仅仅在外面站一会,便觉得手脚发麻。他赶忙回到了屋子里,伸手去烤火,但才烤了一会,便觉得手上发痒。

“殿下怕是被冻到手了,所以才觉得发痒。”姜璟看他不停的挠手背,开口说道。

司徒渊抬起手看着泛红的手背,说道:“我有下人精心伺候,有厚实的衣物,在屋子里烤着火,还能被冻伤,而边地的军士却穿着单薄的衣物在外面保家卫国,不知道要吃多少苦。那些人死的一点都不冤。”

他们已经得到了京城里的消息,陈家十岁以上的男嗣皆被杀头,女眷和十岁以下的男童被流放西南,家产充公、下人被发卖。老齐国公曾救过太上皇的命,太上皇对齐国公府一向很优待,没想到这次处置如此之重。除了因为齐家犯了欺君之罪,让太上皇的善举成了笑话之外,更因为,太上皇对这些老臣开始不满起来了,更因为太上皇开始恐惧,害怕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开始背叛他。

这个心思,昭宁帝懂、司徒渊也懂。所以司徒渊在发现军衣不对之后,就想法子拉下齐国公府。昭宁帝借着太上皇对边地的感情,暗中让人说话暗中引导太上皇给军士做军衣。

而军衣这件事,昭宁帝找人在甄贵太妃面前说甄应嘉没什么差事,甄贵太妃自然会吹枕头风,太上皇便交给甄应嘉。至于甄应嘉肯定会把这事交给陈家,陈家也是旧勋贵,和甄应嘉都站在太上皇这一边,如果不交给陈家,就得罪了陈家,所以甄应嘉一定会交给陈家。

至于陈家,陈家人的胆子不小,而且负责这事又是陈家有名的糊涂人,有人教唆下,他便定会从中捞上一两笔,之后司徒渊便安排人将劣质的军衣混入其中送到太原总兵那里。如果陈家老老实实的,司徒渊就不方便在混入劣质军衣。总而言之,陈家被抄家流放还是陈家贪心太过。

太原总兵脾气暴躁,一定会忍不住告状,但告状的他也会因此事在太上皇心里留个结。

姜璟在炉子上搭了一个架子,丢了一把板栗在上面,又丢了几个芋头,不多时便闻到清香。

司徒渊也不顾及形象,捏了一个芋头,却被烫了一下,丢回了架子上,“你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

“商队捎过来的。”姜璟含糊说一句。

司徒渊吹着发烫的芋头,小心翼翼剥皮:“是赵家的商队还是公主的商队?”

“公主瞧不上这里的一丁半点的,所以是赵家的商队。”姜璟知道司徒渊是打听哪支商队和他有关系,便没有隐瞒。

“怎么就选了赵家呢?”司徒渊随口问道。

“赵家商队是赵氏的陪嫁,赵氏嫁到了章家,而章家和林家是亲戚。”这些事,即便姜璟不说,司徒渊也能打听到,所以姜璟就没有隐瞒。

“林家和章家关系很亲吗?要不然你会选择赵家商队?”

姜璟不知道司徒渊是什么意思,回道:“好歹有点关系,至于林家和章家,我在林家的时候,林家在江南,和这些亲戚只是平日送些节礼,来了京里后,林家有没有旁的亲眷,才走动起来的。”

姜璟怕他继续问下去,便主动说起军衣的事,“万一陈家老老实实的做出这批军衣,殿下又当如何呢?”

“那我就直接去告状,就说我在这边发现新发的军衣和军士之前领到的军衣好太多了。”司徒渊轻描淡写说道。

姜璟听后眉头微蹙,这法子是可以揭露出这件事,但是太上皇一定会司徒渊很不满的,太上皇如今还掌着权柄,司徒渊不怕得罪他影响自己的前途吗。

“放心到时候,我一定会拉上你的。”司徒渊咬了一口芋头,忍不住赞道:“我还是头一次这么吃,别有一番风味,你是怎么知道的?”

“之前在江南跟着晏先生读书的时候,天气阴冷,晏先生就带着我围着炉子读书,他喜欢随后丢些栗子之类的,可以一边烤着吃,一边讲书。后来,”姜璟顿一下,“闲来无事,丢了一个芋头,觉得味道还可以。”姜璟想起旧日时光,目光很是柔和,浑身都松弛了几分。

那时候,黛玉有时候会和他一起跟着晏先生读书,她与旁的事都是一副温和的模样,唯独读书一事极其认真,很多时候都会和晏先生辩驳起来,他听不太懂,就在一边剥栗子,等俩人辩论完,他再分给他俩吃。若是说赢了,黛玉会一边吃一边弯起眼睛,心情大好。若是说输了,黛玉便毫不顾忌形象,会把整个栗子塞进嘴里,脸颊鼓起来和小仓鼠一样。

司徒渊知道姜璟曾跟着晏先生读书,说道:“你能跟着晏先生读书是你的福气。”

“是啊。”姜璟目光悠长,“我确实挺有福气的。”

司徒渊拨拉着栗子,很是随意问道:“晏先生不是随公主在姑苏,你在扬州,怎么就遇到晏先生了。”

“我去姑苏送了一回东西,就遇到了。”姜璟说得含含糊糊的,司徒渊其实清楚知道姜璟的往事,也知道他是故意不肯说黛玉的事。

司徒渊心中有些烦躁,忽然不知道想起什么故意问道:“边地的军士都是能带亲眷的,你在这里孤身一身,就没想找个服侍的?”

姜璟轻笑起来:“殿下若是不想让我被林大人打,就别提这事。”

“你这是因为惧怕林家才不肯么?若不然我赐你一个侍妾,林家不会说出什么话的。”司徒渊提议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