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重生记(59)+番外

作者: 蘅皋向晚 阅读记录

“你银钱很多吗?”司徒渊反问一句,本来时吐槽黛玉乱撒银子。

可黛玉却认真想了一下,才回道:“我算了一下,我的私房钱绰绰有余了。”

安平公主轻笑一声,“就按玉儿的意思办吧,你去和袁亨说一声。”

“姑祖母。”司徒渊有些不满说道,“我才从府衙回来,还没喝杯茶呢,就又给我派差使了。”

安平公主虚点了点他的额头,“办好了回来给你赏钱。”

司徒渊看向黛玉说道,“这件事,我多少也有功劳,林姑娘可有什么赏的?”他嘴角含笑,更衬得眉眼如画。

“难不成四公子还稀罕我这点私房钱?再说了,我是求的公主。”黛玉佯装惊讶,心里一点也不想和司徒渊有牵扯。

安平公主满是笑意,“还没办差事呢,就讨赏,小心办不好了,我捶你。”

司徒渊笑了笑,便去找了袁亨。

袁亨是个爱财的,否则也不会私下做生意,听了司徒渊的话,心里很是愿意,可又怕司徒渊故意下套,有些纠结。

司徒渊心里腻歪,皇祖父怎么选了这么个人做知府,和周铎差远了。

司徒渊继续说道:“写个告示,贴出去,广而告之。”

袁亨这才答应了。

查的第一桩就是汪叁犯下的第一起案子,那个乡绅,名叫甄士隐,女儿被拐后就丢失了,妻子封氏回了娘家。

汪叁当时胆子小卖给了金陵的一个拐子,因有银钱驱使,袁亨和他手下的人十分积极,顺藤摸瓜就摸到了薛家。

司徒渊一字一句转述了,他留意到,黛玉听到薛家二字的时候,明显失神了。

“你认识薛家的人?”

“我二舅母的妹妹嫁到了薛家,就是金陵紫薇舍人。”

“薛崇?”司徒渊很快想起这个人。

黛玉并不知名讳,“大概三四年前,薛公病重,要请我家的大夫看病,但是我家那位大夫脾气极为古怪,后来也没信了。”

“他已经病逝了。”司徒渊之所以记得薛崇,除了因为他是皇商,和定王也打过交道。

定王曾感慨可惜薛崇那么个人养了一个猪狗不如的儿子。

“怎么和薛家攀扯上了?”黛玉心中已升起一个念头,但是不敢确定。

“薛崇的那个儿子孝期满了之后,就满宣扬找个伺候的人,他出手大方,拐子就蜂拥而至,他便买下了那位甄姑娘。”司徒渊语气里皆是鄙夷。

“薛家是不肯放人?”黛玉又问。

“不是,袁亨不敢得罪薛家的人,想让我出面。”司徒渊语气有些冷。

“这事,你不能出面。”安平公主立马制止,被有心人传出去了就是司徒渊贪恋美色,强抢他人之妾。

“我让娘亲给薛太太写封信吧。”黛玉对安平公主道,“我娘亲更好开口些。”

“也好。”

黛玉起身去写信,司徒渊却忽然唤住她:“你那份悬赏到什么时候?”

黛玉停下来,微微回首,司徒渊只能看到她恬静的侧脸,她身姿挺拔如松,语气坚定如石,“只要我还活着,那份悬赏就有效。”

“好。”

贾敏收到黛玉的信之后,立马给薛王氏写了信,说是封氏求到了林家人,林家人又把事情托到了她这里,她知道后觉得是积善积德的事,所以才有这封书信。

薛王氏收到信之后,和薛宝钗发脾气,“当年,求她请个大夫给你父亲看病,她不肯,现在她到好意思和咱们家要人。”

“把我们薛家当成了什么,你去研磨,我要给你姨妈写信,好好说道。”薛王氏气得直拍桌子。

“娘,这事还得从长计议。”薛宝钗扶住薛王氏,让她坐下。

薛王氏知道薛宝钗一向有主意,问她:“那不成这里面还有什么事?”

薛家消息极为灵通,而且袁亨再查案的时候为了怕别人阻拦,暗示了安平公主在盯着。

薛宝钗说道:“那姑苏知府之所以大张旗鼓查案,有两个原因,一则是嫁到林家的一位公主插手这个事,另一则则是林家姑娘听了这事心中不忍,自己出银子奖赏查案的人。”

“这头一个原因,还得写信问一问舅舅,这第二原因,怕是林夫人写信的原因。想必是林姑娘发现咱家买了个拐子拐卖的丫头,想要讨要,请了林夫人出面。”薛宝钗很是沉着冷静。

“公主也好,林家也好,都不是咱们等得罪的。即便您写信给姨妈,可林夫人是她小姑子,姑嫂原本就是冤家,而且贾老太太还在呢,她定是偏向林夫人,说不定还怪罪姨妈和咱们家。”

“还有你舅舅呢。”

薛宝钗摇头,“那更不妥了,舅舅和林大人同朝为官,舅舅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件小事就得罪林大人呢。”

“可你哥哥爱得和什么似的。”薛王氏很是无奈。

“哥哥一向喜新厌旧,再给他买几个绝色就是了。”薛宝钗和薛王氏还没见到那个被买来的姑娘。

“趁着哥哥不在家,娘,你打发下人把那个丫头送走吧。”薛宝钗说道。

听了薛宝钗的分析,薛王氏也下了决心,趁着薛蟠不在家,把人给贾敏送去了。

在姑苏的黛玉收到贾敏的信,说事情已经办妥了,她已经派人找到了封氏,那位甄姑娘也马上到林家。卫安娘也让官府的人送回原籍了,便准备回家了。

她回家之前,安平公主给了一叠地契,说是让她开始管家了,这些让她练手。

直到到了扬州,黛玉还没想好要用来做什么。

到了扬州时候,黛玉心中升起回到家里的喜悦,掀起了车帘一角,忽听到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里格外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