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重生记(283)+番外

作者: 蘅皋向晚 阅读记录

而贾琏还不知道自己的事被姜璟和黛玉知道了,黛玉还差人打听卫安娘的来历,他如往日一般,在黄昏时候归家,在外书房把自己的事理了理,便打算用晚饭。

谁知道卫安娘派了雀儿请他过去一趟,贾琏心中有些诧异,这些日子,他和卫安娘井水不犯河水,对外卫安娘是他的外室,为内却清清白白。

贾琏也没耽搁,抬脚往内院而去。他置的院子是个二进的,所以很快到了卫安娘的院子里,她不曾住正房,而是住在了东厢房。

卫安娘请贾琏在中堂坐下,才淡淡说道:“前几日有人打听我的来历,我猜着是林夫人。”

贾琏正端着一杯茶水准备入口,听了卫安娘的话,愣一下才恍然明白卫安娘口里的林夫人是黛玉,一下子没了喝茶的兴趣,说道:“你怎么知道的?”

“你不会以为咱俩的事会瞒得过他们吧。”卫安娘反问一句之后,继续说道:“既然知道了,不可能不打听,我便让人在我原来做生意的地方留心一下,果不其然,有京里口音的人打听我的来历。”

“我想着大概是林夫人。”

“可林表妹不曾说起这件事。”贾琏也知道瞒不过姜璟和黛玉,只是这俩人一直沉默。

“或许等着你主动去坦白吧。”卫安娘分析着,“万一我真是你的外室,他们怎么处理都不合适,所以不曾遮掩派人打听我这件事,故意让我们知道他们知道了,让你主动和他们交代。”卫安娘的话有点绕口,可说得很清楚。

她之所以那么轻易知道林黛玉派人了,只有一个原因,那便是林黛玉不曾让手下的人隐藏踪迹,故意透露出来的。

贾琏有些踌躇。

卫安娘也不催促他,只是端茶抿了一口。

她早就和贾琏说,让贾琏引荐她,偏偏贾琏自己想立个大功,一直遮遮掩掩,甚至对外说她是他的外室。她早就厌烦贾琏这种做法,可偏偏她得靠贾琏牵线。

贾琏想了想还是在次日去见了姜璟。

见着姜璟的时候,他有些尴尬主动提起卫安娘,“我出门谈声音,遇到了贺卫氏被人欺负,便出手相救。”

这个经过,姜璟已经听黛玉说起过了。

贾琏压低了声音,接着说道:“原本是萍水相逢,我就此撩开了,可是贺卫氏却说,她知道军中一些事。”

姜璟原本懒懒的听着,听贾琏说起这句话,微微坐直了身子。

“贺卫氏的公公和夫君都是军户,后来他夫君因病退役归家了,可是军中账簿里却不曾划去她夫君的名字,一直发着饷银。为此,军中每个月都拿出些钱财安抚她夫君。”

这是吃空饷。

“贺卫氏说不止她一家是这样。”贾琏又补充一句,“为了怕外人知道,我就谎称相中她,纳她为外室。”

贾琏吱吱呜呜,生怕姜璟问他为何一直隐瞒。

姜璟看他神色就明白贾琏想着自己先调查一番,再告诉他,这样功劳更大些。

赵彬对他手下的兵看管很严,不曾让姜璟见过,姜璟更不知晓赵彬到底有多少人。

他听晏先生提起先帝曾整治过吃空饷这件事,只是没想到短短十几年,这件事又上演了。

这不是小事。

兵部每年都会派人核查人数和饷银,可赵彬还敢这么做,可见他和兵部勾搭在一起,而兵部尚书是王子腾……

“贺卫氏还说了什么?”姜璟想问一下细节。

贾琏想了想说道:“贺卫氏打听出来,冒领军饷这事是从赵巡抚来宣府后才出现的,军中的人很是感激赵巡抚。”

“贺卫氏说她夫君和熟识的同僚一起喝酒时,提到赵巡抚满口称赞,说多亏了赵巡抚,他们才能多拿一份钱。”赵彬并不曾独吞饷银,而是把一部分分给士兵一部分收入自己的口袋,既收揽人心又富了自家。

这事便有些棘手了,处理不好甚至会引起哗变,因为查出清楚吃空饷这件事,军士的钱势必会减少,若是不满闹事,可威胁到宣府的安危。

姜璟起身说道:“你随我去见晏先生吧。”

晏先生听完之后,沉默了良久,才和姜璟说道:“当年先帝整治京营吃空饷这件事,武力镇压了许多人。京营兵源充足,可也降低了京营的实力,花费了几年才补够人数,恢复往日的战斗力。”

“宣府是九关之一,这里士兵生活又困苦,大部分人都指望这些银钱,若是取消了,无疑断了其财路,定会心生不满。一旦哗变,宣府有危,你我都会成为罪人。”晏先生一番话让贾琏听得心惊肉跳,他原本还得意抓到赵彬的把柄,可现在才知道抓到的是个双刃剑。

“你写信给陛下,让陛下裁度吧。”晏先生说道,“其实只要把军士的军饷提高上去,他们也更愿意名正言顺拿银子,即使查空饷,也不怕什么。可这事,咱们做不了主。”

晏先生打趣姜璟一句:“幸好你老丈人是户部尚书,照顾你这个女婿,否则从户部要钱可不容易。”

现在刚入腊月,过了年后,内阁要集体商讨一年的开支,结了上一年的支出,商讨本年预算。

若是想让内阁多拨一笔军饷,正好可以趁此。

“其实只要把昧下的银子过了明路就可以,军费不会增加太多的。”姜璟说道,“内阁还能不同意?”

“哼。”晏先生冷笑一声,“宣府兵士饷银增加了,那其他地方呢?也得增加吧,这可不是一大笔开支,与其一同增加,不如减去,保持均衡。”晏先生很是了解内阁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