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155)+番外
方三娘喜不自禁,她正缺懂农业又知识储备丰富的人才!何况是田夫子这样熟悉的人。
在京城那两三个月,挑选出来的孤零零的几个人才,也被分别下放或者留京专门研究农事了,人根本不够用,田夫子来的太及时了。
如今她身边,有家人,是地地道道的农家人,有田夫子,可以试着跟上她的节奏一起搞研究,还有司庭和两位女史帮她处理官场人际关系。
队伍虽小,却五脏俱全!
而在广东的一个小村庄中,一中年男子小跑着回了院落,对在编竹篓的白发老人道,“朝廷派来的清农司郎中到了,还真是个女子,倒真有些不拘一格的意思。”
老人手中动作停顿了一瞬,而后转头看向来人,“先看看吧,别贸然就折腾进去。”
中年男子脸上稍有些犹豫,“可好不容易朝廷有了正儿八经的搞技术的农官,我们真不去见见?”
白发老人只是继续手上动作,不紧不慢地问道:“农家弟子本就所剩无几,禁不起折腾。我且问你,就是儒家的荀子都被请出了孔庙,我们一些歪门邪道,撞上去还有活路?”
中年男子悻悻无言,半晌才道,“也是,这些年儒家党同伐异的,若是看见还有其他学说的弟子活跃,怕是没安生日子过了。”
老人冷哼了一声,显然不是对中年男子,而是对现在的所谓儒家,“一群贱儒!输在公羊学派下我们也认了,现在的程朱理学,放在秦汉时期,早就被锤成渣了!”
“如今情势不明,我们也就是普通农人。”
中年男子又问:“那若是方郎中之后找到我们?”
“不问不管,找到了就帮,但,至少目前,不可多言。”
“是!”
另一边,英莲他们才收到筠哥儿带来的喜讯不久,就得到了甄氏女这一出大戏的消息。
虽然事情已经平定,但仍旧让英莲一行人觉得心头有一口气堵着。
徐子言本来已经决定继续游览山水的,他过了年这么久还呆在这儿,不过是为了确定筠哥儿那边有没有问题,谁曾想到……
徐子言看着徐氏纺织厂几个大字,终于是做了决定。
“真的,你不走了?”
封伯母惊喜地看着徐子言。
徐子言已经没有了家人,虽然和英莲结拜兄妹,更多的是脑子一热和移情。
但封伯母的照顾,英莲的贴心,也早已让徐子言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只不过心里始终放不下,逃避似的不愿去承认,以浪迹山水的方式放纵自己。
封伯母看了出来,却不好点出来,也隐隐劝过,但徐子言就是装傻。
而如今,徐子言竟然主动提出留下来。
徐子言闷闷的嗯了一声,“我留下帮伯母和妹妹,把产业做大。”
虽然封伯母明白这或许是受了刺激,但有了目标就好,有了目标就不会浑浑噩噩了,“好!今晚我们加一个菜,子言要吃什么,我给你们做。”
“卤鹅。”
“好,伯母给你做去,你去看看英莲那儿有没有要帮忙的。”
既然愿意留下,便不要让他觉得他是外人,是来做客的。
徐子言起身,“好。”
不就是打下手嘛,还能难得了他?
第73章 驸马团体新风潮
闹剧似乎平息得很快,太上皇也并没有插手,天家父子似乎达成了一致,但老狐狸们都知道,这只是表面。
就连当今天子,也在事后感到了浓浓的威胁,这比太上皇和他对着干的时候威胁更重。
因为,便是太上皇无有授意,太上皇一脉的死党,依旧会给他麻烦,这是两个天然对立的利益之争。
当今终于下了一个决定,将贾雨村召回京。
有些事,林如海不适合,而贾雨村正正合适,一如太上皇的甄家,全权掌握在太上皇手中,他也需要一把他能全面掌控的刀。
而他也相信,贾雨村不会拒绝这个机会,如同当初贾雨村愿意站出来搏一把入他的眼。
当然,也因为当今这一举动,朝堂的氛围又开始有了变化。
而这,影响不了储老太傅一家。
“爹既然看重了林家的姑娘,何不收为弟子?如今林家子太上皇依旧看重,有这层关系,收林姑娘为弟子,也不会有旁的影响。”
储老太傅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储瞻在国子监教书,二儿子储睢在外面的书院教书,二儿子虽无官身,其文学造诣在老太傅看来却高于长子,当然,官场之道,二子便远不如长子了。
老太傅听着长子的纳闷,笑了笑,“我只能指点她,却教不了她多少。”
“天才不需要遵循前人的脚步。”老太傅抖了抖手上的新诗,“这些不用考虑筠哥儿习惯的诗足见她的灵气。”
“且她虽看似一帆风顺,但从诗风来看,她的情感更能抓住万物之悲寥,聚散离合之伤感。我要是收她做弟子,那才真是把人引入歧路。”
在老太傅看来,无论是收徒还是拜师,都要讲究一个缘分,而这个缘分,很大程度上就是师徒之间的风格是否能统一,或者殊途同归,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师徒的作用,而他,只能为林家女的老师,却不适合做师父。
老太傅话虽如此,每次的指点确实一点也没有藏私,“也就她还小,对诗的理解还不够细致,等这些基础的给她指点完,就需要她自己去突破了。”
当然,老太傅口中的基础,就和林探花口中的略懂是一个道理,文人的“谦虚”罢了。
“你二弟今年又没回来,等他回来,倒是可以让他看看,说不定他感兴趣,能给一些经验。”说到此处,老太傅眸中闪过一丝不忍,却又转瞬即逝。