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有个童养夫(126)

作者: 其莫 阅读记录

乔安埋在贾敏怀里,半天没有出声,贾敏轻轻拍着他的背,心里又惭愧又后悔,是自己忽略了这孩子的心事。

“我知道,姨妈。”乔安闷声道。

黛玉练完琴来找母亲,转过屏风就见到这个情形,她惊讶地扬起了眉毛,随即眼睛里浮现出担忧的情绪。

贾敏示意她不要出声,黛玉便悄悄退到屏风那一侧去了。

贾敏这才又拍了拍乔安的背,轻声笑道:“前头才说了男女授受不亲,你姐姐的琴声停了,她过来看见,可要笑话你了。”

乔安忙站直身子,胡乱抹了抹脸,谨慎地朝外头瞅一瞅,见没有黛玉的影子他才松了口气。

“姨妈……”乔安不好意思地开口。

“替你保密?”贾敏转身倒了些茶壶中的清水,沾湿帕子给乔安擦了擦眼睛,笑道,“也不是不行,但你得答应姨妈一件事。”

乔安道:“姨妈请讲。”

贾敏看着乔安的眼睛,道:“安儿,姨妈问你一句话,你发奋读书,是因为你喜欢读书,还是因为你想考功名?”

乔安动了动嘴唇,掐了把手心,方语气平静道:“姨妈,我喜欢读书,也想考功名。”

贾敏眉头微微蹙起,道:“姨妈知道,我们安儿是好孩子,想考取功名是为了保护娘,也是不想姨妈再负担你读书的事。但是,孩子,姨妈不需要这个,姨妈只想要你高兴。你没有功名,只是读书,也无妨,别将考功名这件事当成一块石头压在你心上,好吗?”

贾敏摸摸乔安的头顶,这孩子的头发摸起来很硬,就像他的性格一样,有一种近乎顽固的固执。

贾敏又道:“咱们家的银子钱,你跟你姐姐这辈子只管高枕无忧,读一辈子的书都使得,不必为旁的东西操心。”

乔安这孩子没了父亲为他操持,乔杨是为救林如海而死的,他们家本就有这个责任。

但贾敏不想同乔安提起乔杨为救林如海殒命的事,并不是她忘恩负义,实在是对一个孩子说,他得到的这一切都源于父亲的性命,未免也太残忍了。

乔安眼圈儿一红,哽咽道:“姨妈,我真的喜欢读书,我也不觉得我如今读书辛苦,我……”他停了一会儿,才想到如何用合适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只是想着等我有了功名,无论是娘还是姐姐,还有姨妈,我都能保护你们,也能为你们分忧了。”

贾敏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想快些强大起来,好保护他在乎的人。

“傻孩子……”贾敏揉揉他的头发,话音里也带了哽咽,“安儿,你想保护我们,娘和姨妈也想保护你呀。”

乔安懵懂地眨眨眼,喃喃道:“娘也说过这样的话。”

贾敏轻声道:“你们小的时候,长辈护着你们,等你们长大了,长辈老了,就要你们护着我们了,好不好?”

“老了?”乔安抬头看向贾敏,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件事,长辈是会变老的。

长辈会从青丝变做白发,脸上会布满皱纹,而他们会从年少长到年轻力壮,青春气盛。

乔安忽然觉得,原来年纪小什么都做不了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姨妈和娘可以永远不会变老。

乔安摇摇头,孩子气道:“我不想让姨妈和娘变老,我……我可以一直是小孩子吗?”

他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她们永远不会变老。

贾敏慢慢笑了:“安儿,一辈一辈的人都是如此,但不管娘和姨妈如何老去,我们都是爱安儿的,心是最要紧的,记得吗?”

乔安点点头,郑重道:“不管我长到多大,我都最爱娘和姨妈,还有姐姐。”

等两个人都平复下来,贾敏令人舀水来,各自洗了脸,外头黛玉也悄悄回房间洗了脸。

黛玉再过来时,乔安仍在和贾敏说话:“姨妈,我想考功名,还为着我才读书那会儿那些话,不只是为了保护娘,还为了做一个好官。”

贾敏欣慰地点头,赞道:“我们安儿是个好孩子,谁家孩子四五岁就能定下如此志向?”

黛玉过来坐下,笑道:“也没有哪家长辈这样夸自己家的孩子呀,人家都是等着别人来夸呢。”

乔安快速遮掩了下情绪,笑着接话道:“等别人夸了,还要谦逊,说当不起,我们家孩子并不好。”

贾敏敲敲他们两个人的头,笑道:“还笑话起我们来了,改日逢人夸你们,你们可别谦虚呀。”

黛玉摇头笑道:“不行的,娘,人家会说您教得不好,我们太傲了。”

“总之,就不是你们的错,是吧?”贾敏无奈地笑道。

黛玉笑嘻嘻道:“娘说得对!”

乔安跟着点头:“姐姐说得对!”

贾敏再次抬手敲敲两个孩子的头,笑道:“行,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快些洗手吃饭,咱们家有两个大忙人,我看往后只咱们三个人吃饭了。”

乔安笑道:“我和姐姐都不忙,我们陪着姨妈吃饭。”

贾敏笑道:“安儿和玉儿都是好孩子,今儿做了你们爱吃的菜……”说着她命丫鬟们摆饭。

……

次日中元节,众人皆没有出门,遥遥祭祀过先人,尽了心意。

乔安将自己的木马搬出来,木马他如今的身高还能坐着玩,不过因为空闲太少,已经很久没有痛快地玩过了。

今日不怎么热,坐在廊下正合适,他往木马上一坐,又命丫鬟推着,便悠悠荡起来了。

苏梅在一旁看医书,没忍住看了他一会儿,撑不住笑了:“这会儿瞧着像三岁娃娃似的。”

乔安荡悠悠地已经快要睡着了,听了母亲的话方清醒过来,理直气壮道:“三岁是娃娃,七岁也是娃娃,都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